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我校

大写的食物观之一:老产业新作为,未来食品被看见

(半月谈 2024-09-14 第九期)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农业农村部提供的数据表明,我国14亿多人口,每天需要消耗粮食70多万吨、油9.8万吨、蔬菜192万吨、肉类23万吨,要满足如此巨大的消费需求,须广开食源、广辟食路、广撷食材。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多渠道拓展食物来源”。前不久,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大食物观具有丰富内涵,简而言之,要全面保障“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肉子”“油瓶子”“奶罐子”安全,在不断增加食物数量、丰富食物种类的同时,注重食物的质量和品质。

当前,各地积极树立并践行大食物观,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向森林草原、江河湖海要食物,建设多源粮仓;坚持藏粮于技,以科技创新优化升级农业全产业链,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推动构建多元食物供给体系;以市场为主导,顺应大健康时代的膳食多样化、精细化、营养化、生态化等新趋势,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餐桌上的幸福”,提升“舌尖上的情绪价值”。

分子技术、3D打印、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当这些现代科技与农业相碰撞,让这一历史悠久的古老产业焕发出了新的生机。科技赋能,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增加了农产品的附加值,而且拓展了食物多元化生产空间,丰富了食物多元化供应,在更大范围、更优结构、更高水平上为践行大食物观和粮食安全提供新的保障。

图.jpg

冯佰利(左一)在试验基地查看糜子的长势

小杂粮,大作为

炎炎夏日,在陕北黄土高原的榆林市,农业农村部杂粮专家指导组副组长、国家谷子高粱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冯佰利教授,正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榆林小杂粮试验示范站观察记录着糜子、荞麦、绿豆等杂粮作物的生长情况。每年暑假,都是冯佰利团队最忙的时节,正值小杂粮的重要生长期,师生们穿梭在国内多个地区的小杂粮主产区,将选育的新品种进行试验推广。

小杂粮品类繁多,其中糜子、谷子等作物在我国已有上万年的种植历史,见证了中华农耕文明的筚路蓝缕。在讲求健康科学饮食的当下,小杂粮因富含多种生命所需的营养物质成为不少人的餐桌首选,从消费端牵动了种植规模的扩大。同时,多种小杂粮抗逆性强的特性,也为我国新垦地、盐碱地粮食种植提供了良种,有助于守好国家“粮袋子”。

“涉及谷子、高粱、燕麦、荞麦、食用豆等杂粮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自2008年陆建立以来,国内的小杂粮种植迎来了快速扩张期。”从1990年开始从事小杂粮研究和推广的冯佰利说,近5年来,得益于传统育种与分子育种相结合,不少小杂粮的优质种质资源“素材库”不断扩容,助推科研人员培育出多个特性较好、经济价值高的优良品种。

“有适于机械化栽培的抗除草剂谷子品种,耐旱和耐盐碱的糜子品种,高黄酮、易脱壳的苦荞新品种,还有我们培育的可观赏的彩色荞麦品种……”冯佰利告诉半月谈记者,西农系列荞麦品种、陕糜系列糜子品种、宝绿系列绿豆品种等小杂粮新品种,为产业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品种支撑。

最近一段时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不少小杂粮专家接到了各地打来的求购良种电话,用以补充近一段时间遭遇水旱灾害后农田的种植缺口。在专家看来,杂粮从种植到收获只需两三个月,适应各类种植条件,还能为畜牧业提供大量的草料。从目前来看,小杂粮的种植面积总体较小、区域性差异明显,经济效益尚未完全发挥,但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吕欣接受半月谈记者采访时表示,尽管小杂粮在国内还是以原粮销售为主,但在持迭代的加工储运技术和不断壮大的市场需求推动之下,海参小米粥等预制菜、苦荞茶等饮品,以及黄米大元宵、黄米粽子等冷冻食品已经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总产值有望实现数十倍的攀升。

“从种业的创新到食品加工的进步,全国各地的小杂粮从地域性土特产成为走上全国百姓餐桌乃至出口创的中国农业产业独特品牌。”冯佰利说,“小杂粮正从粮食种植的边缘位置走到舞台中央。”

原文链接:https://h.xinhuaxmt.com/vh512/share/12173488?d=134da08&channel=weixin

新华社 2024-9-1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