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焦点

从杨凌走向世界 ——探寻李振声院士在杨凌的31年成功轨迹

1985年,54岁的李振声在人民大会堂从当时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万里手里接过了国家发明一等奖证书。2007年春,同样是在人民大会堂,76岁的李振声再次从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手里接过科技界的最高奖项——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证书。今天,习近平主席签署主席令,93岁的李振声荣获“共和国勋章”。

6004.png
1987年,西北植物所遗传室部分研究人员(左一为李振声)

“我就是从杨凌走向世界的,在杨凌也一样可做出世界性成果!”1956年,25岁的李振声为积极响应国家支援大西北的号召而放弃在北京的工作,来到条件艰苦的杨凌这个弹丸之地;2005年,74岁的李振声回到阔别18年之久,工作、生活、战斗过的杨凌,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广大师生作报告时豪情满怀地鼓励大家。

他的创新首创了蓝粒小麦和染色体工程育种新系统

“工作有远见并能不断创新。”这是和李振声共事长达31年之久的老同事、老朋友、“小6号”国家发明一等奖第2名获得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陈漱阳研究员对李振声的评价。1956年,陈漱阳就跟随李振声工作直至李振声调离,她对李振声有着深刻的了解。

1956年,25岁的李振声放弃北京优越的工作生活条件,来到杨凌这个名不见传的小镇,开始了他人生第一次在科学上的大胆创新——利用小麦与长穗麦草进行远缘杂交。

在五十年代,国内无人搞远缘杂交,国外只有苏联齐津院士通过小麦与中间麦草杂交选育多年生小麦,开展此项工作毫无成功验可借鉴,难度可想而知。年轻的李振声认为,人类栽培的普通小麦就是原始小麦与野草两次自然杂交又过9000年进化而形成的,因此开展小麦远缘杂交在理论上应该是有成功可能性的。当时,生产上大面积采用的赵洪璋院士选育的抗锈病良种“碧蚂一号”迅速失去了抗病性,造成大面积减产。在来杨凌之前,李振声在中科院遗传所开展了5年牧草研究,对野生长穗麦草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有清楚的了解。“如果能把长穗麦草的基因转移到小麦里,那选育出来的小麦不就可既高产又稳产吗?”这一大胆设想让李振声为之付出了20年的心血与汗水。

20年寒来暑往,20年默默无闻,20年兢兢业业,20年孜孜求,李振声人生最宝贵的20年青春在实验室和验田里度过,克服了小麦远缘杂交的一道又一道难关。麦草比小麦的花期迟两个月,花期不遇,杂交便无法进行。李振声带领课题组成员,顶着早春的寒气,给育种地栽电杆、拉电灯,采用光照处理实现花期相遇。在年复一年做成千上万朵小花的杂交后,他们得到了几粒种子。就是这几粒小小的种子让李振声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在年复一年的验中,李振声发现:杂交不亲和、杂种不育和后代“疯狂分离”是开展远缘杂交的三道难关。李振声静下心来,开展了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遗传性状分析,从染色体水平探索遗传物质的传递规律,开始了染色体工程育种研究。他在小麦后代中发现了蓝粒小麦,过细胞学研究,确定是个“异代换系”,就是说这是一个由一对麦草染色体取代一对小麦染色体的新材料。这一发现,让李振声无比兴奋,他利用这种蓝粒小麦与普通小麦杂交,后代分离成深、中、浅、白四种颜色,确定是蓝粒基因剂量效应造成。有了蓝粒单体小麦,李振声在世界上首创了一套全新的育种方法——小麦缺体回交法,在三年四代的过程中即可完成,大大地缩短了杂交育种时间。

李振声的这一成果,得到了世界各国遗传学家的高度重视。美国著名遗传学家西尔斯邀请李振声到他的实验室工作。1986年,在西尔斯的实验室里工作了两个月的李振声折服了所有实验室人员。“你的工作恐怕要让我失业了!因为你只需看种子颜色就知道染色体数目,我还压什么片子啊。”西尔斯的大弟子Kimer既无奈又钦佩地开玩笑说。

1986年,对李振声来说是永远难忘的一年。因为他令人瞩目的成果,这位在杨凌潜心研究20年的科学家,作为地方组织委员会主席站在了世界同行面前,主持了在西安召开的“首届国际植物染色体工程学术研讨会”,15个国家的专家学者对这个土生土长的农民儿子的科研成果给极高评价:“如果说西尔斯五十年代开创了染色体基因定位的可能性,那么李先生在八十年代开创了染色体工程(缺体)育种的可能性。”“李振声是一个想象能力、创新能力很强的科学家。”

他的执著开创了小麦远缘杂交品种推广3亿亩的纪录

人生能有几个20年?又有多少人能在20年间日复一日、默默无闻、孜孜求地潜心研究?

李振声做到了。他对科学的那种执著追求精神让跟随他的人记忆犹新。“当年,李老师和我们在杨凌的官村育种时,每天走15里土路。到播种、授粉季节,李老师常和我们一起背着馍从所(植物研究所)里往官村走,从未间断过。一路上,李老师看见长势好的或有病虫害的小麦,就停下来给我们讲出现这些情况的原因及解决的方法。”小麦育种专家、李振声院士早年课题组成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李璋研究员回忆说。陈漱阳研究员列举了一个李振声院士痴迷科学的例子,她说:“无论是在验地观察研究杂种后代,还是在办公室翻阅资料、或写计划总结,总是不知下班,常要他夫人到办公室叫他才回去吃饭。”

在选育“小6号”品种期间,李振声历了点上“社教”和“文革”,受到了批判,被戴上了“白专典型”、“假劳模”、“保皇派”的帽子。为了不间断远缘杂交工作,他想出了应付批斗的办法。每次批斗前,李振声事先在兜里给自己准备好条子,不等造反派下令就自动把条子戴在左胸前。等批斗完,他又事人一样去验田。有一段时间,李振声视力急剧下降,发现看不清书上的字了,妻子着急地给他拿过一本字体更大的书,结果还是看不清。妻子的心缩紧了。即使这样,李振声也放弃他的研究工作,他爱他心中的那片绿色,他仍然愿意在明亮的阳光下继续工作。妻子心疼地责备他,他说:“不管对我有多么不公正,但我还是热爱我的研究工作,因为一旦成功,这将是对国家和人民都很有益的事情!我问心无愧。”

文革中,各种学术刊物停刊,学术会议也停开。在七十年代末刚一恢复,李振声就在《作物学报》上发表了远缘杂交的论文,在随后的作物育种会议上,他又拿出了“小4号”新品种,紧接着“小5号”、“小6号”也相继育成。“要论文有论文,要品种有品种。”当时的遗传育种界都同声赞扬李振声。

对科学的执著和忘我精神使李振声向成功迈进了一大步。1964年,小麦成熟前连续40天阴雨,到6月14日天气突然暴晴,一天的功夫,几乎所有的小麦都青干了,课题组筛选的1000多份杂种中除“小6号”的祖父(小55-6)和长穗麦草之外,其他全部青干了。只有一个仍保持着金黄颜色,这是一个十分难得的材料,李振声带领课题组紧紧抓住这个机遇,又过两次杂交,育成了一个具有相对持久的抗病性、高产、稳产、优质的小麦新品种——“小6号”。“小6号”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性——耐强光和干热风,作为陕西省小麦骨干品种长达16年上,至今仍然有50多万亩的种植面积!成为我国推广时间最长的自育小麦品种,1985年获得国家发明一等奖。

“小6号”作为小麦育种的骨干亲本,衍生出了50多个小麦品种,其中国审品种10余个,这些品种累计推广3亿亩上,增产小麦超过150亿斤。从而开创了远缘杂交育种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先例和纪录。

1983年,陕西省政府曾酝酿让李振声担任主管农业的副省长一职。但一心沉醉于科学世界里的李振声明确表态:“我继续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更为合适。”在主持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工作期间,李振声每个星期有3天继续待在杨凌西北植物研究所从事他的科研工作,来回很少坐专车,人们常常见他乘火车往返杨凌与西安之间。

“你们谁要是选育出超千斤的品种,就叫‘小1号’。”李振声所选育的小系列是从4号开始的,他先后选育出了小4号、5号和6号组合。在“小4号”选育出来的时候,正是赵洪璋院士“丰产3号”广为推广的时候,为了区别也便于农民记忆,李振声给小麦的命名从4号开始。在“小6号”选育成功后,为鼓励课题组成员继续攀登小麦远缘杂交的科学高峰,李振声将“小1号”留给了后来人。

他的谦虚让后来人记住学会了“荣誉首先归功于集体”

“荣誉首先应该归功于集体,有集体的艰苦奋斗,就不可能有今天的荣誉。小4、5、6号小麦新品种是陕西杨陵西北植物所小麦育种课题组的10位同志共同完成的。”李振声非常看重团队的协作精神,多次在报告中强调科研团队协作精神的重要性,也让人们看到了他虚怀若谷的良好品行。

赵洪璋是小麦育种的老前辈,李振声到杨凌后,常去请教赵老师,在一起交流验,成了忘年交。他和著名植物病理学家李振岐的私交也很好,常讨教病虫害防治方面的问题。李振声在“小6号”育成后,很多专家院士都来参观。蔡旭、庄巧生、鲍文奎院士等曾不止一次地到他的验地参观,李振声总是虚心讨教。

李振声为人的谦虚随和人们有目共睹,有口皆碑。“李老师是一个随和可亲的人,这是大家公认的事实。他在同课题组成员相处的过程中,从来有大声呵斥过谁,也从来有和谁吵过架,即便是别人有时由于意见分歧和他吵,他也只是不回声。组里有的同志工作不顺心,难免有情绪,这时他就会出面做思想工作,解开他们心里的疙瘩。在当上植物所遗传室主任后,李振声还和我们4个人共用一个办公室。‘老李’是当时课题组成员对他的亲切称呼。”李璋研究员在讲起李振声的品行时,如数家珍。“1970年,我老家的村民跑到杨凌来找麦种,我找李振声帮忙,他把村民领到卜村生产队挨个往过看,很认真地回答村民的问题,让村民带着满意的麦种回家。九十年代初,我报中国科学院项目,项目老批不了,我给当时已在北京任中科院副院长的李振声写了一封信,发了火。他回了我一封信,对我进行了详细的解释,有任何不。事后,我到北京不好意思去看望李振声。后来有一次,我到北京有事,硬着头皮去看望他,他很客气并且亲切地接待了我。走的时候还非得送给我保健品,强调要保重身体。他就是这样一个心胸开阔、随和可亲的人。”

李振声还是一个生活俭朴节约的人。他常常讲,工作和生活要像山东人吃大饼卷葱一样,要边吃饼边把葱往下拉,要节约葱。“小6号”由于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济效益,省上要给他几十万资金,他一分要。当时他的课题组只有一辆自行车,单位离官村验基地有15里路,大家来回都是步行,很辛苦。组员们对李振声说:“我们可用这笔钱买几辆自行车改善我们的办公条件。”可李振声说:“我们的成果是在这笔钱的时候做出来的,我觉得我们现在的条件挺好啊!要钱干啥?”

“成果不是我一个人的,是我们课题组10个人的。”2005年11月12日,李振声院士再次踏上对他人生产生重大影响的杨凌,在夜深人静的晚上花了6个小时为西北农林科大师生准备的报告中谦虚地讲道。话声刚落,给予李振声院士的是广大师生久不息的掌声。这掌声是对他个人魅力的肯定,更是对他谦虚品行的喝彩,也是农林科大人学习这种良好品行的决心。


编辑:王学锋

终审:徐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