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卓越农林人才
摘要:高等农林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卓越农林人才是涉农高校内涵式发展的根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坚持把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卓越农林人才作为办学之基、立校之本,有效支撑创建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农业大学,有力服务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
关键词:农林人才;涉农高校;人才培养;内涵式发展
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必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涉农高校要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重要回信精神为主线,把培养卓越农林人才作为实现内涵式发展的根本任务,有力服务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
培养卓越农林人才是涉农高校内涵式发展的根基
高等农林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内涵式发展,建设教育强国,根本任务是为强农兴农、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培养卓越农林人才。
培养卓越农林人才是全国涉农高校的战略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以及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为高等农林教育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为农林院校内涵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为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赋予了时代内涵,进一步明确了知农爱农作为卓越农林人才的本质属性,将强农兴农作为农林院校人才培养的价值指向。
培养卓越农林人才是涉农高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要求。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进入新时代,党中央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高等农林教育作为“三农”工作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结合点,肩负着服务乡村振兴的历史使命,党中央也对高等农林教育培养卓越农林人才提出了新要求,作出了安排部署。
培养卓越农林人才是涉农高校适应未来农业发展的主动求变。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业的GDP产值逐年稳步增长。同时,农业产业结构发生变化,农业的非经济功能需求日益彰显,农业正从食物供给单一功能向生态环境、旅游文化等多功能转变。与此同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逐步发展壮大。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将提升农业新装备、增强农业新动能、拓展农业新领域,延伸农业产业链,这一进程必将引发我国农业科技、产业、生产、经营方式发生系统性革命性变化,催生未来农业发展新模式、新业态。面对农业发展重大变化,高等农林教育必须在培养卓越农林人才上主动求变。
卓越农林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按照“12345”发展思路,系统规划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统筹推进一流本科教育建设和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深入实施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
1.加强顶层设计,系统推进卓越农林人才培养
系统推进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改革。首轮“双一流”建设中,学校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从方案设计到具体实施,系统谋划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改革,统筹实施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工程。第二轮“双一流”建设中,学校继续将培养卓越农林人才作为根本任务,系统设计实施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标杆创建行动计划,并在学校一流大学建设方案和“十四五”发展规划中予以落实。
健全卓越农林人才培养保障机制。深化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改革,突出党对立德树人工作的全面领导。成立校党委领导下的学生德智体美劳一体化教育工作委员会,统筹协调实施五育并举工作。全国首创设置“综合素质教育学院”,整合综合素质教育资源,合力推进五育并举。成立学科专业建设领导小组,统筹研究学科建设、学位点建设、专业建设、新兴交叉学科建设等相关重要事项,推动建立学科专业建设协同联动工作机制。
一体化设计实施本研教育教学改革。持续推进本研贯通,探索建立“通专结合、本研贯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新体系,统一本研课程质量标准和编码要求,设置本研贯通修读课程,明确选课要求与学分认定标准。在教师教学规范、教学质量评价、创新创业教育、教材建设规划等教学管理制度设计中,打破本科生、研究生管理相对分离的传统,统筹研究制定相关政策制度。搭建起本研一体化教学管理信息化平台,实现本研教育资源共享,本研纵向跨层次选课、横向跨学科选课和学分互认。
2. 坚持内涵建设,全面提高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能力
以学科交叉融合推动专业内涵提升。大力推进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与工程技术对传统专业的改造提升,通过优化课程体系,更新课程内容,全面提升专业建设内涵。
以面向未来农业发展推动新兴专业创建。面向未来农业发展需要,增设“智慧农业”“智慧牧业科学与工程”“智能农机装备”等新专业,积极培育创设“智慧林业”“智慧水利”等新专业。建设一批跨学科跨学院的公共基础与交叉实验平台,建成“AI+”新农科课程教学中心等虚拟教研室,推动创建智慧新农科专业集群。积极与国家战略需求对接,设立“乡村振兴”“丝绸之路国际化农业人才”等研究生培养专项。面向“一带一路”,开设“农语”融合特色“俄语”专业。开办城乡社会管理、农业大数据等新农科辅修专业,积极培育新专业。
以面向生产实践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学校依托现代农业试验场站,建立了“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分类培养,面向区域经济、突出协同育人,面向产业发展、突出跨界培养”的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实施“双百”创新创业实践项目和“一院一品”学科竞赛,推动课程、教师、学生走向农业生产一线进行创新创业。
3. 坚持五育并举,大力探索知农爱农人才培养模式
统筹推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坚持德育优先,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成立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创新中心,构建形成“思政教育+思政课+课程思政+社会实践”的思政育人大格局。坚持五育并举,出台学校关于加强和改进体育工作、美育工作和劳动教育的实施方案,从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工作举措、组织领导、政策保障等方面统筹谋划、一体部署、同步推进,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环节、毕业要求等方面作出明确要求。建立健全五育并举工作体制机制,统筹整合综合素质教育资源,协同推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
创新探索知农爱农人才培养模式。确立知农爱农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目标,重塑专业培养目标体系,把知农爱农作为价值观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教育引导学生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卓越农林人才。深入开展耕读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系列“大国三农”通识课程,弘扬和传播中华农耕文明,探讨与交流未来农业发展;打造“知农爱农”劳动实践品牌,培养学生树立强农兴农大志,养成学生知农爱农情怀,练就学生干事创业本领,塑造形成走向农业农村广阔舞台贡献青春与智慧的价值追求。
立足区域资源优势创新生态文明教育。结合陕西自然生态资源优势与特色,打造形成“南秦岭”“北黄河”两条生态文明教育实践路线。南线以学校秦岭火地塘林场自然生态资源等为平台,推进“大美秦岭”生态文明教育。北线以学校安塞水土保持综合试验站和延安红色革命文化教育基地为依托,开展“九曲黄河”生态文明教育,通过理论专题和现场体验教学,引导教育学生继承革命基因,传承科学家精神,积极投身生态文明建设。
4. 坚持质量导向,塑造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质量文化
健全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全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明确知农爱农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修订更新课程质量标准,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标准,健全学生学业管理质量标准,规范教育教学质量管理标准,形成“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
构建起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健全本科生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完善毕业生跟踪与用人单位反馈制度,开展本科生培养质量第三方评价,定期发布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建设教育教学质量实时监测大数据平台,精准采集分析教学过程状态数据,开展学科专业评估(认证),改进教师教学质量综合评价办法,加强教学过程督导检查与反馈改进,健全完善校院两级教学质量监测与反馈改进保障体系。
塑造形成追求卓越的质量文化。加强教师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开展政治理论学习。构建形成以立德树人为导向,分层分类分级的教职工荣誉体系,引导教师努力做“大先生”。推进教育评价改革,改进职称评审,完善教学业绩考核与津贴分配,突出教学业绩和贡献导向。实施分类评价,构建起融教学规范、教学质量、教学改革与教学成果于一体,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教学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形成多元化评价结果应用模式。
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综合化改革再深化
未来农业发展呈现出三产融合、主体多元、绿色发展、健康引领、装备智能、全球配置等显著特征。涉农高校必须面向未来农业发展,战略谋划、超前布局,坚持综合化改革探索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模式。
推进学科交叉,重塑农林教育学科专业新形态。一是强化基础学科专业配置,夯实农林学科专业发展基础。培养卓越农林创新人才离不开基础学科支撑,配齐建强数、理、化、天、地、生、计等基础学科是推动农林学科专业高质量创新发展的基础,是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创新人才的必然选择。要充分发挥基础学科作用,积极推动涉农交叉学科培育建设,促进形成一批涉农前沿交叉学科专业。二是推动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建设新型新兴专业体系。面向粮食安全、生态文明、人类健康、乡村振兴领域,以新农科建设为牵引,统筹新工科、新文科、新医科建设,大力推进专业供给侧改革。着力存量优化,利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工程技术改造传统农科专业。着力增量创新发展,力促农工、农理、农文深度交叉融合,依托优势学科创设一批新型新兴专业,构建形成以农为核心的综合化学科专业体系。
强化知农爱农,持续创新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新模式。一是培养目标再定位。在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的总目标基础上,要前瞻性研究未来农业发展对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需求,不同类型农林院校要分层分类制定与学校发展定位相契合的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目标。要坚持“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着力强化学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综合素质、国际视野和全球胜任力的培养。二是课程结构再优化。要紧密围绕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坚持通专结合、本研贯通、产教融合,统筹设计通识教育与学科教育课程、贯通设计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课程、协同设计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形成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厚基础、宽口径、强实践、重创新、高素质、国际化”的课程体系,并将课程思政教育贯穿到所有课程教学中。三是教学形态再创新。强化课程教学内容建设,将最新研究成果及时融入课程教学。强力推动在线课程、虚拟实验教学项目、新形态教材建设,大力推进农林教育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深化教学方法改革,深入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大力实施小班化、研讨式教学,积极推进过程化、非标准化考核,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加强资源融合,构建卓越农林协同育人新机制。未来农业培养卓越农林人才,离不开农业产业的支持,离不开国际合作与竞争,要与农业产业、国际组织等建立紧密联系,构建起协同育人新机制,构建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的共同体。一是完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以构建完善合作共赢协同育人机制为重点,把推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作为教学改革目标,积极探索构建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农业科研院所等多主体共建、共管、共享、共赢的未来技术学院、现代产业学院等协同育人平台,打造一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二是积极推进国际合作育人。把国际化理念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积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堪当国际责任的卓越人才,着力增强学生国际竞争力和全球胜任力。探索建立“涉农专业+多语”人才培养体系,培养“一精多会、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创新来华留学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来华留学品牌”,提升办学国际影响力。
(中国高等教育,2022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