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我校

播种希望 收获未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助力中亚国家农业发展节本增效

(各界新闻网 2023年5月18日)

[摘要]在哈萨克斯坦主要粮食产区——北哈州,拥有3万公顷土地的农场主哈萨克斯坦,开始了一年一度的小麦春播工作,种下的新品种、新品系孕育着丰收的希望。...

5月的哈萨克斯坦,春寒料峭。

在哈萨克斯坦主要粮食产区——北哈州,拥有3万公顷土地的农场主哈萨克斯坦,开始了一年一度的小麦春播工作,种下的新品种、新品系孕育着丰收的希望。“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家的指导和支持下,小麦连年增产。去年增产20%,今年想在产量和品质上有新的突破。”

2016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发起成立“丝绸之路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并在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中亚五国联合建立8个海外农业科技示范园,让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在那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农业科技工作者的“西行漫记”

“去年在中哈农业科技示范园种下的春小麦种子,有4个品种表现突出,比如‘西农10号’较当地品种增产28.6%;‘西农12号’增产超过20%。”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曹新庄试验农场,张正茂教授正在麦田里忙活。“我现在正在育种的高代小麦,具有抗旱、抗寒等特性,随后将在哈萨克斯坦开展种植试验。”

像张正茂教授一样,韩清芳、胡银岗、郭东伟、冯佰利、朱德兰等专家,常年往返于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带着国家使命、西农情怀,帮助解决制约当地作物产量、质量提升的关键技术问题,把旱区农业致富的金种、科技的火种播在中亚,用实干谱写属于农业科技工作者的“西行漫记”。

“中亚地区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人均耕地面积相当于我国人均耕地面积的6倍。我们这样一所大学,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展现时代责任担当。”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吴普特表示。

2016年以来,西农大以丝路创新联盟为平台,先后与哈萨克斯坦国立农业大学、赛福林农业技术大学,吉尔吉斯斯坦国立农业大学,塔吉克斯坦国立农业大学,乌兹别克斯坦塔塔什干水利与农业机械工程大学等11所中亚大学建立深入合作关系。

哈萨克斯坦北哈州国立大学农学院院长Altyn教授认为,中哈农业合作互补性强,发展潜力巨大。“中国拥有先进的现代化种植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西农大在遗传育种、土壤改良、节水灌溉等方面优势明显、经验丰富,为我们开展农业研究、提升生产效率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海外农业示范模式盈实“幸福粮仓”

合闸,设备运转正常;抽水,滴头均匀出水;加压,喷头喷洒出漂亮的水线……经过几天紧张的工作,卷盘式太阳能移动喷灌机等一系列由朱德兰教授自主研发的水肥一体灌溉系统设备,在塔什干农民内比江的农场里落户了。

今年4月,朱德兰带领学生经过7个小时的飞行,抵达乌兹别克斯坦,在中乌节水农水灌溉示范园开展工作,顺道为内比江安装灌溉设备。去年参观示范园后,内比江就惦记上了朱老师的这套设备,今年终于如愿以偿了。“我们的太阳能资源充足,用上这套灌溉设备后,再也不用担心停电。而且,水肥等生产成本会也会降低。”

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校长罗军介绍,目前,西农大8个海外农业科技示范园已种植13大类、115个农作物品种,筛选出适合当地生产的4大类、9个作物品种。其中,2个小麦品种进入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国家作物品种区域试验。

农业科技示范园探索结合中亚农业耕种的地理优势和西农大的农业科技优势,建立“科技引领、企业主体、多方协同、市场导向”的海外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运行模式,实现种、收、管、加工、贸易等全产业链条,减少土地负荷,带动当地种植业结构调整,促进了经济发展,实现了农民收入翻番。

“幸福粮仓”合力建。中哈农业合作不断迈上新台阶,2022年农产品贸易额达9.3亿美元。今年前两个月,中哈农产品贸易额同比增长36.6%,达2亿美元。

深化科技交流激活“人才引擎”

“在西农大的5年,我学到了很多知识,现在我将这些知识传授给你们,更希望你们有机会到中国看看,去西农大求学。”在哈萨克斯坦赛富林农业技术大学,哈斯铁尔经常鼓励他的学生学好汉语,去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去感受中国农业的飞速发展。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民相亲、心相通,关键在教育、在了解。“一带一路”倡议以来,西农大累计为“一带一路”国家培养博士和硕士高层次农业人才650余人,目前在校留学生325人。

农业发展关系国家稳定与人民福祉。为落实“一带一路”倡议,西农大于2019年专门设立丝绸之路国际化农业人才专项,支持学生重点围绕绿色农业生产等具有实践应用前景的科技问题开展研究,培养一批具有“一懂两爱”情怀,具有海外实践经验,有志在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跨国企业及科研单位工作的高层次人才。

2022年5月底,11名农艺与种业硕士研究生完成答辩,标志着西农大首届“丝绸之路国际化农业人才”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农学院院长单卫星说,通过第一届学生的培养实践,完善了“丝路沿线国家作物生产与贸易”等专业课程,构建了“导师+海外导师+产业导师”团队培养模式,搭建了“海外农业科教单位、示范园+丝绸之路联盟涉外企事业单位+国内试验示范基地”的多元化实践教学基地,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丝绸之路国际化农业人才”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

完善国际教育合作机制,深化科技交流互惠,西农大还以农业技术交流培训为抓手,建立与中亚各国常态化的人才交流培训机制。

“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在中国和中亚越走越近、越走越亲的今天,这已成为几国人民的共识。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哈萨克斯坦塞富林农业技术大学青年科学家穆拉特汗·马拉特表示,还要借鉴中国乡村振兴经验,引进推广先进农业技术,不断提升哈萨克斯坦在国际农业中的地位。

原文链接:http://www.gjnews.cn/jiaodian/2023/231848.html

2023年5月18日_副本.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