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我校

野外试验22年,他让荒山披绿装

——卢宗凡推广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的故事

7月20日,在延安市安塞区沿河湾镇峙崾岘村,71岁的贺健拿出珍藏在影集里的一张大伙共同劳作的老照片,给记者讲述40年前村里进行退耕还林还草的往事。

贺健告诉记者,照片里一个农民模样的人,就是中国科学院安塞水土保持综合试验站首任站长卢宗凡。“卢宗凡真是我们的恩人,我们能过上现在的好日子,全靠试验站在村里进行退耕还林还草。”贺健回忆说,认识卢宗凡,缘于40年前的那一场“冲突”。

原来,贺健所在的峙崾岘村,位于黄土高原腹地的纸坊沟流域,这里是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区和生态治理的核心区域之一。1981年,为了加强水土保持,开展生态建设科学研究和试验示范,试验站打算在纸坊沟进行退耕还林还草试验。

当时,卢宗凡在峙崾岘村组织召开示范培训会,叫每家每户来一个人,结果只来了不到10人。哪知卢宗凡正介绍水土保持技术,提倡坡耕地少种粮食,变成梯田,多种些果树时,村里的种粮好手怕果树收入不高,急了眼,质问卢宗凡赔钱咋办。面对村民的质疑,卢宗凡掷地有声地回答:“你放心,采取我们的措施,产量肯定翻番。如果赚了钱,你拿走,赚不了钱,我给你赔偿损失。”

如何把村民口中的“不可能”变成现实?卢宗凡和同事们在纸坊沟找了5户社员,进行“生态户”试验,开展农业技术推广。

通过田间试验和访问调研,卢宗凡发现,影响单产的主要原因是品种老化,播期不适宜,少深翻、少施肥或不深翻,留苗过稀,管理粗放。

为了提高单产,卢宗凡和同事们对“症”开良方,积极引进小麦、玉米、谷子等新品种并调整播种期进行深翻,还适当密植并加强田间管理。一年后,这5户“生态户”耕地面积由244亩减少到194.5亩,但粮食总产量却由1万多公斤增加到近1.6万公斤。

“生态户”试验进行了3年,卢宗凡进一步扩大了试验规模。从1985年起,试验站以村代户,从5户“生态户”试验变成整村建为“生态村”,退耕的土地三分之二种草,三分之一种经济林,流域植被得到了很好的恢复,初步形成了多林种、多树种、高效益的防护林体系,逐步形成了纸坊沟生态治理与农业发展模式。纸坊沟流域的植被、环境、气候在退耕还林还草后产生的变化,让村民们亲眼见证了退耕还林还草的好处。

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卢宗凡和他领导的课题组创建了“纸坊沟流域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实体样板”,提出了“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理论。“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及其配套技术体系还在同类示范区得以推广。

2020年,纸坊沟森林覆盖率达到了60.4%。峙崾岘村人均纯收入从1973年的50元增长到2018年的7000元,生态与经济相互促进,发展越来越好。

曾经的荒山秃岭变成了现在的秀美山川,人均收入近万元。“当时一亩地从来没打过50公斤粮食,产量翻番想都不敢想。”峙崾岘村村民宋加前说,“现在的好日子,以前做梦都不敢想。”

亮眼的成绩背后,是卢宗凡不变的初心。

1953年,18岁的卢宗凡考入西北农学院(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系。1957年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中科院西北农业生物研究所(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1973年,卢宗凡被派去安塞茶坊基点(试验站前身)进行建站前的考察,次年,他到该试验站从事野外试验科研工作。他在野外工作一干就是22年,直到1996年退休。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卢宗凡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第四届‘全国十大扶贫状元’”,是“国家科技进步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获得者,2019年他还获得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和陕西省“科技扶贫功勋奖”……

“所有能解决的困难都不叫困难,所有能吃得下的苦都不叫苦。为人民做事,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卢宗凡说。为了这份初心,从青丝到白发,从青年到退休,如今86岁高龄的卢宗凡仍在坚持开展黄土高原农业发展战略研究和科技咨询工作。他以数十载的坚持和热爱,践行了一位水土保持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

原文链接:http://esb.sxdaily.com.cn/pad/content/202107/27/content_7619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