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我校

《陕西省教育厅网》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赵政阳:让中国人吃上国产好苹果

《陕西省教育厅网》 2016年4月8日

  这苹果嘹咋咧,好吃、高产,好管理。” 陕西白水果农曹谢虎双手背在后面,望着那挂满枝头的红彤彤的苹果,盘算着今年的收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白水苹果试验站首席专家赵政阳

  曹谢虎那身份可不一般,登过美国哈佛大讲堂;他种的苹果那身世也不简单,爹是富士娘是秦冠,自个大名叫“瑞阳”。

  育出“瑞阳”的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白水苹果试验站首席专家赵政阳教授和他的团队,花了10多年时间搞出来的优质红色晚熟苹果新品种。

秦冠曾经领风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从事苹果生物学研究力量强大,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原芜洲、崔绍良、付润民、黄智敏等三代果树专家经过近30年的努力,选育成了晚熟、耐贮苹果品种“秦冠”。

  该品种在20世纪80年代因其结果早,丰产稳产、质优耐贮、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优良特性而名扬海内外,先后在全国27个省(市)推广栽培,实现年增纯收入5亿元以上,并被阿尔巴尼亚、匈牙利、日本、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引进栽培,是我国目前自育果树品种中推广面积最大、效益最好的品种,曾荣获国家发明二等奖。

  在继承上一代科学家优良成果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特别是西北黄土高原苹果产业存在的突出问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家开展苹果资源评价与利用、矮砧集约高效栽培模式、果实品质形成和抗逆调控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形成了一定的学科优势。

  赵政阳更是将目标对准了苹果新品种选育。秦冠苹果优点突出,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口感不佳。自上世纪80年代我国引进日本红富士苹果后,该品种逐渐成为我国第一大主栽品种,目前所占比例达到70%。 长期被一个日本品种占据国内苹果种植最大的面积和市场,赵政阳心里很不是滋味。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培育出一个既有“秦冠”丰产性、又兼具富士品质,能够替代红富士的新品种。

再育国产好苹果

  1997年,赵政阳带领他的团队,一步一步经过认真总结、分析,开始探索“少组合、大群体”的现代苹果高效育种技术新体系。

  2004年,赵政阳以“秦冠”、“富士”为亲本杂交,历经10余年艰辛,终于育出了苹果新品种——“瑞阳”,并于今年1月通过陕西省果树品种委员会审定。其丰产抗病,易栽培,耐贮藏,品质接近富士,可以说,综合了“秦冠”和“富士”的诸多优良性状。在陕西渭北、陕北地区及同类生态区发展前景广阔,有望成为黄土高原产区苹果更新换代最具潜力的主栽品种。

  与“瑞阳”一起通过审定的,还有“瑞雪”,是优质黄色晚熟苹果品种。目前市场上苹果大多是红色品种,黄色品种稀少。黄色代表品种中,金冠(黄元帅)香气浓,但易感果锈、不耐贮藏;王林品质优,但果点大、果实外观差。这成为赵政阳决定培育好看、好吃、耐贮藏、丰产性又强的黄色苹果新品种的主因。

  从2002年开始,赵政阳和他的团队由“秦富1号”和“粉红女士”杂交选育,历经14年培育出了优质黄色晚熟新品种——“瑞雪”,有望成为我国优质晚熟黄色品种的换代品种。

  “瑞阳”“瑞雪”的育成,是继“秦冠”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苹果自主品种选育方面取得的又一项重要突破。

“苹果好不好,群众说了算”

  2005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正式探索“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在陕西白水建立首个校外试验示范基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白水苹果试验站,拉开了大学服务地方产业、致富一方百姓的大幕。

   一直从事苹果研究的赵政阳,被学校聘请为白水站的首席专家。“陕西是中国第一苹果生产大省,苹果是陕西黄土高原旱区优势农产品,我有责任让苹果大省变为强省,让咱陕西的苹果走出陕西,走向世界。”怀着这样的目标,赵政阳在白水一干就是10年整。

  通过实施实施了苹果产业科技示范与科技入户工程,10年间,白水县的苹果产业规模从42万亩发展到55万亩,产值从2005年的5.25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36亿元,60%以上的果农户亩收入超万元。果农曹谢虎就是白水众多致富果农中的一个代表,如今的曹谢虎,不仅是高级农民技师,还是白水仙果苹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年纯收入超过100万元。

  “苹果好不好,群众说了算。”赵政阳说,“瑞阳”和“瑞雪”这两个新品的研发成功更适合亚洲人的口味,同时也大大降低作务成本。目前,除了在陕西渭北、陕北地区试栽外,还在山东、辽宁、甘肃、河北等地布点试种,有望改变我国苹果栽培品种单一、外来苹果品种独大的新格局。他希望通过3至5年的努力,在陕西苹果六大产区发展到几十万亩,同时能够与大的育苗企业合作,建立一批示范园,让国产好苹果率先在中国的大地上开花结果。

  原文链接:http://www.snedu.gov.cn/app/shenbianhaolaoshi/201604/08/279.html

编辑:0

终审: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