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我校

《人民日报》(海外版)文化如桥 联通彼此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7年04月25日 第12版


新华社记者 李一博摄

  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意大利籍副教授马可·弗洛齐(左)对热能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张磊进行指导。


新华社记者 胡虎虎摄

  27岁的热加波夫·阿里热来自塔吉克斯坦。他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神经内科学习,成为了一名实习医生。查病房、开医嘱、针灸推拿,每一项都能做得有模有样,大伙都叫他“阿大夫”。图为热加波夫·阿里热为患者做背部推拿。  


新华社记者 张国俊摄

  在福建省武夷学院茶与食品学院,陈丹妮老师在向尼泊尔留学生巴迪克(右)介绍中国茶文化。


新华社记者 吴 壮摄

  刘哲源的父亲是一名中国画家,刘哲源本人高中毕业后赴白俄罗斯学习。2012年,为纪念中白两国建交20周年,正在白俄罗斯国立艺术学院读大四的刘哲源促成父亲在明斯克举办画展。白俄罗斯姑娘克里斯季娜慕名前来观展,刘哲源用俄语为她讲解,两人因此结缘。他们就这样从朋友发展成了恋人,之后成为夫妻。图为刘哲源、妻子克里斯季娜及儿子刘嘉宝华在家里观看刘哲源的画作。


新华社记者 魏培全摄

  11岁的德国小姑娘路易丝为了圆中国功夫梦,2017年4月,跟随父亲、哥哥和姐姐以及其他5名德国武术爱好者不远万里来到福建永春,开始拜师习武。图为路易丝(右)和父亲克劳斯在福建永春“翁公祠武术馆”共同练习永春白鹤拳。


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摄

  能讲一口流利中文的美国人史瀚文是荷兰格罗宁根大学亚洲宗教和文化研究中心的副研究员,为了学术研究已来过敦煌10余次。今年是他第一次以访问学者的身份来到敦煌研究院。图为在敦煌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画室,史瀚文(右)同研究院工作人员探讨敦煌壁画。


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摄

  2013年,浙江义乌大胆尝试“以外调外”新模式,聘请外籍人士为人民调解员,目前已有来自20个国家的22名调解员,均为在华外籍商人。图为4月18日,在义乌市涉外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室,刚被聘为调解员的阿富汗商人哈达里(左一)、阿齐祖拉(中)在宣誓。


新华社记者 才 扬摄

  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留学生汉语课上,来自卢旺达的林木遗传育种专业硕士生齐楠展示自己写的汉字。

  “一带一路”密切了中国与沿线各国的往来,也使中华传统文化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欢迎。文化认同感拉近了民心,而民心的距离,则决定着国与国关系的走向。

  因为“一带一路”,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华寻找学习和工作的机会;因为喜爱中国传统文化,他们与中国人成为了好朋友、好伙伴,甚至是好亲戚。

  原文链接:http://news.ifeng.com/a/20170425/50989363_0.shtml

编辑:0

终审: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