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我校

《凤凰网》西农康振生教授团队成功破解小麦条锈菌变异谜团

《凤凰网》 2017年5月11日


小麦条锈病是一种低温真菌病害,严重时会造成绝收(资料图片)

  小麦条锈菌为何年年频繁变化?为何总是首先在中国西北地区发生变化?这两个困扰世界植物病理学研究的世纪谜团,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康振生教授团队予以破解,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在国际顶级期刊《植物病理学年评》上发表。

  小麦条锈病是一种通过空气传播的低温真菌病害,是世界小麦生产的主要公敌之一,一般情况下会造成小麦减产10%到30%,严重时会造成绝收。

  西农康振生教授带领团队在陕、甘、青、川等地进行了大量的田间跟踪调查研究,最终找到真凶:麦垛中小麦残体上的条锈菌冬孢子在春季遇雨水复活,飘飞到附近的野生灌木小檗叶上“生儿育女”,产生的新一代病菌再飘飞到旁边的麦田里,碧绿的麦叶随之“黄袍加身”。来年病菌又从西北地区起爆,在小檗的温床上孕育出新势力,周而复始地为非作歹。

  康振生教授团队研究发现,切断条锈菌有性生殖的发生是延缓条锈菌毒性变异频率,延长小麦抗条锈病品种使用年限的关键环节。通过近10年努力,他们研发出了“铲、遮、喷”三字法小檗-小麦条锈病防控关键技术,即铲除麦田边10 米范围小檗、遮盖感病小檗周围的麦垛、对麦田周围小檗实时喷施化学杀真菌剂,通过三道防线阻断条锈菌的有性生殖,减少病菌变异,阻止越夏易变区菌源向东部麦区的传播,为保证全国小麦生产安全提供保障。

  5月6日,陕西宝鸡地区的小麦正值扬花季,漫山遍野的小檗也在蓬勃生长中。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吴孔明、陈剑平、宋宝安,国家“973”计划项目跟踪专家,全国农技推广中心、国家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小麦科学家、病虫害防控功能研究室成员等共100余人,先后在宝鸡市陈仓区和眉县考察了小檗野生环境、小麦条锈菌寄生状态、小麦染病及相关防治措施。

  经过现场观摩考察,专家一致认为康振生教授团队在小麦条锈菌有性生殖及其控制方面的研究,引领了世界小麦条锈病研究的新方向,“接地气贡献大”、“是突破性的发现,将有力推动植物病理学研究”、“应尽快将研究成果转化成经济与社会效益”。朱有勇院士说,人类对小麦条锈病的防治研究永远在路上,康振生教授团队“里程碑式的研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原文链接:http://sn.ifeng.com/a/20170511/5647347_0.shtml

编辑:0

终审: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