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我校

《科技日报》一线扎根三十载 誓将荒原变青山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程积民

《科技日报》 2017-05-26

  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的固原,气候常年干旱,年降水量仅400毫米左右,蒸发量却高达2000毫米以上,属于“贫瘠甲天下”的区域。固原所在的“西海固”地区甚至曾被联合国粮食开发署认定为“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如今在固原市城东北45公里处的云雾山却是另一番景象,每年到了春夏季节,一眼望去,漫山遍野都是绿草如茵的景象。这片秀美绿色的背后,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程积民和他的团队坚持三十余年的高原林草生态研究和治理实践。

  三十年前的云雾山一片荒凉,植被覆盖率非常低,随处可见裸露的黄土,恶劣的生态环境使这里变成人烟稀少的“无人区”,经常能遇上刮大风,因此在当时有种说法:“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

  程积民 1978年从北京林业大学林学系水土保持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陕西杨凌的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林草研究室植被研究组,从事黄土高原草地生态系统恢复、植被建造与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方面的试验研究工作。刚被分配到林草研究所的程积民,就有幸随山仑、邹厚运、彭祥林等旱地农业和水土保持专家到固原地区进行科学考察。正是通过这次科学考察,在邹厚远等专家的倡议下,固原县于1982年批准建立云雾山典型草原自然保护区。从此程积民就和云雾山结下不解之缘。

  三十多年来,程积民以及研究团队扎根一线,从最初住窑洞、点煤油灯的艰苦岁月,到后来搬进简易楼房、使用日光灯照明;从最初骑自行车、搭拖拉机甚至步行进行野外考察,到后来拥有专门的野外考察车。伴随着科研和工作条件的变化,他们不曾停歇的脚步,在陕甘宁黄土高原地区的沟、墚、峁、壑上都深深地留下了深深的足迹。通过长期的草原封禁、刈割、放牧等试验研究与定位监测,在草原自然修复与演替过程、改良恢复与利用技术、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水分生态效应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研究进展,使宁夏云雾山成为黄土高原特有的以本氏针茅草原为主的草原自然生态系统恢复的典范。

  程积民教授并不认同云雾山的今天是他一人的功劳,“这是中国科学院水保所林草生态研究室、固原生态站三代人近百余名科学家50多年努力的结果!自己做的工作仅是其中的一点滴而已。”

  程教授的同事讲到他有个特点,凡事必亲自动手,三十多年一直如此。每次野外定位监测与调查,他自己一定要参加,而且始终坚持与同事、学生共同进行,从不让别人代替,数据也经常反复验证好几次。

  固原当地是回族群众聚居的地区,养殖牛羊成为当地农民的传统产业和主要收入来源,如何在保护好云雾山地区生态的同时,更好地利用草原为当地的养殖业服务,帮助当地农民脱贫致富,一直都是程积民研究团队思考、探索与实践的问题。为此,程积民30多年在深入系统研究退化草地植被恢复规律的同时,也一直努力攻关草地植被恢复与轮封轮牧及适度开发利用的难题。科研团队经过长期的定点监测和实验,在揭开了草原演替的内在规律的基础上,针对云雾山不同区域的植被覆盖情况,提出可进行合理刈割或放牧利用,不仅可使草地保持较高的物种多样性和生产力,而且能促进草地生态系统的平衡及良性循环。以此为当地政府制定生态绿色养殖业总体规划,积极鼓励引导农户和村组共同出资筹建生态高效养殖园,采用放牧与舍饲结合的养殖模式。

  在研究中,程积民提出畜牧业发展要走“草地牧业与农副牧业”相结合的一村一品规模化生态绿色养殖的道路。放牧主要利用退耕还林草封山禁牧后已恢复的天然草地,在牧草生长的旺盛季节,即夏季或秋季每年放牧2~3次,控制放牧强度,可形成合理的放牧制度和效果。在生产运行机制上,他则主张建立“科技+政府+公司+农户”四位一体的产业化经营管理模式。这一指导性建议已经在宁南山区大范围示范推广,形成了农牧耦合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模式,成为实现草地产业化开发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科学途径。 可以说,程积民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系统回答了国家退耕还林草封山禁牧及舍饲养殖中出现的关键问题。

  在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退耕还林草及林草地恢复改良等领域的长期研究中,程教授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先后发表论文150余篇,出版专著5部,参加编写出版专著6部,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13项。他说:“写文章不是目的,仅有文章是不能够让荒山变绿、农户致富的,数据采集与论文发表应该是长期科研积累与问题总结的一个重要环节。”

  云雾山上生长着一种非常普遍的植物――本氏针茅草,整个云雾山自然保护区就是以本氏针茅为建群种的草地生态系统,也是此类建群种保留最完整、面积最大、原生性最强的典型地段。正如本氏针茅草一样,程积民扎根云雾山,书写着一名基层科研工作者的不凡使命。

  原文链接:http://www.stdaily.com/cxzg80/kebaojicui/2017-05/26/content_547317.shtml

编辑:0

终审: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