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我校

《西安日报》学者要对得起教书育人这碗饭

《西安日报》 2017年08月08日 第06版


陶士珩,男,1961年11月生,安徽歙县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主要从事农业气象学教学与科研。

  农业气象本科、农业气候硕士、作物栽培与耕作学博士、群体与数量遗传学博士后、美国亚利桑那大学进化与生态学系访问学者,翻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陶士珩教授的简历,其跨界研究广度令人惊讶。对陶士珩来说,这些只是人生履历的平常事;坚守讲台32年,身为二级教授的他更看重教书育人的主业。

  “我们的产品是人 不合格的社会代价太高”

  1985年,陶士珩从西南农业大学农业气候专业硕士毕业后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任教。老教师的潜移默化、环境的耳濡目染,让他慢慢爱上了这个职业,也“蛮喜欢教书”。

  面对再难、再深的概念与理论,设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并能找到恰当的例子帮助同学们加深理解,成了陶士珩教师职业生涯的常态追求。他主动向老教师请教,学习教学“宝典”,同时投入更多的精力、时间,潜心教学研究,无论是自己学过7年的“农业气象学”,还是从零开始的“生物信息学”与“进化生物学”,陶士珩始终抱着精雕细琢的态度,对待课程、对待教学,注重以问题为导向,启发引导学生在科学之路上勤奋探索。

  在他看来,历史长河中真正在科学史上有价值的文章并不太多,大部分会湮没于浩瀚的科学海洋中。而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因此教会学生养成质疑的习惯与能力,要比传授系统的知识构建更为重要。“教书比工厂制造产品责任更大,产品可以允许一定的不合格率,但我们的产品是人,不合格的社会代价太高。学者要对得起教书育人‘这碗饭’。”陶士珩这样要求自己。

  开拓生物信息学研究先河

  陶士珩认为,交叉学科不是简单的知识交叉,而是知识、手段、工具、见识的交叉,通过抽茧剥丝,沿着研究主线走下去,成长为新的学科交叉点,最终成为新的学科。

  本校郭蔼光教授力主陶士珩彻底融入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科,并鼓励他从事当时还很稚嫩但有广泛前景的生物信息学领域教学与科研。在学校、学院支持下,陶士珩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建立了“生物信息学”系列课程体系,并成立生物信息学研究中心。陶士珩带领研究生先从公共数据库下载数据,从中挖掘有用信息,之后又与相关院系教师紧密合作,有效整合、挖掘农业、生物学数据,十余年来发表SCI论文30余篇,并成功争取到生物信息学硕士点、博士点。

  在学生眼中,陶士珩天性纯真,整天笑眯眯的,像个老顽童,一点没有导师的架子,但学术上一丝不苟。遇到学生数据处理粗糙或者态度不够端正,虽然批评的语气比较和缓,但原则问题则绝不含糊,一定要求学生改到位才能过关。

  是老师也是“暖男”

  在博士生李相辰眼里,陶士珩还是个“暖男”。中国传统节日,陶士珩会与学生一起过节。每天的课间操时间,他会把学生赶到楼道做广播体操,下班撵着去球场,自己更是率先垂范,不仅是今年校运会60米老年组冠军,平时骑自行车上下班更是常态。

  只要不出差、不回老家,陶士珩就泡在办公室,周六、周天也不例外,这里可谓是另外一个“家”。两张书桌,一个兼做床的简易沙发,顺着管道一直攀爬到顶的生机勃勃的绿萝,一盆艳丽的金鱼花,为办公室增添了温馨和暖意。闲暇之余,他也会随意练练毛笔字、喝喝茶,但对教学、科研的热情和投入却一如既往,这让56岁的陶士珩看起来更年轻、更有活力。

  原文链接:http://epaper.xiancn.com/newxarb/html/2017-08/08/content_289535.htm?div=-1

编辑:0

终审: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