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我校

《中国青年网》西农团青共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之父子的家书

《中国青年网》 2017年11月09日

  中国青年网北京11月9日电(记者李川 通讯员高媛)近日,共青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委员会在广大团员青年中开展了共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活动,并在西农团委官方微信平台上开辟了“学习天天见”专栏,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个人学习与集中讨论相结合等多种形式收到了良好的成效。通过同学们在微信朋友圈的转发,我们获取到了一对父子的家书,父亲是我校79级畜牧专业的学生,儿子是我校经管学院在读的一名研究生。通过字里行间质朴的语言,我们深深感受到父子二人的家国情怀。

  读了本书,也推荐给孩子,并写了封信。电子化的今天,书写信札己不多见。今天把其变为电子版,以记父子交流。

  ——父亲在朋友圈的留言

  儿:

  最近一切可好!

  近日,我看了本书,叫《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颇有收获,想与你一同分享。书中的许多情节一次次触动我的内心,习近平总书记刚到陕北时的情景;当齐心母亲把绣有“娘的心”的针线包交给习近平给我们再阐释儿行千里母担忧时;在农村劳动吃不饱肚子时;因父亲问题的牵连而入党受影响时;带领农民发展生产时;在劳动之余能苦读书时;在对别人善良的同时又得到更多人的认可帮助时仍让我难以忘怀,尤其在他被推荐上大学,村民们自发为其送行时,我几度哽咽、落泪而下。在今天人的眼里,16岁的学生,也就是一个孩子,况且在那个年代,家庭受到迫害,自己的前途又充满未知。一个人一箱书来到农村,从生活到劳动,你可想会遇到多少困难。然而,习近平能在陕北落后的农村,与群众同甘共苦、克服诸多困难,坚持读书,坚持劳动奋战七年,这种根植黄土地的举动与展示出的精神着实是让人感动的!当他22岁离开这片精神沃土时,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书中采用叙述的方法,都是采访了当年的当事人,真实的史料与鲜活的故事,从点点滴滴的平凡中折射出在困境下不屈不挠的伟大精神,真是值得人们思考,值得去学习。

  今天,爸爸将这本书推荐给你,希望你能在课程学习之余,也抽空看看。通过阅读,去感受习近平总书记当年所遇到的困境,去体味习近平总书记内心的强大力量,去理解一个人怎样在逆境时坚持。

  作为一个中国人,怎样扎根于人民之中,为人民,特别是为那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广大贫苦民众做些实实在在的事,是值得你思考的。你是农业大学的学生,现在又学习的是农村金融,真的要好好学习,学好理论,并深入农村多接触农村,看看农村需要什么;多接触农民,看看农民在想些什么。中国还有4千多万贫困人口,扶贫工作在中国也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共产党人的两个百年梦想,其中一个就是在建党一百年之际,让中国人脱贫奔小康。你是学习农业的,要向习近平总书记学习,心系人民,心系农民,心系农村,把学习到的知识与当今中国伟大复兴的国情结合起来,把自己的成长和国家发展的命运结合起来,并置身其中,你才不愧于这个时代,不愧于老师的培养,也不愧于父母对你的期许,更不愧于你自己。西农培育了我们父子两代人,这片沃土中有太多的精神养分可以汲取,你能选择这所学校我很欣慰,低调的西农也许专业不好就业,也许沾了农字显得有些落后,但作为一名与西农一起成长快40多年的老学长来说,我深知农业的重要性以及西农在这么多年的发展中对于我国的巨大腾飞所做的重要贡献。淡泊名利,深耕于自己的事业,默默为祖国为人民做出自己的贡献是种勇气,在这浮躁的社会里,西农却从不夸耀这种魄力,在这样的学校里,阅读这部书,相信你能有更深刻的领悟。

  当然,也希望在你阅读完后,把这本书让你身边的同学也分享一下,毕竟你们是幸福生活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不可能让你们再去过真实的苦日子,但了解一下苦日子是怎么回事,怎么走过苦日子,会对你们有所帮助。有助于在今后遇到苦难时,如何坚定信念.勇于面对,并与苦难作抗争,进而达到成功,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尽一匹夫之力。也祝福你当你离开西农这片培育我们父子的沃土时,能够昂首挺胸地迈向你的人生。

  祝你学习进步,也多注意身体健康!

爸爸

2017年10月23日

  父:

  近来安好?

  信与书俱已收到,近来学业繁忙,抽空花了一周时间初读了这本书。说来甚是惭愧,生长于信息时代的我习惯于从新媒体接受讯息,求学以来阅读的大部分资料也是通过电脑,上一次伏案阅读一本书籍的日子竟已记不来。如今,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信息越来越多,迫使人们不得不加快阅读的速度,不可避免地就降低了阅读质量,在这个求快求效率的年代,您寄来的这本书让我得以慢下脚步,对自己走过的路有所思考于我而言是件幸事。

  对于主旋律色彩过于浓厚的书籍,我总是难以提起兴趣,它们总是带有一种形式主义的谄媚这是我无法接受的。然而,这本书初读了几页却令我兴趣大增,整本书没有歌功颂德,没有评头论足,通过对不同人的采访最真实的还原习近平总书记知青的七年光辉岁月,像一位长者用平静的语气讲述着一段历史,让你了解习近平总书记的同时,不由自主地引导人审视着自己,这种教育意义比简单的说教来的更为深刻。习近平总书记的七年知青岁月中有太多故事值得回味,有太多细节值得品读,合上这本书,脑海中挥之不去的不是他初来时的迷茫,不是他夜读经典时的认真,也不是他与乡亲们一同干农活时的韧劲,而是在别人都相继离开这片贫瘠土地时他仍选择坚守梁家河,为这里的父老乡亲做贡献时的淡然。不在那个时代,我无法体会当时的知青下乡是怎样一种情景,但通过书中的描述,有机会离开贫瘠的土地,去寻求个人最大的发展,想必放到当今社会都是一个合理正确的选择,然而习近平总书记的选择却着实让人敬佩。深处西农的我,阅读完这本书,对于名利与本真有了更多的思考,当今的社会发展太快,快到精神文明的发展早已追不上经济发展的脚步,追求名利变得理所应当,过程可以肮脏,结果最为重要,在追求名利的路上我们迷失了自我。所幸,听闻您的建议也跟从内心的选择,在懵懂之时来到了西农,这片精神沃土地处小城市,在浮华的世界中为我筑成了一道城墙保存着内心宝贵的本真。“诚朴勇毅”的校训简单而又明了,这里的人们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践行着这四个字,他们对于浮躁关注较少,潜心于自己的研究,不合身的老式西装,手提一个会议包疾步于校园中,三餐几个馒头一两素菜就对付了,这是大部分西农教授们的一天,外面的人们也许会觉得他们真土,但只有深处于此的人们才知道收获时他们带着黄牙憨憨笑容的美丽。

  如今,我们国家经历着巨变,回顾过往,辽宁号航母的下水和中国海军的巨大发展筑起了捍卫国家主权的铜墙铁壁,承载14亿人梦想的天宫二号在太空中有了一席之地,李克强总理带着中国新四大发明向全世界展示,终于有一天,我们能惊喜地看到英国内务大臣急匆匆的向伊丽莎白女王汇报:“娘娘,洋人给我们修铁路来了。”我们正处于最好的年代,这是几代中国人默默无私奉献的成果,作为一个青年人,我的母校,这本书时刻提醒着我中国梦是每一个人的梦,为了这个梦我们要脚踏实地,撸起袖子加油干。

  还记得前不久召开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全程站着作报告,三个小时滴水未进,年过花甲仍然意气风发,不禁让我回想起22岁时他在梁家河当书记时的那张照片,这是应了那句少年强则国强。

  寥寥数字,与您共勉,愿身体安好。

2017年11月3日

  原文链接:http://qnzz.youth.cn/place/gxtw/201711/t20171109_10986981.htm

编辑:0

终审: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