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报》 2017年12月5日 第6版
本报记者 温才妃 通讯员 杨远远
提到陕西省洛川县,人们不禁竖起大拇指,夸赞这个享誉四方的“苹果之乡”。
1947年,该县阿寺村农民李新安,从河南灵宝引种苹果树。从此,洛川的苹果之路一走70年。其间,1986年,洛川被农业部确定为优质苹果基地,2016年,世界苹果大会在该县举行。如今,当地95%的农村经济收入来自于苹果业。
而要提到是谁为这条路打开新局面,就不得不说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延安市政府联合共建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延安市洛川苹果试验站(以下简称“洛川站”)。这是一个科技创新助力苹果产业扶贫的幸福之所。
与西农人的不解之缘
从洛川县城到洛川站有一条崭新的公路。道路两旁是整洁的路灯,街旁不远处挂着洛川苹果天猫发货站的牌子。在不久前的“双11”,这里车进车出,成为一条繁忙的路。
曾经这里是一片泥泞。在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建设科技创新园区的批示下,一条现代化的水泥大道配套而生,可谓“没有站就没有路”。
而到了洛川站,这里还有一条“路”。只是这条“路”不在地上,而在桌上。这是一条由200多种苹果样品铺成的路,每种苹果都有桌牌,“延长红”“蜜脆”“新红星”……蜿蜿蜒蜒、色泽诱人,就像秋天的盛会。
在这里,不时就会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同行前来参观,目前已接待20多批国外专家开展学术交流。几乎所有的人和《中国科学报》记者一样,见到这条“路”时,都忍不住掏出手机拍照。
果香芬芳的苹果背后,是西农人与洛川的不解之缘。
作为一名1984年进校的“老西农”,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院长、洛川站首席专家马锋旺告诉记者,洛川站(洛川苹果基地)凝结了西农人三代的努力,从上世纪八十年代驻扎于此,迄今已30余年。
30余年寒来暑往,他们在此开展苹果品种选育、改良工作,研究创新营养钵大苗繁育及建园技术,集成创新覆膜、集雨、保墒于一体的旱地果园肥水高效利用技术,研究苹果现代栽培模式。建站以来,建设示范园2万余亩,新品种、新技术辐射推广100余万亩,经济效益增加5亿元以上。
其中,他们首创“肥水膜一体化”技术,用覆膜的形式减少肥水的流失与蒸发,对于西北水资源匮乏地区的苹果生产大有帮助。
与此同时,马锋旺带领的团队也成长为全球最大的苹果研究团队,不只汇聚了21名科研人员,还在国际上发表了数量最多的论文(150余篇)。基础研究与产业紧密结合,为洛川苹果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科技创新助力示范推广
就在去年的世界苹果大会上,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发的苹果新品种“秦脆”“秦蜜”分别以脆甜、酸甜的口感惊艳了国内外顶级苹果专家,获得高度认可与赞赏。而“秦脆”“秦蜜”的诞生,正是这群科研人辛勤与智慧的结晶。
苹果是高度的杂合体,育种周期通常在国内须15至20年,国际须10年时间,且成败是未知数。2007年,马锋旺在洛川仡佬村示范园以“蜜脆”作父本,分别与当今主栽品种“长富-2”和陕西地方品种“秦冠”进行杂交,经过10年的“万里挑一”,终于选出了“秦脆”“秦蜜”两个品种。
“不抗病淘汰三分之一,不抗旱再淘汰三分之一,杂交获得了一万五千粒种子,最后剩下5000多株,我们组织全体人员观察、品尝,研究生们刚去时很兴奋,吃到后来只能为了完成任务硬着头皮尝一口。”园艺学院副教授邹养军如此形容选择的过程。
育种是一项必须耐得住寂寞的工作,国际上的某些家族企业甚至需要世代从事育种工作,这份寂寞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一种考验。
洛川站站长、园艺学院研究员安贵阳已经在此驻守了30年。他告诉记者,与如今“秦脆”“秦蜜”“火”了之后,农民纷纷前来求苗大不相同的是,多年前果农对科技兴农并不理解,在行动上也“不配合”。
比如,十几年前,在推广矮化栽培、解决植株过密、挖除老树等问题上,均遇到农民的反对与阻挠,经过一轮轮工作,在政府补贴、科学讲解、少数人典型示范等行动干预下,科技力量最终让他们心服口服。
在这其中,陈长见便是少数人的典型。这位曾做农机推广工作40年、现年72岁的老大爷,一开口便称“我是安老师的学生,老师说啥我都信”。当年国家给予的补贴,他一分钱没要,带头推进新技术的应用。如今,他所经营的园子又多了一块牌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与洛川县政府共建的“专家品牌园”。
仅赢得农民的信任还不够,做好示范推广是科学家持之以恒的工作,也是建站的初衷之一。洛川站内目前栽植苹果160亩,正在试验的品种有80多个,科研人员确保各项性能和指标稳定后再推广到农家果园,绝不让果农承担一点风险。
“最幸福的事是下基层”
记者一行来到世界苹果园观光大会的一处参观点,邹养军一现身,就被园主党长生拉住,请教病虫害问题。
这是一个“不套袋”的试验园,苹果树下种着作绿肥的三叶草、有驱虫功效的薄荷,绿意盎然。“如今我们推广的目标是‘不套袋’苹果。虽然果实并没有套袋,但果面很光洁,无论从营养价值、口感、贮存时间,还是从环保、成本上,都比套袋更有优势。”邹养军说。
在这个现代化果园中,盖有精美的凉亭,快递运输一条龙,给采摘游客提供了最大的便利。从园主虚心求教的态度中,记者感受到果农对技术的渴求与日俱增。
而实际上,一到果园就难以“脱身”的并不止邹养军一人。“老百姓都知道老师们的电话,不时会向我们打电话咨询。”马锋旺如是说。
“作为一名教师,既要研究高深的知识,同时也要往下看。”马锋旺向来鼓励青年教师先搞好基础研究,再进行产业应用。在他看来,基础研究是产业应用的源头,但到了一定层次、一定年龄后就必须把基础研究投入产业应用,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据洛川县苹果产业管理局生产办公室副主任李前进介绍,洛川站科研人员除了给果农作示范推广之外,还致力于带动、培植一批面向基层的技术人员,通过技术人员再对果农进行辐射式教育。建站以来,他们累计培训1000场次、10万人次,培养出一批常年奋斗在一线的地方科技人员。
而对于马锋旺而言,“现在最幸福的事是下基层”。“回顾工作的30年,我所做的最有意义、最有乐趣的事就是到果园去,每次看到开花结果、看到老农们满意的笑容,就感到自己的研究是有价值的。如果一年能分一半的时间在基层,这会让我更感到幸福。”这是一名“老西农”的心声,也是苹果专家的一片情怀。
原文链接: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7/12/396176.shtm
编辑:0
终审: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