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我校

《中国教育报》“和最基层的群众在一起”

——中国教育报刊社“宣讲行送教行”走进照金革命根据地纪实

《中国教育报》 2018年1月12日 第三版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蔡宇良为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石柱镇马咀村村民讲果树种植技术

   后放晴,冬日的关中大地,白雪皑皑,阳光灿烂。1月11日,中国教育报刊社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行送教行”大型公益活动走进照金革命根据地,来到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专家们为一线校长、教师宣讲十九大精神、分享教育理念和方法,到村头向农民传授电商技术、果树培植技术,到学校、到乡村、到田间地头,和一线校长教师、农民群众走到了一起……

  2015年2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照金考察时指出:“照金精神现在还是很适用的,当时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能够在照金落脚,就是因为群众基础好,他们能够密切联系群众。”

  “和最基层的群众在一起,能帮到他们,觉得自己的研究特别有价值,干起来特别有动力。”参与此次活动的西安邮电大学经管学院院长、因坚持为农民服务而被称为“电商教授”的张鸿说。

从十九大报告中找到教育改革的方向

  党的十九大代表、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已经是第二次参加“宣讲行送教行”活动了。1月11日上午,他带来了“从十九大报告中找到教育改革的方向和力量”的报告。

  李希贵分享了“教育视角的十九大”,围绕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实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他说,十九大报告讨论后的修改中,增加了“深化教育改革”6个字。如何深化教育改革?李希贵认为,要围绕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深化改革,解决不充分的问题将成为教育改革的切入点;要依据新时代奠基工程的人才需求深化教育改革。

  李希贵列出图表,分析了当前的中小学生到2020年、2035年、2050年分别是多大年龄,提出必须正视、解答好今天的学校教育是否能够应对未来社会挑战的问题,从重视学历转向重视学力,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教育现代化”,李希贵结合经历,提出实现现代化不仅仅是校舍、教室等硬件,更要注重解决好怎么唤醒、发现每个学生个体价值的问题,只有让学生在学校经受更多体验,挖掘更多潜能,成为更好的自己,才能说实现教育现代化。“实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必须注重起点、过程、结果的公平。

  报告厅内座无虚席,人人沉浸其中。耀州区柳公权中学校长每光耀说,李希贵校长的报告让人感受到了一名教育工作者如何从十九大报告中汲取力量、用十九大报告来指导学校具体工作。

  下午,李希贵和当地教师进行座谈,教师们纷纷提出语文教学、职业倦怠、处理提升考试成绩和学生能力培养关系、教研活动等日常工作问题,李希贵一一作答,并介绍了自己学校的做法。

从三个孩子的故事看教育的作为和使命

  当听到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校长窦桂梅要来作报告的消息时,北街小学校长安琦非常高兴,急切盼望当面听到她的报告。

  1月11日下午,窦桂梅作了“成志教育,照耀一生”主题报告,通过2011年至2017年走完小学历程的3个学生的故事,讲述了学校的办学和教育理念。

  作为教育工作者,窦桂梅关心几个问题:当不同的孩子来到学校,作为校长、教师,能给他们什么?立足立德树人,小学应该怎么做?教育怎么从个到类、从类到群、再从群到个,创造关注和适合每个孩子的教育,实现每个孩子的最好发展?

  窦桂梅讲到的3个孩子分别被称为“足球队长”“研究达人”“爱虫子的小法布尔”。在“足球队长”的成长经历中,窦桂梅悟出了“踢足球的教育学”,孩子们在坚持每天锻炼一小时中收获了身体健康,还培养出了合作、坚持等品质。在“研究达人”“爱虫子的小法布尔”的故事里,窦桂梅说,孩子的潜力非常巨大,发展孩子的兴趣很重要,要呵护孩子的个性、爱好。

  窦桂梅说,小学教育要把总书记提出的从小学习做人、从小学习立志、从小学习创造落到实处。清华附小100年发展历程中,从1915年创校时的“完整之人格教育”、西南联大南迁8年中的“刚毅坚卓”到今天的“立人为本,成志教育”,提出为聪慧高尚的人生奠基。聪慧作为学生的关键能力、高尚作为品格要求,二者构成“人”字的一撇一捺。成就每个学生,把每个学生的成长当成目标,这就是教育该有的作为。

  作为语文特级教师,窦桂梅说,语文教学要从一篇课文带出一本书、从一本书带出一片树林、从一片树林带出生长的那片土壤,培养学生向课文提问、发问与追问的意识和习惯,让学生始终站在课堂的中央。

  报告结束了,大家还围着窦桂梅请教问题。安琦说:“今天的报告如醍醐灌顶,让我对自己的专业成长充满了期待。”

“樱桃教授”温室“传经”

  大雪过后,寒风围着耀州石柱镇马咀村打转。村里的樱桃种植温室里,却温暖异常。

  “樱桃好吃树难栽,不下苦功花不开。”这是上世纪50年代电影《我们村里的年轻人》中的插曲。这首曲子对农户张当花来说却苦涩异常。

  “蔡教授,您可来了!快来看看我家的樱桃果树。”听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蔡宇良要来村里进行技术指导,张当花焦急地在大棚里等待。几年前,她家的樱桃树得了怪病,只开花,不结果,每到丰收期,损失惨重。

  “花开了,但是根系在睡觉,这是坐果率低的原因。”蔡宇良诊断后开出药方,“大棚里空气温度要在15摄氏度以上,土壤温度在10摄氏度以上,才能正常开花结果。现在空气温度够了,但土壤温度不够,导致根系还在休眠,影响结果。”

  “你栽种的早大果是异化授粉的品种。”蔡宇良建议张当花栽培“秦樱一号”或“红灯”作为授粉树,来增加授粉的概率。

  “蔡教授,大棚樱桃应该使用什么样的树形?”“大棚樱桃应该用什么品种?”……蔡宇良走到樱桃树下,一边讲解,一边向果农示范。果农们挤在樱桃树下,认真学习、不时提问。

  “大家选择品种的时候,主要看哪个卖得贵,哪个卖得好,其实这是一个误区。”蔡宇良耐心跟农民“唠叨”,“大棚樱桃的栽培要注意品种搭配,比如大家喜欢选择口感脆甜的‘布鲁克斯’,但是只要下3天大雨,就会减产90%。‘美早’如果管理不好,有可能9年不丰产。在搭配时要注意早熟、中熟、晚熟的品种,这样收获期可以拉长一个月。”

  现场示范进行了整整一个多小时,在工作人员“这是今天的最后一个问题”的催促声中,满头大汗的蔡宇良才结束了现场指导。

“农民电商教授”雪中送宝

  听说西安邮电大学教授张鸿来到了耀州,耀州商务局局长连夜赶到宾馆,求教“电商教授”如何编制全县的数字发展规划。

  之前,中国教育报曾以《“电商教授”张鸿》为题报道了张鸿的事迹。现在,张鸿更愿意在“电商教授”前加上“农民”二字。

  “我已经走了陕西的50个县,为其中30多个县编制了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几年来,张鸿三天两头往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跑,在各市县义务举办电商大讲堂、电商培训等活动,向基层干部、大小企业主和农户宣讲电商知识。

  下雪后路滑难走,可是不少人从外地赶来听张鸿的讲座。这些人中,很多都因为这位“农民电商教授”走上了小康之路。

  走进耀州石柱镇马咀村,如同置身欧洲小镇。然而就在十几年前,这里还是年人均收入不足200元的穷村。

  2014年,马咀村村支书李云南带领村民开始美丽乡村建设升级版,大力发展乡村旅游。面对同质化严重的农家乐现象,马咀村要打造不一样的“乡村游”。

  游客多了,问题又来了。有一年五一黄金周,马咀村累计接待客流20万人次,但是每人的消费只有5元钱,农民的收入依旧上不去。

  李云南在张鸿那里取回的是电子商务的经。“用特色旅游把人流吸引过来,用电子商务把他们留下来。”在张鸿的帮助下,这里成立了电子商务服务站,把村里的大樱桃和其他农村产品重新设计加工,在电子商务服务站出售。

  “以前樱桃几十块钱一斤,现在马咀村的大棚樱桃提早一个月上市,能卖到150元至180元一斤。”从西安赶过来的电商平台“逛集网”负责人李进玺说。

  耀州区教育局党工委副书记王建学感激地说:“今天的活动太好了,要不是有中国教育报刊社,我们真想不到能有这么多高水平的专家来到这里。”

  原文链接: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18-01/12/content_492933.htm?div=-1

编辑:0

终审: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