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教育厅》筑一条名为“西农”的富民路——记西农大农业科技专家群体
《陕西教育厅》 2018年2月26日
①康振生院士(右一)在指导学生做实验
②蔡宇良教授(右三)在进行樱桃田间培训
③刘占德研究员(左三)在猕猴桃树下现场授课
④昝林森教授对秦川肉牛新品系进行体型外貌评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位于有中国农科城之称的陕西杨凌,传说后稷曾在此教民稼穑,树艺五谷,今天,西北农大一批农业科技专家舍弃优越的生活工作条件,几十年如一日扎根大西北,醉心农业科技攻关,发展富民产业,把科技成果写在祖国大地上。他们被农民亲切地称作“农民教授”,用青春和汗水浇灌着大西北乃至全国人民的桌上餐,一次次擦亮杨凌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招牌,力促农业增收农民致富,让国人吃得放心、吃得营养。
一辈子就干好一件事,致力农业科技推广
“耕土耕心、酿酒酿人”是西北农大葡萄酒学院的院训,也是李华多年教育理想的凝聚。
1986年,李华从法国留学归来。留法3年多,他拿下了5个学位证书,成为新中国第一位在海外取得学位的葡萄与葡萄酒博士。毕业时,当初和他一同赴法的200多名公派留学生,有三分之二留在了国外,包括波尔多葡萄研究所在内的一些法国公司也向他伸出了橄榄枝。
李华的选择让众人意外:回西北农业大学(西北农大前身)任教,他要在这里圆一个梦——生产出与法国葡萄酒相媲美的中国葡萄酒。
没钱、没专业人员、没专业教材、没实验条件,30多年间,李华带领团队从一穷二白到创办了我国第一个葡萄酒专业、亚洲第一个葡萄酒学院,还酿造出以他名字命名的“李华”牌葡萄酒,力促并参与制定了第一个葡萄酒国家标准。西北农大被誉为国内葡萄酒专业教育的“黄埔军校”,全国葡萄酒行业80%的技术骨干从这里走出。
“我这大半辈子就干了葡萄酒这一件事,值了!”李华说。自1986年以来,李华逐梦的脚步从未停歇,他带领团队改变了中国不能生产优质酿酒葡萄和优质葡萄酒的传统观念,构建起从土地到餐桌的葡萄酒产业链关键技术。他的团队将我国葡萄产区从环渤海拓展到西北、西南多地,近年来新疆、宁夏、甘肃等地发展酿酒葡萄65万亩,带动农民年增收32.5亿元。
“如果3个主枝这样分布,彼此夹角120度,是不是无论太阳在哪里,都能透光通风?”刘朝斌伸出双臂,把自己当作一棵核桃树,比画着讲授剪枝、拉枝技术。为了能让农民听懂会做,他吃饭睡觉都在琢磨怎样讲更通俗易懂。
“刘教授讲课我们爱听,三言两语就说明白了。”因为讲课接地气解决问题,刘朝斌的课深受农户欢迎,每年他的“田间课堂”从陕南陕北讲到甘肃新疆,开讲90余次,培训农民近万人。
刘朝斌有个情结:“中国核桃一定要赶超日美。”他憋着这股劲儿一路攻坚克难走到今天。
多年来,国内核桃种植过不了嫁接关,嫁接成活率低,新品种很难推广。为啃下这块硬骨头,刘朝斌耗费了近15年心血。每年寒假,别人热热闹闹过年,他扎进果园,在树上爬上爬下剪穗贮存。与同行探讨、向老农请教,反复试验电热丝保温嫁接法、蜡封嫁接法等技术。直到有一天看到一位果农用地膜包扎嫁接苹果,刘朝斌的眼睛亮了。
2006年,他研究总结出的“核桃接穗包扎保湿嫁接”技术在陕西渭北和秦巴山区等地推广,成活率提高到95%以上,每棵树苗的嫁接成本从8元降低到0.4元,被农民称为“一场核桃革命”。他还推广“穴贮肥水”技术,是目前干旱地区性价比最高的节水设施,在陕西渭北旱塬推广近5万亩,产量提高50%,被智利、伊朗、西班牙等国专家采用。
由于长期在基层难以发表高水平论文,刘朝斌的副教授已当了15年。他写的《核桃接穗包扎保湿嫁接》论文被编辑退回:实际应用很好,理论价值不高。提起这些,刘朝斌有些不好意思,随即很认真地说:“但是农业生产确实需要我们这帮人,如果大家都去写论文了,农民遇到实际问题找谁?现在的农场动辄上千亩,出现问题损失可不小。”
在西北农大,有一批这样的农业科技专家,他们一生专注地在各自领域内深耕,历尽艰辛,百折不回。
小麦育种专家王辉视小麦如同自己的孩子,一天“不摸摸小麦,就浑身不自在”,40多年来先后主持培育出“西农979”等小麦国审品种3个、“西农84G6”等省审品种8个,推广面积达1.53亿亩,增收小麦40多亿公斤,新增产值90多亿元。
樱桃育种专家蔡宇良在陕北做技术推广,3年跑坏了两辆摩托车。为做实验,他顶着炎炎夏日,爬树上一片叶一片叶地测量。等他花了一个多月时间把果园里的48棵树测完,人也晒成了黑人。为收集野生樱桃资源,他走遍了陕西、新疆、西藏、云南等全国20多个地区的深山老林,至今保持着野外考察的习惯:喝水要留一半,以备意外发生时吃药用。他深入研究樱桃根癌病,育成适宜我国的抗根癌砧木新品种,使樱桃树的寿命由过去的10年左右提高到50年左右,从根本上解决了我国“樱桃好吃树难栽”的难题。
师生两院士接力攻克小麦条锈病防治难题,每年挽回经济损失50亿
2017年,西北农大植保学院教授康振生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这是继其导师李振岐院士之后,该学院教授再次荣膺中国工程院院士。“一个‘窑洞’走出两位院士”一时成为美谈。
“窑洞”全称是东南窑植物病理试验站,20世纪80年代初,由李振岐院士主持在地下防空洞基础上改造而成,是西北农大国家植物病理学重点学科和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个“窑洞”是康振生眼中的“宫殿”,由31个独立低温温室和3个露天玻璃温室组成。最矮的实验室入口仅1.6米高,通道仅容一人通过。实验室因陋就简,没有先进的设施设备,但是从这里走出的李振岐、康振生等,都是在国际小麦条锈病领域响当当的人物。
小麦条锈病是一种通过空气传播的低温真菌病害,是世界小麦生产的主要公敌之一,一般情况下会造成小麦减产10%到30%,严重时导致绝产。国际上,科学家们长期研究认为,该病害主要是真菌在小麦生长体之间进行无性繁殖的结果,主要防治措施就是培育能抵抗该病害的小麦品种。
现实情况却是,育种研究往往赶不上条锈菌品种更新换代的步伐,这令育种专家和植物病理学专家们头疼不已。
20世纪中期,李振岐等科学家在国内首先揭示了小麦条锈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发现甘肃陇南、天水地区为小麦条锈菌的菌源基地,而与之毗邻的陕西宝鸡等地区则处于菌源基地与东部黄淮麦区的“桥梁地带”,更是小麦条锈菌度过炎夏最容易生变作恶的地区。
小麦条锈菌为何年年频繁变化?为何首先总在中国西北地区发生变化?接过导师留下的重担,30多年来,康振生带领团队在陕、甘、青、川等地进行了大量的田间跟踪调查研究,最终破解了这两个困扰世界植物病理学专家的世纪谜团:小麦条锈菌在西北地区广泛分布的野生小檗树叶上完成的有性生殖是其疯狂变异的主要途径。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在国际顶级期刊《植物病理学年评》上发表。国际会议上将其团队称作“杨凌团队”。
经过近10年的努力,康振生团队研发出了“铲、遮、喷”三字法小檗—小麦条锈病防控关键技术,通过3道防线阻断条锈菌的有性生殖,减少病菌变异,阻止越夏易变区菌源向东部麦区传播,为全国小麦生产安全提供保障。近10年来,我国小麦条锈病“越夏区”菌源量降低50%,变异速率降低40%,小麦条锈病发病区从10年前的8000万亩降低到现在的4000万亩,每年挽回经济损失50亿元。
“我的成果都是站在李老师的肩膀上取得的,现在我也要尽己所能更多地帮助青年人,扶持更多的青年人施展才华。”多年过去,60岁的康振生对当年导师李振岐带着自己做科研、做田野调查,甚至自己回国时导师亲自到机场迎接等情形记忆犹新,导师治学科研和为人处世的态度对他产生了深远影响。如今,康振生主持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吸引了来自学校不同学院的20多位教师、40多位博硕士和本科生,组成全校最大的科研团队,实验楼的灯光每天都亮到深夜。
“东南窑看着土气但很实用,常年温度保持在20摄氏度左右,最贴近自然季节变化,可保障周年条锈病的研究。”王晓杰教授是康振生院士的学生,为方便做实验,读博期间,他索性搬到东南窑一住就是3年多。经常夜里12点了还在阴冷、潮湿的窑洞做实验。如今,生于1977年的王晓杰已是“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国家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中组部“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
发展富民产业,力促农业增收农民致富
西北农大科研成果众多,不少成果已是农业主导产业的当家品种。而品尝老师的最新科研成果,成为该校学生近年来一项令人眼馋的福利。
“听学生说好吃,别提有多开心了!”在猕猴桃品鉴活动现场,学校眉县猕猴桃试验站首席专家刘占德乐呵呵地说。10多年来,他带领团队成员坚持不懈做猕猴桃野生资源调查,采集种质材料数千份,先后培育出“脐红”“农大猕香”“农大郁香”“农大金猕”等更新换代新品种。
位于秦岭中部太白山北麓的陕西眉县,土质肥沃,水源丰富,种植猕猴桃的历史比较悠久。2006年,刘占德带领专家团队在此建立猕猴桃试验站,通过“大学教授+县上农机干部乡土专家+职业农民+示范村”方式,常年向农民推广猕猴桃标准化种植技术,大幅减少果园作务成本,提高猕猴桃品质,让村民走上了富裕路。
在试验站示范引领下,眉县猕猴桃种植面积由10年前的8.3万亩扩大到30万亩,产值从4万元增加到30万元,猕猴桃成为全县主导产业。依托团队的科技引领与支撑,陕西猕猴桃东扩南移势头迅猛,目前已新增连片种植30亩以上猕猴桃13.7万亩。“十三五”末,全省猕猴桃面积将达150万亩,猕猴桃产业将成为陕西继苹果之后的第二个富民支柱产业。
尝到科技致富甜头的眉县金渠镇田家寨村村民,自发地将村里新修的一条通往果园的水泥路命名为“西农路”,以表达对西北农大专家团队的感激之情。
西北农大现已在全省区域主导产业中心地带建立了28个产学研一体化的永久性试验示范站,专家教授们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构筑了一条科技成果进村入户、引导农民致富的快捷通道。试验站还和15个国家210多名专家、国内外60多家科教单位建立起长期合作关系。
“我是从农村出来的,这辈子最见不得农民掉眼泪。”常年的风吹日晒,让周占琴教授看起来要比实际年龄大10多岁,而长年“泡”羊圈,她身上总多多少少沾染着一股羊膻味,出门都没人愿意挨着她坐。可就是这个自嘲一辈子没有漂亮过的女教授,一生倾力发展肉羊产业,帮助农民发“羊”财,把自己活成了农民口中的“农民教授”“湖羊祖宗”。
舍饲成本高、养殖效益差一直是制约北方地区肉羊发展的瓶颈,周占琴将湖羊从南方引到北方,率先提出和推行中国母本绵羊培育计划,在甘肃金昌建立培育基地,她所培育的母羊平均产羔率达到280%。在她的推动下,金昌湖羊养殖实现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跨越式发展,形成由核心育种场、扩繁场和示范场组成的三级繁育体系,带动全市发展湖羊规模养殖场12个、养殖小区6个、养殖户200多户,社会效益显著。
随着肉羊产业的发展,周占琴的服务区域由陕西扩展到天津、新疆、内蒙古、甘肃等地,经常下了火车转汽车,买不到硬座就带个马扎上车。30多年奔波劳碌,膀胱炎、高血压、关节炎等疾病都来了,可一接到农民的求助电话,她就坐不住了。陕西省铜川市残疾农民舒小明,由于不懂技术,养羊初期走了不少弯路,最惨的一次24天死了186只羊。周占琴的指导培训让他的养殖场起死回生,从2016年产值不到30万元发展到2017年的700多万元,并由单一养羊发展到做牧草等全产业链。
从2013年起,奶山羊专家曹斌云教授带领团队在陕西陇县、蓝田、千阳、富平等地开展产业精准扶贫,先后集成创新和推广了包括奶山羊良种的精准选育技术、快速扩繁技术、健康养殖技术及全混日粮饲喂技术、羊口疮、标准化羊舍建造技术等8项关键技术,截至2017年10月,共帮扶、带动4811户贫困户和1.63万户周边农民养殖奶山羊近50万只,帮助农民增收1.23亿元。
在曹斌云教授团队科技成果转化及技术支撑下,陇县已经建成世界最大的奶山羊养殖基地和世界最大的配方羊奶粉加工基地,其中10个羊奶加工企业的生产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全县逐渐形成了奶山羊养殖、羊奶加工和奶制品销售产业生态链。目前,陕西省奶山羊存栏达到230万只,30年来稳居全国第一。
主产于陕西关中八百里秦川的秦川牛,是陕甘宁及其毗邻地区发展农牧业生产的主导品种。经过西北农大邱怀教授、昝林森教授等几代科技工作者几十年的系统选育改良,如今已成为中国黄牛最具代表性的品种,被誉为“国之瑰宝”。
昝林森团队选育出了秦川牛肉用新品系,其生长速度、屠宰率和净肉率均较秦川牛原种提高了25%以上,并发展秦川牛主导产业,指导培育5个国家级龙头企业。秦川牛已被推广到全国20多个省份,占供港活牛总量的80%,创造社会经济效益达230亿元以上。学院也从农业部唯一的黄牛研究室,发展到拥有两个国家级研发平台、两个省级工程中心,以及两个部级创新团队的强大阵容,科研力量在全国首屈一指。
据不完全统计,多年来,西北农大先后培育、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1350余项,累计推广示范面积超过3亿亩,新增经济效益500多亿元,培训全国各地农技骨干和职业农民50万人次。西北农大的农业科技专家群体,真正成为区域脱贫攻坚、富民强国的重要力量。
原文链接:http://www.snedu.gov.cn/jynews/mtsj/201802/26/76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