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 2018年3月25日 第07版
扎根黄土身晒黑,只为农民得实惠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科学家群像
日前,记者来到了坐落于陕西杨凌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以下简称“西农”),几天接触下来,发现这里有很多老师,顶着教授、专家的光环,可只要一开口,就离不开马铃薯怎么防病害、樱桃怎么种产量高等农学知识,再加上一身朴素的衣衫,以及略微黝黑的皮肤……这哪里是教书育人的知识分子,分明是一群老实巴交的庄稼汉!
“学校老师们每每介绍自己时,都会笑着说‘远看像卖炭的,近看像种地的’。在我看来,这实际上也是一种肯定。我们就是搞农业科学的,不和土地打交道怎么行!”西农农学院教授吉万全说。
吉万全(右二)和团队在田间工作。资料图片
蔡宇良(右一)在向村民传授樱桃种植新技术。资料图片
“玫瑰系”特色马铃薯是陈勤团队的心血结晶。资料图片
在农言农,扎根一线是他们的本色
2017年7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2547号,由西农吉万全教授团队选育的小麦品种“西农529”,通过第三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审定。
“‘西农529’目前亩产量平均在500余公斤,它是优质强筋、抗病性突出的新品种。比如2017年,全国的条锈病发病情况比较严重,很多地方的小麦都大片大片地染病,而我们的‘西农529’却表现出很高的抗病性。”吉万全说。
一年要下多少次试验田、做多少次实验,吉万全没有统计过,但在他和团队的日程表里,每天都排满了各式各样的研究计划。
“10月份播完种,我们要分析某一个品种为什么抗病性强、某一个品种为什么品质好;第二年4月份,开始做杂交实验,选育新品种;到5、6月份,前一个冬天种的麦子熟了,把它收回来,对每一个单株进行分离、编号等,再分析比较,把不好的品种淘汰掉;这之后做相关研究,为下一轮的播种做准备。”吉万全说。
与吉万全一样,西农园艺学院教授蔡宇良带领他的樱桃团队,深入一线研究20余年,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题。
“樱桃,一直有着‘水果中的钻石’的美誉。但过去,我国的樱桃品种以小果为多,好吃的、个头大的樱桃几乎都是从欧洲引进培育的。而且引进之后还面临一个关键问题,‘樱桃好吃树难栽’,养活一株樱桃树可不容易。”蔡宇良介绍说,由于樱桃树的树根很容易受到细菌入侵而产生病变,影响樱桃的产量和品质,严重时甚至整株樱桃树都会干枯死亡。
为一举解决“樱桃好吃树难栽”的难题,蔡宇良带领团队开始了樱桃抗根癌矮化砧木的选育工作,经过20余年废寝忘食的研究,经过无数次筛选试验,最终育成了适宜我国的抗根癌砧木新品种马哈利CDR-1。这一品种不仅抗根癌性强,适应力也更强,樱桃树的寿命也从10年左右延长到50年左右。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在蛋糕上点缀可口的樱桃,这说明樱桃产业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希望我们团队的研究,能够促进樱桃产业更好地发展。”蔡宇良说。
农科创新,让更多农民得实惠
2013年,西农与陕西铜川市政府在铜川市耀州区小丘镇移寨村设立铜川果树试验示范站,主要为陕西省果树优生产区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技术服务。
“身为试验站的一分子,自然也肩负技术培训和人才培养任务。”蔡宇良介绍说,“比如我们团队就研究出纺锤形、V字形和多主干篱壁式三种栽培模式,推广给周围的果农。”
新技术推广如何?蔡宇良讲了一个小故事:试验站在铜川设立后,当地的很多果农都说,他们种了十几年樱桃了,没有什么新技术需要学习。我和他们讲,我按我的方法栽培一批,你们先看看效果如何。结果,我种的樱桃树不仅更早地进入了盛果期,产量也大幅度提高。“现在每年试验站都会有大批果农前来参观学习,只要用事实说话,转变他们的传统思维,新技术就很容易推广好。”
与蔡宇良一样,西农林学院副教授刘朝斌,每年都要在陕西陇县、宜君、黄龙等地的核桃试验站逗留上百天,培训农民近万人。
“真正的专家,就是能够静下心来,耐住性子,能够解决群众在生产中遇到的问题。我愿意当这样的专家。”为提高核桃嫁接率,刘朝斌研发“地膜包扎法”,将成功率提高到95%以上。很多农民都说,这可是一场“核桃革命”。
“几年前,在陕西蓝田县,有一位叫高海贤的农民,他承包了一个山头来种核桃,但是被骗使用了不好的苗种,结果损失惨重。他后来找到我,我先给他推荐了一些比较好的苗种,然后又教给他培育和嫁接的方法。现在他每年在核桃上可以赚40多万元。有了他这位典型,我每年也都会受当地林业局的邀请,前去讲授核桃知识。我觉得,让更多的农民得到实惠,我心里就踏实!”刘朝斌说。
精准扶贫,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
在陕西安康,安康水产试验示范站(以下简称“试验站”)的西农动物科技学院教授吉红的名字,家喻户晓。
这一切,都要从一种名为匙吻鲟的美国鱼讲起。
吉红告诉记者,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时,安康各地水产品品种还比较单一,以鲤鱼和草鱼、鲢鳙鱼为主,水产养殖队伍也十分薄弱。
“我注意到一种名为匙吻鲟的生态鱼,主要生活在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这种鱼不仅养殖成本低,而且成长速度快,又可以净化水质,在市场上的售价也很高,很容易给渔民带来丰厚利润。”吉红说,“2007年,试验站刚建立不久,我便把匙吻鲟引入了安康。”
如今,匙吻鲟已成为安康渔业的名片,其产值超过一亿元,解决就业3000多人。可在吉红看来,这还远远不够:“要想带领渔民发家致富,除了不断引进适宜的鱼类以外,还需要不断革新养殖技术。”
家住南溪乡王岩村的张磊,想自主创业搞养殖,但面临风险大、投入多、压力大等难题。了解情况后,吉红团队与试验站对网箱养殖进行技术创新,变过去的连体结构为单元结构,同时在网箱上面安装电灯诱捕飞虫,使浮游生物、飞虫等成为养殖鱼类的饵料,这样既降低了养殖成本,又净化了水质,还可提高比较效益30%以上。后来,张磊又创办汉水兄弟水产有限责任公司,在试验站全方位技术支持下,2014年总产值达到1300万元。几年来,全新的网箱养殖技术,已成为当地渔民奔向小康的重要手段。
如今的安康渔业,已非往日可比,除常规品种以外,还先后引入日本锦鲤、淡水小龙虾等,可谓琳琅满目。多年来,在试验站与吉红团队的努力下,安康市水产品产量从2006年的6687吨增长到2016年的46116吨,渔业总产值从2006年的8779万元增长2016年的20.2亿元,渔业在全市大农业中份额从2006年的1.23%增长为2016年的12.2%。
尽管成绩喜人,吉红却把目光投向了更高的地方:“安康所属的秦巴山区是我国的中央水库、生态绿肺,拥有动植物种类达6000多种。然而,在秦巴山区,还有几十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生活着700多万贫困人口。我希望下一步能够携手自己的科研团队,一步一个脚印,为这里的农民早日脱贫尽绵薄之力。”
过去,在陕西户县(今为陕西西安鄠邑区)同兴村,每到西瓜成熟的时节,瓜农们却总是愁眉苦脸。原来,他们的西瓜切开后大多是“水瓤瓜”,这个难题一直得不到破解。
西农园艺学院教授张显的到来,改变了瓜农们的命运。他发现,这里的瓜农喜欢在西瓜快成熟的时候浇水,导致西瓜内部积累大量的水分,品质变坏,口感变酸。“我告诉他们,要改变在成熟期浇水的习惯,同时改变栽培模式,变沟栽为垅栽。结果到了第二年,‘水瓤瓜’就没有了,全是又大又甜的西瓜。后来几年,我又从配方施肥、合理灌溉等方面把高效栽培技术传授给他们,他们个个都很高兴。”
如今的同兴村,已是远近闻名的西瓜专业村,“同兴”牌西瓜更是驰名省内外,村民年人均收入达到2万元左右。“现在我只要一进村子,瓜农们都对我可热情了,一个个喊着‘张教授,快来家里,西瓜都切好啦!’看着他们幸福的样子,我心里很充实。”张显说。
情系西农,他们说在这儿很踏实
走进西农农学院教授陈勤的办公室,一大盆粉红色、紫色、黑色等颜色的马铃薯,夺人眼球。
这些真的是马铃薯吗?马铃薯又怎么会有这么多颜色?陈勤笑着介绍:“别惊讶,这是我的团队经多年杂交育种选育出的‘玫瑰系’特色马铃薯。你看,红皮红肉的叫红玫瑰,紫皮紫肉的叫紫玫瑰,黑皮黑肉叫黑玫瑰,黄皮黄肉的叫黄玫瑰……它不仅含有普通马铃薯所具有的淀粉、蛋白质等多种微量元素,还含有丰富的花青素,具有美容减肥、延缓衰老的作用。”
陈勤和马铃薯,可以说打了一辈子交道。1993年,他在法国国家农业研究院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后,就来到加拿大农业食品部列桥研究中心从事马铃薯遗传育种。2012年,被西农作为高层次人才引进。
“其实我在加拿大已经成为了他们农业食品部的终身研究员,回国的时候那边人都劝我,你已经做得这么好了,再待个几年一退休,光每年的退休金就够你周游世界好几趟的,为什么一定要走呢?我和他们讲,中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马铃薯生产国了,可是相关产业还面临很多困境,现在祖国需要我作出贡献,那我义不容辞。”陈勤说。
回国以后,陈勤马上开展了加工型全营养马铃薯育种研究工作。在西农的支持下,他组建研究团队,集合遗传育种、病虫害防治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在陕西、甘肃等地进行新品系试种,又在咸阳旬邑等地建立马铃薯试验示范站,一年有80%的时间奔波在试验田和马铃薯产区。
付出终有回报。2015年,我国启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陈勤对此欣慰不已:“马铃薯在我国种植尽管已有400多年历史,但是很多地方仍然采用传统粗放种植方式,大部分产区都处于低产状态。此外,受传统观念影响,很多人‘不把土豆当干粮’,其实要知道,联合国粮农组织很早就把马铃薯列为‘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我国在这方面的潜力还很大。”
“来西农后,学校给了我很大支持,除关心团队建设以外,这几年还帮助我们申请到十几项科研项目,科研经费有几千万元。”谈起未来,陈勤信心满满,“我们的目标就是让全国的农民都能种上、让全国人民都能吃上我们的‘玫瑰系’特色马铃薯。”
“学校高层对人才非常关心。”西农化学与药学院党委书记、教授王进义有着同样的感触。
2006年夏天,王进义结束了在国外的留学生涯,回到国内。因为有朋友在西农工作,他便到这里见朋友。谁曾想,西农校领导知道后,马上邀请他到学校工作,并承诺为他提供200万元的科研启动经费和150平方米的实验室,这在当时的西农是前所未有的。
“学校的诚意,让我感动。”王进义说,来到西农后,他利用学校提供的科研启动经费,设计、组建了相关的实验室,“那时学校的很多老师、学生做实验都没有合适的地方,我便把实验室借给他们使用。我总觉得,对年轻人,尤其要注意帮助他们,给他们提供合适的学习和科研的机会。”
王进义对自己要求严格:“必须做事、做人都要公正。现在很多年轻学生个性比较强,要学会尊重他们,同时,也要适当引导,除了拓宽知识面以外,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独立的科研能力尤为重要。”
王进义告诉记者,这么多年来,自己每天大概晚上十点左右离开实验室,可是坚持到更晚的都大有人在。“或许就是这样埋头钻研的精神,吸引我想在这里一直待下去。这里,有很多本本分分、默默无闻的专家学者,他们甘于奉献,一心做着自己的本职工作”。
在西农,这里有农学院院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单卫星,举家从澳大利亚回国,为马铃薯晚疫病防治尽心尽力;这里有农学院教授董振生,为实现“油菜像小麦一样播种,像小麦一样收获”的目标,历时8年培育出适宜机械化收割的“陕油28”新品种油菜……这个名单,可以列得很长很长。
如今的西农,已在全国15个省区建立了粮油、果树、蔬菜等26个产、学、研“三位一体”农业试验示范站和40个示范基地。每年有超过300名科教人员常年深入一线,与地方1000多名基层科技人员组成团队,开展农业科技创新与服务。
原文链接:http://news.gmw.cn/2018-03/25/content_28096966.htm
编辑:0
终审: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