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吴普特:破解人才流失亟须政策助力
《中国科学报》 2018年3月27日
人才逆向流动既不利于中西部“双一流”建设,也对东部今后的发展带来潜在的浪费风险。
“目前人才流失的现象太严重了。西部高校的校长整天提心吊胆,稍不留神就有人要走。用什么语言才能形容那种焦虑的心情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吴普特顿了顿说,“‘戴帽子’人才,几乎都有人‘私聊’。”
在尚未褪去清冷的春天,吴普特一身运动便装稍显单薄,但谈到“双一流”建设引起的人才流失话题,却能明显感觉到他内心的焦灼。在“双一流”建设引发的新一轮竞争高潮中,人才竞争的大战愈演愈烈,而西部高校无疑是这场大战中最大的“受害者”。
人才逆向流动存资源浪费风险
“双一流”建设的核心是人才队伍建设,没有一流师资何谈培养一流人才,这是高教界的共识。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表面上看来,这种矛盾突出地表现为东西部差距问题,但实质上是人才差距,具体表现为城乡差距、教育差距。”吴普特说,如何在西部欠发达地区建设一流大学、一流学科,是国家层面应考虑的问题,而“如何在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小镇建设一流大学则是我们的责任”。
在他看来,目前最棘手的人才流失问题——东部高校用优厚的待遇、良好的环境吸引中西部人才,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
他解释,一方面,人才流失导致的马太效应将进一步拉大东西部的差距。“双一流”建设国家有经费支持,地方有配套的经费支持。东部地区的配套是1:2、1:3,但西部地区配套支持的能力很弱。在这种状况下会产生马太效应,而人才逆向流动又加剧马太效应,使得东西部差距越来越大,影响到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这一主要矛盾的解决。
另一方面,由于平台的限制,过度聚集人才并不能发挥应有的效应。团队中的学科带头人往往只有一人,一名教授在西部高校是学科带头人,但到了东部高校加入新团队,可能只能作为一名团队成员,导致潜在的能力发挥不出来。如果他不愿意做团队成员而是做学科带头人,由此带来的“山头林立”现象又会很严重。
不仅如此,在“双一流”建设的布局上还应警惕同质化。吴普特打了个比方,研究旱区农业的团队应尽量把该领域人才吸引过来,发挥它的集成效应,而不是搞重复建设。现在一些东部高校以做大学科为由,只要是“戴帽子”人才,不问研究方向统统都要争取过来。比如让研究旱区农业的教授到湿润地区去作旱区研究,这显然是资源浪费。
因此,“人才逆向流动既不利于中西部‘双一流’建设,也对东部今后的发展带来潜在的浪费风险”。吴普特说。
人才逆向流动应建立惩罚和补偿机制
怎样破解“双一流”建设中的人才逆向流动难题?
“首先自己要努力。”吴普特认为,中西部高校应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包括良好的学术氛围、优良的科研平台,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尽最大努力为人才创造最好的工作条件,让他们心情舒畅地工作,把潜在动能激发出来,“但是光靠这一项还不够”。
吴普特建议,放宽西部地区“国家青年人才项目”、优青、青年长江、青年拔尖人才、杰青等国家级人才计划申报条件(如申报年龄、海外工作年限等),吸引、鼓励海外人才和东部人才到西部地区工作。
考虑西部人才所在地方和单位难以提供配套支持等因素,可为西部地区国家重点人才计划入选者提供比东部地区翻一番的政府资助,包括科研经费和生活补贴支持等。
国家在“万人计划”“人才项目专家”、长江学者、杰青等国家级人才计划执行中,在评审条件不降低的前提下,对西部地区单列指标,为西部人才发展创造机会。
另外,还要切实解决西部人才生活待遇、子女教育、医疗等切身利益问题。
“西部高校培养一个人才不易,有时甚至是举全校之力,人才一走,学科、专业连根拔起。校长真心挽留,但他非要走也没有办法。”吴普特说。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曾提到“鼓励人才自由流动”,但在吴普特看来,人才流动应该是自由有序的流动。他的这一修改建议被国务院研究室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采纳。
“人才逆向流动应建立惩罚和补偿机制。”吴普特表示,国家人才管理部门应设置一个仲裁管理部门,国家按照“走一补一”的原则,在遴选各类人才项目时给予西部流失单位相应的人才名额补偿。
同时,国家在西部人才专项中也要设立人才逆向流动补偿金,对人才流失单位给予一定补偿。受益单位也应向人才流失单位支付一定的人才逆向流动补偿金。若受益单位拒付人才逆向流动补偿金,国家应对其人才申报进行一定限制。建议人才逆向流动补偿金额为受损单位有形成本的10倍、20倍。人才应该是践诺履约的楷模,对没有完成服务年限的无序流动行为,予以惩戒。如在进行国家重大项目申报、人才计划遴选以及学科评估等方面,该人才3年内不得申报,或者不计入评价指标体系。“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实属无奈之举。”吴普特说。
高校评价要看对中国发展、人类进步的价值
高校对“戴帽子”人才的热捧,实际上涉及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破除“标签热”。这也是高校圈内热议的话题之一。
在吴普特看来,就像供给侧改革当中,不仅要调整结构,还要提高生产要素的效率。想要解决“标签热”,必须扭转两个问题:一是评价机制和指标体系的问题,二是观念问题。
吴普特表示,分类评价要看教师的实质性贡献。以教学为主的教师,看他的教学质量高低;以基础研究为主的教师,看同行是否认可,研究是否领跑;以应用研究为主的教师,看他解决了怎样的技术或产业难题、成果是否转化。“对于大学的评价,过去是数人才,现在是数论文、成果,其实更重要的是看论文、成果对中国发展、人类进步的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实际上强调的是社会服务的重要性。
“社会服务不像论文、成果可以量化,在某种程度上难以衡量。”说到此,吴普特不禁感叹道,“这所学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曾经辉煌过!”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农业上的五级推广体系基本上解散。西农创建了“在政府推动下,以大学为依托,以基层农技力量为骨干的大学农业科技推广模式”,为国家解决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问题的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并体现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如今,陕西发展成为我国果业的重要产区,黄土高原得到科学治理,学校创建的试验示范站模式推向中亚地区……这些属于大学的功劳在评价中体现了多少,值得商榷。
陕西作为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桥头堡,吴普特近期还建议启动筹建中亚粮仓,规避从美国、加拿大、巴西等地运粮带来的安全风险。
“全球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粮食产量占了2/3,要保证人类的粮食安全,潜力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解决粮食安全必须通过科技手段,这是一所大学存在的价值,也是西农致力于创建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动力所在。”吴普特说。
高校应加强科学精神的教育
如何在西部欠发达地区的乡村小镇建设一流大学?人才问题之外,还要注重哪些建设?
对此,吴普特给出的答案是,要学科建设、文化建设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回归大学本位,营造一个良好的人才培养、人才成长和科研学术氛围。
他指出,如今,社会上过分强调物质建设,使得精神建设相对较弱;过分强调学科建设,使得文化建设相对较弱。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合作与交流、学科声誉度、学科评价等大家颇为关心的内容都很重要,而当下高校最缺少的是“一种责任感、执迷热爱的奉献精神”。文化建设的滞后和大学精神的缺失,使大学的功能和价值难以充分发挥。
作为已故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朱显谟的学生,吴普特与《中国科学报》记者分享了朱老一辈子致力退耕还林、黄土高原综合治理,提出的黄土高原国土整治“28字方略”的故事,以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振声扎根杨凌工作32年的故事。
怎样做好高校的文化建设,吴普特表示并不容易,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首先要从教师评价体系上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表面上看是评价不科学的问题,但核心问题依然是打破物质利益驱动,强调师德师风”。
有感于两会期间一名北京市小学校长的发言“你今天怎样教学生,明天他就是什么样的人”。吴普特认为,大学的作用在于总结昨天,为支撑今天、引领明天的发展,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撑。
“如果一名科学家能用金钱去衡量价值,那是对科学的不尊重。对科学精神的教育是今后国家应该鼓励的事情。现在社会上过分渲染物质,价值观取向单一,这是有问题的。作为大学一定要传承自身的精神、文化,强调校训、办学理念,让学生在走向社会之前树立良好的价值取向。”吴普特说,而做到这一点,最关键的是要克服浮躁心理,“现在校长、教授们都在过分关注各种指标,这本来就是不正常的现象”。
原文链接: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8/3/333639.shtm?id=333639&from=time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