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我校

《西藏日报》此生只为青稞香

——追记我区青稞育种专家强小林

《西藏日报》 2018年5月15日

  1983年,西北农学院毕业的强小林主动申请援藏,35年间,在青稞育种的时空中,他守望梦想、辛勤耕耘、执着前行。

  1985年以前,西藏农作物的良种覆盖率仅有30%,第一大作物青稞的良种使用率不足22%。

  为了青稞育种,强小林常年下乡做调研、搞试验,常常累得回到家就瘫坐在地上。

  1985年,他组织重新鉴定使“藏青320”起死回生,这一品种后来主导了我区青稞生产近30年,让青稞亩产从150公斤提高到近300公斤。

  1987年开始,强小林在试验地与自家院落同时开展青稞杂交育种研究。天道酬勤,经过3年试验,选育的杂交青稞第三代优质保健青稞品种“藏青25”才种到农科院的试验田里。手捧“藏青25”青稞种子,强小林如获至宝。

  强小林常说:“搞农业科研,不能只顾着自己得奖,更重要的是如何让老百姓真正从农业生产中赚到钱。”也许是命运使然,也许是上天的恩赐,2004年,强小林在研究中发现“藏青25”中的β-葡聚糖含量高达8.62%,是目前世界上报道该成分含量最高的麦类作物新品种。β-葡聚糖被生物医学界公认为具有清肠、调节血糖、降低胆固醇、提高免疫力四大生理功效。

  2008年,西藏青稞研究与发展中心等单位又首次从青稞中提取β-葡聚糖研究试验获得成功,进一步填补了国内青稞产业化开发的空白。过去青稞只能加工成糌粑或酿成青稞酒,广大农牧民增产不增收,现在不起眼的青稞成了国内公认的保健食品,产量供不应求,农牧民群众的腰包鼓了。

  2009年起,强小林担任国家大麦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几年间,他不仅走遍了西藏,也走遍了藏、青、川、滇、甘五省藏区。在他的努力下,“十二五”期间,国家大麦产业技术体系被更名为大麦青稞产业技术体系。青稞在全国农业科研中的分量大大增加,从过去的一个岗位专家、2个站,变成了3个岗位专家、8个站,国家投入成指数增长。

  逐梦路上有苦也有甜,35年间,强小林先后主持组织“青藏高原地区青稞育种协作”等项目,有力促进了全区第三次农作物生产品种更换的实现,取得直接经济效益2亿元以上。承担完成了西藏麦类作物和油菜两个国家新品种原种繁育基地建设,开辟了西藏“分子生物学高新育种技术”“农产品深加工”等新的研究领域。成功建立了“藏冬6号”“藏春6号”等三套西藏生态型小麦单体系统;与浙江大学、江南大学等合作,通过系统的实验室小试、中试优化与小批量生产验证试验等研究,建立了“青稞β-葡聚糖提取纯化技术工艺”,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项、外观设计授权7项,试制开发青稞及其β-葡聚糖新产品9个并实现了批量生产;主持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完成了“优质保健青稞新品种‘藏青25’原种繁育与原料基地建设”。

  在从长期科研实践中,强小林逐步形成了自己对青稞等高原农作物生产、科研规律的系统认识与见解。先后发表研究论文70余篇,参与编撰专著8部,累计取得各种科研成果数十项。被人们亲切地誉为“青稞育种领域的‘袁隆平’”。

  “在父亲心里,每一粒青稞种子都是我的兄弟姐妹,看着它们长满青藏高原,他是幸福的。”1985年,强小林的儿子强舸出生了,由于夫妻俩都忙于科研,只好把不到1岁的孩子放在老家,请父母代为照看。因为常年见不到父母,强舸一气之下写了一篇题为《我的坏爸爸》的作文。

  长大后,在父亲的影响下,强舸也把青春投入西藏这片大地,他从社会科学角度研究西藏治理、西藏的农业史,在西藏问题上已是颇有建树的新锐学者。

  2018年3月8日,我区青稞育种专家强小林离开了他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青稞育种。凝望着父亲昔日的工作照,儿子强舸难掩伤痛。他认为,父亲的一生就像青稞一样坚韧不拔、不屈不挠,将生命深植于青藏高原,绽放出了最璀璨的光华。

  原文链接:http://epaper.chinatibetnews.com/xzrb/html/2018-05/15/content_832631.htm

编辑:0

终审: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