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我校

《国际在线》纪念赵洪璋诞辰100周年 继承为农为民奉献精神

《国际在线》 2018年06月02日

  国际在线陕西频道报道(宋佳):6月1日,纪念赵洪璋院士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以下简称“西北农大”)举行,赵洪璋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农业科学领域人士以及赵洪璋家属共聚一堂,深刻缅怀赵洪璋,共同学习他的科学精神与情怀。


纪念赵洪璋院士诞辰100周年座谈会现场(供图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本次座谈会由西北农大和杨凌示范区党工委共同举办,参会嘉宾有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张宝文、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原副书记陈存根、陕西省政协副主席刘宽忍、原农业部副部长路明、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吴前进、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孙其信、农业农村部科教司巡视员刘艳 、杨凌示范区党工委书记李婧等。赵柳、赵广等亲属代表也参加了会议。

  座谈会在纪念赵洪璋先生诞辰百年纪录片——《麦济苍生》中拉开帷幕。赵洪璋生于1918年6月1日,河南淇县人,1940年毕业于西北农学院农艺系,曾任西北农学院副院长,西北农业大学农学系小麦育种研究室主任等职,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他先后主持育成并推广了以“碧蚂1号” “丰产3号”“矮丰3号”和“西农881”等为代表的四批优良品种,老百姓亲切地称他为“赵劳模”。


西北农大党委书记李兴旺讲话(供图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北农大党委书记李兴旺在讲话中高度总结了赵洪璋一生在中国小麦育种史、教育事业、国内外科学家交流合作等方面的杰出贡献。他说:“今天,我们秉承赵洪璋院士的崇高理想,继承和发扬赵洪璋院士的崇高精神,就是要将这种理想和精神转化为深化高等农业教育综合改革,提高办学、治校水平的精神力量和实干动力,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建设为扎根中国大地一流的农业大学,更好的为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为推进我国现代化农业建设、决胜全面进入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西农力量。”


杨凌示范区党工委书记李婧讲话(供图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李婧围绕继承和发扬以赵洪璋为代表的农业科学家们的精神,就加快推动杨凌示范区发展提出了自己思考,她认为西农精神是推动杨凌发展的宝贵财富,她说:“站在新的时代示范区的同志们要学习、弘扬、积极践行好西农精神,使其在推动杨凌示范区实现追赶超越的进程中,汇集成强大的精神力量。”


陕西省政协副主席刘宽忍(供图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刘宽忍表示,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西北农大担负培养各类人才的重要职责,相信西北农大的师生一定能传承好、发扬好赵洪璋先生的精神,为学校四个“一流”建设,为陕西省追赶超越新征程,为乡村振兴战略新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农业农村部科教司巡视员刘艳(供图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刘艳说道:“观看《麦济苍生》很受教育,我们的很多院士都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深厚情怀,都是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民族英雄,赵洪璋院士就是这样的民族英雄。”她认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西北农大和广大科技人员继续继承和弘扬了赵洪璋院士等老一辈科学家科学为民造福的光荣传统,深入探索农科教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办学道路,继续深化科技教育体制改革,在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方面屡创佳绩,在农业科技重大领域不断取得突破,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出了新的重大贡献。

  赵洪璋的儿子赵柳和孙子赵广则分享了很多赵洪璋在日常生活中高尚品质的实际故事。赵洪璋留给家人的最后一个皮箱装满了任职证书和奖章,还有一个学校颁发的“五好家庭”证书,这是他平凡而伟大的一生的见证。

  赵柳说道:“父亲虽然没有给我们留下物质遗产,却给我们留下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父亲经常给我们说,人做几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不做坏事,他一生淡泊名利,不谋私利,他认为私利是万恶之源,善恶分的清,人生就光明,就是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事。”

  赵广表示爷爷为家里树立了好家风,他讲述了自己小时候为了两个玻璃弹球和邻居哥哥打起来,爷爷听说这件事后一定要让他立即去道歉,不能拖到第二天。“事不过夜,不要和别人争抢东西,是爷爷留给我的家训,如今我也经常把这个故事和爷爷留下的家训讲给我的下一代听。”


 参会来宾合影留念(供图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原文链接:http://sn.cri.cn/chinanews/20180602/4a201be4-47dc-29c3-f5ba-88fd5d234d68.html?chinaNewsType=app&menuId=110&language=ZH&from=groupmessage

编辑:0

终审: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