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焦点

合 阳 纪 行

2020年仲冬,年末岁初之际,因为工作,有机会去看望我校在合阳支教的学生,实地场景令我感慨……

看着这些和我们的孩子一般大的支教学生,一个个朝气蓬勃,年轻的脸庞上因寒冷受冻,言谈中听得出来,从小到大他们都是在父母和亲人、老师的呵护下长大的,几乎从未经历过这种艰苦的磨练和生活,但他们志存高远,抱着远大抱负,经过层层选拔,第一次以自己的学识和奉献精神,积极参加支教,踊跃报名为贫困农村儿童做贡献,在这代学生中这种精神更显得弥足珍贵。

在这群支教学生中第一次认识了我们学院参加第22届支教团的王晓赫。第二次见到了学院21届支教团成员姜旭妍,她们都在马家庄九年制学校支教。

降温后渭北高原,寒风萧萧,锥肉刺骨。吃过早饭,一行人顶着寒风,蜷缩着登上车,前往马家庄九年制学校参加升旗仪式。绿色是生命的颜色,而冬季的合阳赫黄一片,车在显得荒凉的土塬上疾驰,只有成片的冬小麦给土塬披上稀疏的绿色。远远的被逡黑色树冠覆盖着的村庄亦染上了土黄色,稀薄村庄在辽阔的土塬上像赖子头一样稀落,如果没有绿色的衬托似乎感觉不到一丝生机,只有在偶尔从车窗旁疾扫而过,生长在沟边上绿色的松柏,在寒冬里尚能显现出一些生命的生机。

车行40分钟,就到了黑池镇马家庄九年制学校,这是一座占地大约有20亩,典型的乡村学校。作为从农村出来的我们,看到略显简陋却整洁的校舍是再熟悉不过了。门两边和围墙边栽种着稀疏翠绿的松柏,在冬季泛黄的土操场和周边土黄色调下显得那么突兀和生机盎然,就像漂泊在大海中的人看到了一个漂浮的木头,给人以生命的希望。

寒风里,我们夹在孩子们中间,共同参加了学校的升旗仪式。看着孩子们整齐地队列,冻得彤红的脸庞,一双双灵动渴盼的眼神有力地凝视冉冉升起的国旗,听着孩子们稚嫩的声音唱着铿锵有力的国歌,让我看到了小时候的自己,也看到了未来的希望,若干年后,他们也必将发出振聋发聩的最强音。

马家庄九年制学校张建敏校长介绍,学校小学6个年级目前仅有20个学生,主要以留守和家庭贫困儿童为主。其他一些家庭条件好些的,为了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许多都在城里买了房子,把孩子送到城里或者条件更好地学校去上学了。

尽管多年来农村教育条件大大改善,但随着社会发展,农村学校无论从师资力量还是硬件设施等方面仍存在许多不足,各方面条件还是比不上城里学校,城镇学校的先天优势,形成了长期的虹吸效应,使农村学校的生源都趋向于城镇而逐年减少。另一个方面也说明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大部分人确实都富起来了,即使农村也有一定的实力在城镇置办房产,让孩子接受更好地教育。

王晓赫是学院参加第22届支教团的学生。她个头不高,圆圆的脸庞,精致的五官,腮如苹果红。

她的宿舍在二楼,一张床,备课桌以及携带的衣物显得有些拥挤,她也是第一次参加支教。据了解,学校考虑到支教条件艰苦,为鼓励学生们开展支教工作,专门划拨专项经费给支教学生的房间统一配置了电暖器,马家庄学校还向县里申请专门给这些支教学生安装了空调取暖。如果在往年,这么冷的天气取暖是个大问题,当地的老师还好,他们下午放学后还可回家备课,或者已适应当地寒冷的气候有备无患,但支教的学生因寒冷,伸出的手一会就会冻僵,备课都比较困难,而学校前十届支教学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顺利完成支教工作的,并与支教学校的师生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西农研支团支教王晓赫指导学生创作_副本.jpg
西农研支团支教王晓赫指导学生创作

即便如此,进了房子,房屋却依旧被冻透而略显寒意。看着马家庄学校为教师取暖堆放在楼梯旁的蜂窝煤,问王晓赫怎么不生炉子取暖,她略带含羞地说,还没学会生炉子,看着尚显稚敕而曾经被亲人和教师呵护备至的她,不由得让人心生怜惜和莫名的感动。

在她的备课桌上,摆放着一幅用叶子制作的工艺品,尽管制作简易,却有一种纯朴和清新,显得别具一格。看我注视着工艺品,她跟过来说,这是不久前,研支团与学校共同举办的首届“金秋植物艺术大赛”学生的作品,这次大赛传承了风景园林艺术学院专业特色,结合农村学校便于取材和孩子们的特点,为丰富学校美育教育的形式,促进了美育在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互动融合,激发了学生们的艺术想象力和创新意识,在学校的支持下而举办的。孩子们以校园枯枝落叶为原材料,选取美丽校园、未来科技、精彩大自然等创意主题,在画纸上进行艺术创作,呈现出的作品构思独特、制作精美、寓意丰富,展现了孩子们富于想像的艺术才华,亦增强了学生们的爱国荣校情怀,为孩子们的想象插上了飞翔的翅膀。

听着她略显激动和滔滔不绝的介绍,我想,她能积极响应学校号召,踊跃参加支教团,恐怕不仅仅是一时好奇和冲动之举,而是心怀梦想,心系农村贫困儿童,拥有浓厚的家国情怀,想有一番作为而来此历练,想必若干年后,她们必将成为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和未来国家的希望所在。

第21届支教团代表姜旭妍,1996年出生,是上届第21届已完成支教工作的学生,但她仍心系学生,并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以“东风化雨之情,春泥护花之意”,为人师表,爱而不宠,严而不苛,以爱心浇灌学生成长的精义。观摩她的园林欣赏课是慰问行程的一项内容,也是她结束支教后给曾经担任班主任的班级学生上的最后一堂课。

第一次见她是在学院。由于学院条件有限,风景园林系学生每年实习所制作的大型园林模型,一直无合适的地方存放和展示,也时常为如何摆放展示学生实习作品而发愁,因此,往往制作完毕展示不久就会拆掉,再废物利用。有一天,因为工作见到了姜旭妍。她说回学院看到古建模型后,如获至宝,感觉放到她支教的学校供教学和学生们欣赏,更能发挥模型的价值,她想把模型运到合阳她曾经支教的马家庄小学,给孩子们再上一堂园林欣赏课。一是给孩子们开开眼界。二是提高孩子们对园林的审美和欣赏能力。三是激发孩子们的创新努力学习意识,为学院后续发展奠定基础。这当然是难得的好事,只是因学科评估,年底事多,不知她最后是如何费尽周折想办法把模型运到合阳去的。

姜旭妍美术课_副本.jpg
姜旭妍美术课

事后问她当时怎么想着把园林模型搬到所支教的马家庄学校,她说,作为在城市长大的她,以前觉得素质教育对学生来说是非常普遍的,但支教一年来,却明显感到农村学校教育基础设施薄弱,学生素质教育跟不上,学生的眼界和视野相对比较狭隘,因而想通过把同学实习模型加以充分利用,把美术教育带到支教的学校课堂上,通过试点开展园林欣赏拓展教育,开阔农村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激励学生更加努力地学习。

在课堂上看着熟悉的园林模型,看着她在园林欣赏示范课堂上侃侃而谈,从容淡定,落落大方,俨然一个久经阵仗的老教师,丝毫看不出慌张。同行的张瑞超老师说,她也没想到之前不善言谈的姜旭妍,经过短短一年的支教锻炼,变得比以前更加自信和成熟,更有责任感了,她不仅心系孩子们,而且讲课水平变得如此之高。

示范课结束后,我们与校长告别,张校长感慨地说,这些支教学生的到来,如一缕春风,新的教育理念给学校和学生都带来了活力,教学质量等方面亦有了很大提高,支教学生很受师生欢迎,希望学校能加大支教力度,派更多的有志青年学生来支教。

此时,姜旭妍曾任班主任的那个班级的学生全部拥出教室,把姜旭妍围在中间,知道姜旭妍要离开学校,早已哭得稀里花拉,看着哭得非常伤心依依惜别的学生,姜旭妍红了眼框,只好掩饰说,她不走,去中心学校看望下其他老师就回来。有几个比较懂事的学生早冲出送别的人群中,撺到我们乘坐的车门旁,挥着冻得红红的小手扒着车门与姜旭妍告别。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易卜生说: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投身支教的莘莘学子,勇于担当,克服种种困难,传播知识、传递温暖,用奉献精神扎根基层,用激情和事业心对待支教工作,用爱心培养学生,在乡村振兴中作出了西农青年应有的贡献,为农村地区教育事业发展贡献了西农青年的青春力量。


编辑:杨远远

终审:郭建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