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焦点

【王辉事迹反响】(二十一)学生记者看先锋

  近来,我校王辉教授的事迹在全校乃至全国范围内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凤岗通讯社学生记者们也通过各种途径学习王辉教授事迹报道,表达他们对身边的时代先锋的认识与感悟。

  王辉教授的事迹让我们真实地感受到了榜样就在身边,他的精神也会感染更多的人,使他们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勤勤恳恳,默默做出贡献,造福社会。在物质资料迅速发展的今天,或许很多人已经不能深深体会到‘民以食为天’的背后含义。王辉教授的事迹给了我很大的震撼,我们不仅要学习他的无私奉献精神,也要做一个执着的追梦人。

——凤岗通讯社广播台记者  柴嘉轩

  当代青年从来不缺乏梦想,而最关键的是如何把梦想付诸于实践,这其中必定会有很多很多的艰难,于是,坚持,就成了必不可少的条件。“让乡亲们不再饿肚子”,一句话,就是一生的托付。埋头与田间地头,把麦苗如自己的孩子一般细心照顾,一丝一毫也不敢松懈。田间,实验室,这两个地方便是教授待的最多的地方。王辉教授的坚持、执着、勤奋的精神,让我汗颜。

——凤岗通讯社网评中心记者  张沣鲡

  43年,他育种、育人、育魂,始终情系土地,如种子一般生根吐芽,分蘖抽穗……在西农学子的眼里,王辉教授的“西农979”已经渗透到生活的一点一滴里。五号食堂的馒头,六号食堂的花卷,八号食堂的大馅包子,这些我们酷爱的面食都是由“西农979”麦面烹饪而成。它不仅仅是一项科研成果的名字,更是西农学子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凤岗通讯社影视中心记者  熊子椰

  中国梦,我的梦。中国梦看似很大,其实就是我们最基本的愿望,当一个人的愿望能够造福大众时,就是中国梦!吃饱,是我们每个人最初最基本的愿望,但是当一个人的愿望是让大家吃饱时,那就是中国梦了。王辉教授,一辈子只做了一件事,人生虽然单调,但是他坚持了一辈子,并且成功为农民造福,他就是伟大的人,值得我们西农人自豪的人!

——凤岗通讯社校报记者  崔景靓

  从王辉教授身上我们不难看出他能吃苦耐劳,认真严谨,锲而不舍,永不懈怠,甘于为科学献身的奉献精神。王辉教授的先进事迹,生动诠释了他对科学教育事业无私奉献,对党无限忠诚,对祖国无比热爱的崇高精神;彰显了敬业奉献、服务社会,淡泊名利的高贵品质;体现了教育工作者能吃苦、讲奉献的精神风貌和职业操守;展示了踏踏实实、不畏艰难的新时代科学家形象。

——凤岗通讯社广播台记者  韩思敏

  今世界变化深刻复杂,各种思潮的相互激荡,社会现象纷繁多变、鱼龙混杂、泥沙俱下, 关键是要学会思考、善于分析、正确抉择,做到稳重自持、从容自信、坚定自励。要善于明辨是非。是非明,方向清,路子正,付出的辛劳才能结出果实。

——凤岗通讯社网评中心记者  赵骐

  王辉教授极佳的科研精神和诚恳朴实的人品和作风应当成为广大青年,尤其是未来科研人的极佳榜样。不搞学术腐败,不剽窃他人成果,更不伪造数据,其专注和求实的态度是科研取得成果的必然。

——凤岗通讯社校报记者  宋翰雄

  在王辉教授的世界里,没有人情世故,亦没有地位财富,洗去铅华,散去浮华,褪去繁华,是他的极致与纯粹,只愿将毕生都赠予这片热土。甘于清贫的心却拥有着最富有的灵魂。成熟的麦穗低下了头,翻涌的麦浪响出了声,此时此刻,所有的艰难与困苦,所有的压抑与等待,都隐匿在收获的喜悦中,足矣。

——凤岗通讯社新媒体中心记者  宋子函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王辉教授希望自己能够继续发光发热,为小麦育种培养一位位优秀的人才。王辉教授是无私的,将自己的一切都奉献在了科研上。麦田束缚不了他追梦的心,他想要实现的还有很多很多。教授犹在,希望他的精神会感染一代代的西农人,一代代地弘扬下去。

——凤岗通讯社新媒体中心记者  郝广杰

  科研,需要坚守,更要能不甘寂寞,王辉凭借不懈努力最终培育出了“西农979”小麦。作为一名西农学子,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科研成果进社区——小麦品评”活动了。学校食堂制作了6万个“979”馒头,供师生免费品尝。“979”馒头甜、软、香、醇,不同于一般馒头的干、实、没嚼头。馒头虽小,背后的付出与汗水却多,离不开王辉教授的艰辛付出与坚守,为此,我想给王辉教授一个大写的“赞”!

——凤岗通讯社影视中心记者  杜林杰

编辑:靳军

终审:薛建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