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我校旱地小麦育种与加工专家张正茂研究员主持选育的旱地小麦新品种“普冰151”顺利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获得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颁发的审定证书(甘审麦2016008)。这是我校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科所、平凉市农科院合作的又一项科研成果。
张正茂研究员(右一)和中国农科院一级岗位人才、我校特聘教授李立会研究员观察小麦生长情况
干旱、病害和过量施用化肥农药而造成环境污染和农药残留是影响我国旱地小麦生产安全的主要威胁。张正茂研究员率课题组根据生产实际,及时调整育种方向,认真研究实验方案,确定了以抗逆、高产、广适相结合为突破口,筛选以抗旱抗病高产的长武134做母本,以大穗大粒抗旱的Q8879-4做父本,1999年配制杂交组合,利用陕西杨凌的丰产、永寿、乾县和澄城的多点抗旱鉴定以及甘肃平凉的抗寒、抗旱和抗病鉴定等有利条件,经多年多生态区交替鉴定,采用混合系谱法成功选育旱地小麦新品种“普冰151”。
普冰151示范田长势喜人
“普冰151”适合甘肃省陇东地区和陕西渭北旱塬种植。其突出特点是冬性,抗寒性好,株高平均80-85cm,茎秆矮硬,抗倒性好,根系发达,抗旱耐肥,水旱兼用,抗病性好,白粒角质,籽粒饱满,商品性好,中等熟期,能够充分利用和转化水分、光照资源,实现丰产。在甘肃省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330.8kg,比对照增产10.7%,增产水平达到极显著,产量位于参试品种第一位。在2012—2014年陕西省旱地小麦区域试验的7个试验点20个参试品种中,增产点率78.6%,增减产幅度在-3.9—11.5%,两年平均产量319.15kg/亩,比统一对照晋麦47增产4.35%,产量位居20个参试品种(系)的第1位。经甘肃省植保所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保学院鉴定,中抗到高抗条锈病,中感白粉病,中感赤霉病,田间综合抗病性好,分小种鉴定结果为(反应型-普遍率-严重度)条31:0;条32:3-50-5;水14:0;太4:0。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试,容重794g/L,蛋白质14.36%,湿面筋(14%湿基)31.4%,稳定时间3.0min,达到国家优质中筋小麦标准,适合加工面条、馒头等蒸煮类食品。
课题组针还对该品种的特性开展了省水、省药、省工和高效“三省一高”简约化栽培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工作,取得显著的经济效和生态效益。
编辑:张晴
终审:薛建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