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焦点

【科研新进展】(18)理学院陈自胜、赵继红在各自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陈自胜博士在在双催化研究领域中取得重要研究进展

  近日,我校理学院陈自胜博士在双催化研究领域中取得重要研究进展。该研究成果以“Cooperative Pd(0)/Rh(II) Dual Catalysis: Interceptive Capturing of π-AllylPd(II) Complexes with α-Imino Rh(II)-Carbenoids”为题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ACS Catalysis》(论文链接:http://pubs.acs.org/doi/abs/10.1021/acscatal.6b01110,IF = 9.307)。该论文是与韩国梨花女子大学合作完成的,我校是第一署名单位。这是继我院仲崇民教授课题组,第二次在美国化学会期刊《ACS Catalysis》上发表重要成果。

  三取代烯烃是基本的有机结构单元之一,同时它也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中,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通常,三取代烯烃大多数以稳定的E式构型存在,而很少以Z式构型存在,因为Z式构型的三取代烯烃能量高,不稳定。因此,高区域和高立体选择性地合成Z-构型的三取代烯烃是有机化学中一个非常有挑战性的课题。

  近年来,双催化是有机合成的研究热点之一。双催化能够实现一些单催化不能实现的反应,并且能高效和高选择性地完成一些复杂碳骨架的构建。针对有挑战性的Z-构型的三取代烯烃性的合成,陈自胜博士采用双催化的方法,一步高区域和高立体选择性地完成了它的合成。

  陈自胜,讲师。2008年本科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2013年7月博士毕业于兰州大学功能有机分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同年来西农理学院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过渡金属催化和有机合成。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和陕西省引进博士启动基金。
 

赵继红副教授在电流体动力学系统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近日,理学院应用数学系赵继红副教授在电流体动力学系统研究中取得新进展,该研究成果为理解和掌握强解的爆破机制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并对NSPNP系统进行数值分析和数值计算起到了指导性作用。

  该研究论文“Blow-up criteria for the three dimensional nonlinear dissipative system modeling electro-hydrodynamics”发表于国际著名期刊《Nonlinear Analysis:Real World Application》(中科院一区,IF:2.519,http://dx.doi.org/10.1016/j.nonrwa.2016.01.016)。该研究主要建立了电流体动力学中的Navier-Stokes-Poisson-Nernst-Planck(NSPNP)系统三维局部强解的Beale-Kato-Majda型爆破准则,即如果用T*表示局部强解(υ,ν,ω)的最大存在时间(其中υ为速度场,ν,ω为带电离子密度函数),则当且仅当。该研究还建立了局部强解的Prodi-Serrin型爆破准则。这些准则首次指出,NSPNP系统强解的爆破只依赖于速度场的正则性,而与带电离子密度函数的正则性无关。

  该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及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青年人才项目的资助。

编辑:张琳

终审:薛建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