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焦点

我校选育的玉米新品种陕单609通过国家审定

  近日,由我校选育的陕单609玉米品种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审定(农业部公告第2424号),填补了我校国审玉米品种的空白,实现了我校玉米育种的新突破。

  我校农学院薛吉全教授团队在借鉴国内外玉米育种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确立了“大规模、多地点和持续性”的育种思路,形成了“优异种质材料 + 高效选择方法 + 新组合多环境测试”的高效玉米育种技术体系,调整育种目标、强化逆境选择、采用密植育种策略,2008年育成了高产、稳产、广适玉米新品种陕单609,于2011年、2012年通过陕西省夏玉米区、春玉米区的审定(陕审玉2011005、陕审玉2012018),2016年通过国家玉米品种审定(国审玉2016001)。

  陕单609玉米品种具有高产稳产、耐密植、抗旱、品质优良、产量潜力大和适应性广的特点,2009~2011年参加陕西省夏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和春玉米区域试验,夏播平均亩产623.6公斤,比对照郑单958 增产6.70 %。春播平均亩产738.8公斤,较对照增产9.8%。2012~2013年参加西北春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011.5公斤,比对照增产7.5%。我校在陕西榆林定边建立的陕单609玉米品种及配套技术6亩攻关田,经农业部玉米专家指导组成员现场实产验收,连续3年(2012-2014年)在同一地块实现了亩产突破并稳定在1400公斤以上的高产纪录(分别为1402.2、1409.2和1420.0公斤)。

  国内玉米专家通过田间测产和评价认为,陕单609弥补了目前大面积种植玉米品种籽粒品质差、难以适应机械化收获和抗病性差的缺陷。在陕北、渭北春玉米和关中夏玉米种植区,均表现出了良好的增产潜势。2012年~2015年被列入陕西省玉米品种区域布局指导意见,成为陕西省春玉米区主栽品种和夏玉米区主推品种。列入陕西省玉米高产创建和旱作农业科技推广项目的主推品种。促进了陕西省玉米品种新一轮的更新换代,实现了陕西十年来玉米育种的新突破。根据多年在新疆、甘肃、宁夏、山西和内蒙的多点试验示范,陕单609在西北春播区,具有耐密植、稳产性好、产量潜力大,品质优良和适应性广的特点,有望成为西北春玉米重点推广品种。

  玉米育种一直是我校的优势学科,我校先后育成武字号(武105、武109等)和K字号(K14 、K12和K22等)自交系10多个,培育陕单号玉米杂交种20多个,其中陕单9号、陕单902、陕单911和陕单8806,为陕西乃至全国玉米生产做出了重大贡献。自1999年以来,我校共承担国家部省级各类研究项目20多项,获得国家省部级二等以上科技奖励9项。

  2006年以来,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校建立了杨凌玉米试验基地、榆林玉米试验示范站和海南三亚育种基地,组建了陕西省玉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部西北旱区玉米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玉米改良中心陕西杨凌分中心3个研究平台,依托陕西省玉米育种协作组和陕西省玉米育种联合体,通过组织方式的创新,构建了陕群A、陕群B两个育种群体,与30多家科研院所和优势企业在7个省区(陕西、河南、河北、内蒙古、甘肃、四川和新疆)35个地点进行了8轮多点联合改良,以地点换时间,以季节争速度,形成理论、技术、材料和信息相互融合的种质创新与利用模式,在国内率先走出一条玉米育种实质性协同改良的新途径。选育的陕单616、陕单618、陕单621和陕单622相继通过品种审定。早熟、耐密、宜机收机玉米新组合陕单636和陕单620在区域和生产表现突出。

  通过种质材料和育种技术创新,促进了玉米品种创新,以栽培技术配套和推广模式创新,推进玉米新品种的大面积应用,实现了贮备一代、审定一代和推广一代,促进了我校玉米育种的有序发展。 

编辑:张琳

终审:薛建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