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是科学研究的主力军,如何通过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促进科研产出,提升学科水平是园艺学院党政领导班子一直思考的问题。通过几年的实践与探索,学院不断规范研究生培养过程,目前,形成了一套研究生科研创新激励机制和创新培养模式,科研产出明显提高。
出实招,吸引优秀生源。随着近年来全国高校研究生招生形势的严峻性,依托我校《博士优秀生源奖学金暂行办法》,为了吸引和鼓励更多的优秀应届本科生攻读我院博士学位,提高博士生源质量,学院于2015年制定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博士优秀生源奖学金暂行办法》园艺(2015)21号文件。近两年,在学校优质生源奖励的基础上,每年有6-7名研究生享受我院优质生源奖励,奖励金额每人5000—3000元。极大地吸引了优质生源攻读我院研究生。
重实效,合理指标分配。根据我校学术型研究生招生指标配置管理办法(暂行),为了进一步提高我院研究生培养质量,鼓励优秀考生报考我院研究生,充分发挥优秀导师在培养研究生方面的潜能,建立与学科发展相适应的招生分配机制,结合学院实际,先后制定了《园艺学院博士研究生招生指标配置及管理办法》园艺(2015)23号文件及《园艺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指标分配办法》园艺(2016)7号文件。分配办法体现以研究生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绩效作为导向,以研究生导师科研经费和成果为主要依据,实施动态调整管理机制。重点突出扶优扶强原则,对学院的重点特色学科、高层次人才和后备人才优先保障,对配置方案保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通过具体招生政策的实施,保证了研究生招生质量和招生工作的稳定性。
倡创新,提升培养质量。为提高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促进我院师生与校外同行专家的交流,学院出台了《园艺学院关于鼓励博士生开题、预答辩聘请校外专家并承担部分费用的通知》园艺(2015)22号文件。文件要求,博士研究生开题、预答辩委员会成员中至少必须有一名具有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资格的校外同行专家参与,学院在经费上予以支持。通过这一举措,推动了学院博士研究生培养深度改革,完成了博士研究生研究范式转型,向深度化、规范化的现代园艺学科研究模式靠拢,为完成高质量博士论文,提高博士生学术能力打下坚实基础。
重过程,突出导师作用。为了加强我院研究生指导教师队伍的培养、建设与管理,充分调动研究生导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全面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和水平,依托研究生培养质量年活动,学院每年评选出10名左右院级优秀导师。通过院级优秀研究生导师评选工作的开展,充分调动了研究生导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我院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起了决定性作用,同时,也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了我院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与管理。
评优秀,增强学术氛围。评选院级优秀毕业论文是“研究生培养质量年”活动重要内容之一。为加强高层次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激励研究生开展原创性的研究工作,并为高层次优秀学位论文的评选工作奠定基础,学院每年评选出院级优秀博士、硕士论文7-8篇。院级优秀学位论文是体现我院研究生教育水平的重要指标,通过开展此项工作,进一步浓厚了学术气氛,加强了学术交流。
编辑:张琳
终审:薛建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