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焦点

米脂试验站:搭台唱戏 努力创建一流“研究型”科教基地

  米脂试验站距离学校近700公里,位于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属毛乌素沙漠前沿,是黄土高原典型的峁状丘陵沟壑区。从1979年成立至今,米脂试验站已经走过了37个年头,从一个专门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的研究所,现已致力于以全心全意为学校科教工作服务为己任。

坚守岗位 我们的黄土情

  米脂试验站前身为陕西省黄土高原综合治理研究所,1979年由国家农牧渔业部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同在米脂县建立,专门从事黄土高原综合治理科学研究。成立以来共承担国家科技部、农业部、省科委“六五”至“九五”攻关项目9项,承担联合国粮农组织、开发计划署等国际组织涉外合作项目4项,获国家、省部级等成果44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农业部二等奖一项,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出版专著10余部。

  那个年月,试验站在高家沟、泉家沟、磨石沟等黄土高原区域综合治理研究过程中涌现了很多呕心沥血、辛勤工作的人和事。据工作人员回忆:第一任所长朱象三为获取更多高家沟水土流失的第一手资料,每天要在山上来往好几次,跑十几里山路,每天回到家浑身都是土。忘情工作的他在别人一次问起儿子时,竟然连在延安上学的孩子名字也记不清楚了。同样坚守岗位的还有林关石高级农艺师,林关石出身于鱼米之乡的浙江乐清,1954年,他大学毕业后来到陕北黄土高坡的米脂,从此一干就是一辈子,他把自己最美的青春年华无私地奉献给了这里,把自己的一生同陕北人民连在了一起,同时还让自己的儿女扎根在了这里,真可谓是“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他培育出了“榆豆二号”和“香葵9012”等农作物品种,1993年还被国务院表彰为农业技术事业突出贡献者,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1999年合校后,综合治理研究所划归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管理;2007年后,归属场站管理中心。场站现有职工36名,其中在岗8人,驻站教授、博士、硕士等科教人员30余人。现有房屋面积 6354平方米,办公楼、实验楼各一栋,窑洞和平房80余间,科研用房40余间,可满足100名师生的食宿及教学科研需要,拥有土地223.46亩。

立足当前 全身心服务师生

  2007年以来,场站立足米脂、服务陕北、服务学校科教工作,积极投身于驻站科教人员的后勤保障工作,充分利用现有土地资源,着力为科教工作提供基础平台。既“搭台”又“唱戏”是米脂试验站近年来探索出的新路子。在保障好科教人员的后勤服务基础上,他们利用地区优势,积极搭建和改造科研平台,创建新的科研基地,主动协助申报科研项目,申请投资经费,引进和邀请学校科研团队和兄弟院校以及国外合作项目团队来平台搞科研,共谋发展,体现“为科教服务就是谋求单位发展”的场站服务理念。

  随着汪有科研究员“节水”项目团队和“红枣”项目团队、王延平副教授“苹果”项目团队、苏超研究员“生态桑”项目团队和佘劲教授“中日合作”项目等团队的30余名专家、教授和研究生来站进行试验,试验站开始重新充满了生机,展现了新的活力,科研氛围非常浓厚。十一五、十二五期间,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陕西半干旱区山地特色果品综合节水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等8个科研项目在米脂试验站实施,其中“陕西半干旱区山地特色果品综合节水技术研究与示范”曾获2010年度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一大批国家、省、市、县级科研项目也纷纷在米脂进行开展实施。除此之外,学校试验站还积极主动与地方企业进行了合作,完成了榆林低产核桃园改造示范项目,并落实了榆林市日光大棚红枣反季试验示范和米脂县千亩红枣园建设工作。

  为进一步满足师生科研需求,试验站还争取到榆林市科技局、林业局等部门经费90余万元,新建了承担着我校科研教学、学生实习等任务的“远志山”和“实验园”两个科教基地。长期以来,米脂试验站做到了四个坚持,即坚持“科教工作”不定期回访,坚持“后勤设备维修”不过夜,坚持“节假日”慰问科教人员,坚持“科教服务”零距离。

寓农于乐 场站也是我的家

  12月的米脂,寒意甚浓。在场站学生居住的一号院里,记者看到了一小片收获后的菜地,询问后才知那是王延平副教授“苹果”项目团队的研究生自己种植的大白菜。在他们的厨房里,我们还看到了一堆“安然过冬”的大白菜,还有工作人员们亲自栽培的南瓜,饱满丰润。“自己种的南瓜味道特别好!”试验站党总支书记李枫说。

  试验站人员虽少,也没有学校那么热闹,但“家”的氛围却一点儿也不少。每年9月—10月期间,场站都会组织全体职工参加职工运动会,打乒乓球、羽毛球都是职工们休闲放松的选择。在米脂试验站这个大家庭,每年都会组织至少3次离退休职工座谈会,邀请离退休职工回场站参观,碰到生病住院的退休职工,场站还会组织探望慰问。对于居住在外地的退休职工,场站每年也都会选派代表前去探望。也正因为如此,米脂试验站才成为了这里所有人又一个温暖的家。

  1980年来此工作的曹雄飞书记,在这里工作了整整34年,2014年已经退休的他,却一直保持“退而不休”的工作状态。他说:“我来这里时间长,熟知每一位职工的情况,虽然现在已经退休了,但只要场站需要,我还是会随叫随到。”

  “美丽场站”工程开展以来,场站进行了天然气锅炉改造、教职工食堂改造、专家公寓改造、办公楼维修改造、拆墙透绿工程、远志山科教基地道路建设、教职工活动场地建设、和变压器更换以及平安场站建设九大工程。 “‘美丽场站’工程让我们场站的所有人员都感受到了温暖,过去的煤炉变成了天然气,办公楼也都进行了改造,还有了健身器材。大家的集体感和归属感更强了。”李枫笑着说。

共同努力 打造科研示范基地

  结合市县实情和学校实际,米脂试验站计划进行红枣经济林树种引种试验。他们修建了75亩的教学基地和6.5亩红枣高产实验园,成立了清涧、子洲、绥德千亩山地红枣示范基地和横山沙地红枣产业示范基地。未来几年,场站还将规划建设黄土高原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试验基地以及小杂粮基地,逐步形成以枣为主的杂果产区、小杂粮产区和畜牧业产区,以形成产业优势,打造陕西省第二粮仓。

  米脂作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地区生态建设的桥头堡,目前,已被国家计委确定为陕甘宁革命老区2012年—2020年规划定位中四个示范区中的黄土高原生态文明示范区和现代旱作农业发展示范区。由此,我校试验站作为连接学校科研与实验教学的重要野外科研教学平台,也必然成为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科研开展的更好平台。“在未来发展建设中,场站将致力于建设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研究型”科教示范基地、黄土高原与沙漠综合治理实践示范基地以及现代旱作农业技术示范基地,力争把米脂试验站建成产业支撑作用大、与学科发展结合紧密,具备科学研究、示范推广、人才培养、国际合作交流“四位一体”功能的校级核心试验示范站,继续为学校教学、科研‘搭台唱戏’”韩涛站长介绍说。

  随着对米脂试验站采访的完成,我们场站行系列宣传报道暂告一段落。放眼未来,在创建一流世界农业大学的进程中,作为重要的科教平台支撑,试验场站将更好地发挥怎样的作用?回顾过往,场站管理中心成立十年来,他们始终按照“四位一体”功能目标要素,发扬“不甘寂寞、乐于奉献、忠于职守、自强不息”之场站人精神,为把场站建成功能齐全,特色鲜明,设施先进,保障有力的实践教学基地,踏踏实实地努力着。一流的大学必须有一流的试验场站支撑,相信在今后的岁月中,场站中心定会紧跟学校发展的步伐,以建成支撑与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相适应的一流试验基地目标,在把场站建设成为学校科学研究技术集成的重要平台、科教成果的展示窗口和社会服务的重要节点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编辑:张琳

终审:薛建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