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勇于担当的人
——在2017年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亲爱的同学们,尊敬的老师们,远道而来的家长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在这难舍难分的毕业季,今天我们再一次相聚在体育馆,隆重举行2017届本科生毕业典礼。特别是刚才听到了杜彦同学一番饱含深情的离别之言,让我们作为教育者再次感受到这一职业的神圣、伟大和光荣,也让我们对同学们的事业前途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在2017届毕业生中,1946人继续攻读研究生,其中233人奔赴美国康奈尔大学、英国帝国理工学院、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等世界著名大学求学深造,1312人选择在西部12省区奉献青春。特别是严英子、李翔、聂运湾、毋钊锋、杨卫红等5名毕业生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毅然放弃已经签约的单位,通过专项招录到新疆和田、西藏阿里地区工作,服务国家边疆建设。我想,在这个比较喧嚣浮躁、比较急功近利的年代,他们的人生选择集中彰显了一代年轻人的责任担当和家国情怀。因此,在同学们即将毕业之际,我想就“做勇于担当的人”这一主题,给同学们上最后一节课。
作为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担当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周易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礼记》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孟子的“达则兼济天下”,《吕氏春秋》的“士之为人,当理不避其难,临患忘利,遗生行义,视死如归”,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讲:“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等,无一不深刻诠释了中华民族敢于担当的内在禀赋,这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度统一的,具有永不褪色的思想价值。2013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说:“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担当是每个中华儿女必须坚持的高尚品格,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而担当,为家庭幸福、事业有成而担当,为实现梦想、创造未来而担当。人人有担当,国家才有富强、社会才有进步、人生才会事业有成。
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一个人应当有一个人的担当,担当大小,决定着一个人的理想、胸怀和事业成败;一所大学应当有一所大学的担当,担当大小,决定着一所大学的气质、品格和荣辱兴衰;一个民族应当有一个民族的担当,担当大小,决定着一个民族的地位、命运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如果缺乏担当,一个人、一所大学、一个民族,就失去了生存立足的根基和发展前进的动力。
担当是人生脊梁,担当是精神之钙,担当成就事业,担当赢得尊重。做大事之人必有真情怀,成大事之人必有大担当。梁启超先生说:“人生于天地之间,各有责任。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责任者,大丈夫之终也。”最近中央电视台在播放一部电视剧《女儿红》,讲述了一群有理想、有抱负的实业家,在国家破碎、民族危难关头为中国黄酒事业拼搏抗争的传奇故事。如今你们身处一个伟大的时代,迈出校门几年后,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第一个百年目标将很快成为现实;伴随你们的奋斗脚步,我们又将向着第二个百年目标加速前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是历史赋予你们的重大责任,也是你们应有的时代担当。当代青年应当始终心存家国之情怀,坚守道义之担当,用责任和奉献去努力创造更富强、更文明的国家,更和谐、更美好的社会。
有担当的人生是最有意义的人生,是最有价值的人生。要做到有担当,必须敢担当、能担当、愿担当。
要担当,必须有强烈的担当勇气和志气。1940年5月,一代抗日名将张自忠将军在枣宜会战中与日寇进行殊死决战之际,亲笔昭告部队:“国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为其死,毫无其他办法。更相信,只要我等能本此决心,我们国家及我五千年历史之民族,决不至亡于区区三岛倭奴之手。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这是一位爱国军人的担当,一份对国家兴亡、民族存亡的担当。
要担当,必须有坚定的担当信念和信仰。1950年8月,邓稼先在获得美国普渡大学理论物理学博士学位9天后,毅然决定回到百废待兴的新中国。1958年秋,二机部副部长钱三强找到邓稼先,说“国家要放一个‘大炮仗’”,征询他是否愿意参加这项严格保密的工作,邓稼先义无反顾地同意了,开始长达28年隐姓埋名大漠戈壁上的科研生涯。1964年10月,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由他最后签字确定设计方案。按照“邓稼先—于敏方案”,在原子弹爆炸2年8个月后中国氢弹试验成功。在一次航投试验时出现事故,邓稼先抢先把摔破的原子弹碎片拿到手里检验,受到核辐射而身患直肠癌,1986年7月因病逝世。邓稼先以对国家使命的责任担当和绝对忠诚,为中国真正成为一个“有重要影响的世界大国”做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此外,如今103岁高龄的朱显谟院士响应国家号召,1959年举家从南京来到杨凌从事科研工作。朱先生曾说,自己平生有两大心愿:一是黄河变清;一是中国土壤学复兴。在杨凌扎根半个多世纪,他系统阐释了黄土中土壤和古土壤粘化层的生物起源问题,创造性提出了黄土高原国土整治“28字方略”,为区域生态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科学基础。经过长期水土流失治理,如今黄河年均输沙量已16亿吨减少到3亿吨左右,朱先生可谓功不可没。这是两位科学家的担当,一份对国家利益、民族兴衰的担当。
要担当,必须有过硬的才气和底气。担当不是赌一时之气、逞匹夫之勇,必须有渊博的学识,必须有堪当大任、服务社会的本领。经过大学的教育,你们不仅具有追逐梦想的雄心和壮志,更有实现梦想的知识和能力,以及指引人生前进方向的正确价值观,你们一定能够担当起历史和时代所赋予的责任使命。我理解,“诚朴勇毅”的校训就完美地诠释了如何做到有担当。一位同学这样解读我校校训:以诚为本,以朴修身,以勇求进,以毅建功。这也是我对同学们的期待和希望!
要担当,必须有真诚的情怀和奉献精神。修身齐家、爱国爱家,担当家国使命和时代责任,都必须从一点一滴做起,从敬业奉献做起。今年4月26日,市政供水管道自来水出现异味,很多同学感到恐慌。27日晚上后勤职工连夜奋战到凌晨两点,重新启用已经封存几年的学校自备井,用水车向食堂运送清洁水,以保障同学们的生活所需。这件事情虽然谈不上伟大,但是他们的举动却很好地体现了能吃苦、能作为、能做贡献的担当精神,这也是学校所坚持的“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育人理念”的具体行动和直接体现。
今天毕业之后,同学们将奔赴世界各地,追逐新的梦想。对于即将离开校门的同学们,母校放入你们奔向远方的沉甸甸行囊的最后一份礼物是:做勇于担当的人!
谢谢大家!
编辑:王学锋
终审:闫祖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