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至23日,党委书记李兴旺赴我校安塞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和榆林玉米、小杂粮和马铃薯三个试验示范站进行了实地考察和调研。
22日在安塞站,李兴旺实地察看了安塞站纸坊沟综合治理与试验示范小流域、石窑沟新川地试验场、腰鼓山农田综合试验场情况,了解了该站开展水土流失规律及其影响因子等观测与研究取得的进展,听取了站长陈云明有关安塞站坚守黄土高原、服务国家需求的情况汇报。
在纸坊沟流域把口站考察
在腰鼓山综合试验场考察
和安塞站工作人员合影(史新合 摄)
李兴旺高度肯定了安塞站扎根黄土高原44年,在水土保持科研、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等方面为国家政策制定和服务地方需求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他说,安塞站通过多年的积累发展,教学科研条件一流,与当地政府和老百姓关系融洽,实现了融合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指出,安塞站在基础设施条件、观测研究内容的丰富多样性、观测手段的规范先进性、科学研究的深度和队伍建设等方面,都属于国内一流水平,希望安塞站利用好学校和中科院资源,以建设百年老站为目标,做好国家退耕还林对比研究和水土保持文化展示,积极为学生来站实习实践创造更好条件,持续不断地为学校人才培养和科研产出提供强力支撑,为国家和地方在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领域做出更大贡献。他表示,学校会一如继往地高度关心和支持水保所事业发展,对水保所和安塞站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23日赶到榆林时正值中午,李兴旺顾不上休息就走进试验地,仔细察看了专家选育的玉米、小杂粮和马铃薯等农作物,认真听取了我校专家的介绍,详细询问了玉米、小杂粮、马铃薯科研进展和推广成效。随后,李兴旺分别听取了榆林马铃薯试验示范站首席专家陈勤、榆林玉米试验示范站首席专家薛吉全、榆林小杂粮试验示范站首席专家冯佰利、清涧红枣试验示范站首席专家李新岗有关工作情况的汇报。
实地考察玉米机械化育种情况
了解小杂粮科研推广情况
了解彩色马铃薯育种情况
了解马铃薯育种情况
李兴旺对我校扎根农村大地,服务国家战略和陕西农业区域主导产业所做出的成绩感到由衷的高兴,对地方的大力支持和基层一线科技人员的默默奉献表示感谢。针对下一步工作,李兴旺指出,学校和地方要联合起来,切实加强自主优良品种推广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地方和学校科技推广力量的深度融合,强化试验站设施建设,推进人员和项目深度合作,做好职业农民的技术培训,关注产后科研和服务,把农业产业链做强做大,最终让农民得实惠,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实现全面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调研期间,李兴旺对安塞站和榆林试验示范站专家反映的具体问题做了一一回应,要求有关部门及时研究解决。现场与安塞区政府、榆林市政府就进一步深化合作进行了协商沟通。
副校长廖允成主持了在榆林试验示范站的座谈会。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长、水保所党委书记闫祖书,党委校长办公室、人事处、科技推广处相关负责人随同调研,安塞区区长曹振宇,副区长刘涛,榆林市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李博,榆林市副市长马秀岚等参加相关调研和座谈。
和玉米团队师生合影
和马铃薯育种团队师生合影
在榆林试验示范站合影
新闻背景
安塞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安塞站始建于1973年,是中国科学院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设立的第一个野外试验台站、现为中国科学院“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站,科技部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的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水利部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教育部与水利部共同命名的“全国中小学生水土保持教育社会实践基地”,陕西省农业科学实验基地、我校安塞野外科研教学基地。1990年以来,安塞站共获国家及省部级奖励35项,在国内外发表论文1880余篇。近5年来,出版著作15部;发表论文680余篇。
榆林玉米试验示范站
榆林玉米试验示范站,针对榆林及陕西玉米生产的主要障碍因素,以玉米新品种培育和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集成创新为重点,在榆林定边、靖边和榆阳区等为核心试验示范区,在渭南、西安、咸阳和宝鸡等地建立玉米示范基地,积极开展玉米种质创新、新品种选育、集成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连续多年创建了我国玉米种植单产的全国最高纪录,为陕西乃至全国玉米生产作出了重要贡献。
榆林马铃薯试验示范站
榆林马铃薯试验示范站是我校第一个校市合作共建的集马铃薯新品种、新技术研究集成与示范推广、科技培训、实践教学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马铃薯试验示范站。利用分子生物育种与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已创制优良马铃薯新种质资源50余个;选育出优质马铃薯新品种(系)20余个,其中红玫瑰3号、紫玫瑰2号、紫玫瑰3号和黑玫瑰4号等四个专用型马铃薯新品种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权保护。
榆林小杂粮试验示范站
榆林小杂粮试验示范站,首席专家为冯佰利教授。已建成定靖荞麦基地、神木黑豆基地、府谷糜子基地、横山绿豆基地、绥米谷子基地5个小杂粮基地。开展了荞麦、糜子、谷子、芸豆、绿豆、豌豆、小豆等小杂粮资源搜集、鉴选评价与利用,年鉴定资源350份以上;引进推广谷子、糜子、荞麦生产机械,演示并讲解了小杂粮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开展了小杂粮新品种选育和抗逆栽培技术试验研究。2017年,3个荞麦新品种通过鉴定。
清涧红枣试验示范站
清涧红枣试验站通过新品种选育促进红枣品种的升级换代和品种多样化,先后选育了9个红枣新品种,其中鲜食枣品种3个,制干枣品种6个。研究集成了陕北红枣优质高效栽培关键技术,2008—2011年平均亩效益提高到2716元,增长13.16%;研究了红枣裂果、霉变机理,建立了防控技术体系;在我国首次研制和大面积应用了红枣智能烘房;研制了红枣饮料、枣粉、枣酒等深加工技术,并得到广泛应用。在全国推广冬枣设施高效栽培60万亩,年产值60多亿元。2013年,获批国家林业局枣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编辑:张晴
终审:闫祖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