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焦点

“敞开大门” 有效实现开放共享

——走进我校生命科学大型仪器共享平台

  2017年12月初,当记者来到位于北校区生命科学大型仪器共享平台时,明亮的玻璃房里面,在工作人员指导下,研究生们正在5个专业实验室里紧张地进行样品测试。平台总实验师冯继东介绍说,平台现有21台大型仪器设备。从今年5月相继开放以来,使用效率逐渐提升,其中生物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已使用1100小时,依托平台发表SCI论文13篇,最高影响因子达到5.901。


实验技术人员指导学生操作扫描电镜

用现代生命科学提升改造传统农科

  生命科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已成为一所大学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我校10多个学院涉及生命科学研究,学校承担的科研任务70%都与生命科学有关联,因此用现代生命科学提升改造传统农科,是我校学科建设的必由之路。为汇聚优质资源,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加快我校“双一流”建设,学校审时度势,2015年11月决定投资4000余万元在北校区原昆虫博物馆一层建设学校直属的“生命科学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实行独立运行管理。

  2015年底,在科研院主持下,通过广泛调研,逐步形成了大型仪器设备购置方案。经过设备招标采购、公开招聘平台实验技术人员、改造实验室、仪器安装调试等,项目一期建设2017年8月基本完成。改造实验室建筑面积1420平方米,新制全钢实验台157.70延米。购置10万元以上仪器61套、配套小设备60余台。所购设备完成安装调试、人员培训和国资验收后,加入学校大型仪器共享系统,面向校内外科研开展服务。

  “生命科学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以应用基础研究需求为中心,以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基因组学、细胞生物学、分子互作研究的核心技术为重点,一期建成了生物质谱、电子显微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流式细胞分析分选以及分子互作等多个实验室。

实现校内外开放共享

  为了尽快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平台组建了一支全新的专业实验技术队伍。他们虽然年青,但不畏困难、相互支持,经过短短5个多月学习与培训,理论基础与动手能力进步明显,特别是通过直接参与实验室建设,全程配合工程师完成仪器安装调试及培训,很快掌握了仪器操作使用方法并开始对校内开展服务。用电子显微镜实验员黄克让的话说,通过仪器安装、应用的系列培训,很快掌握了透射电镜的使用方法,让仪器以最佳状态为科研人员服务。

  负责离子淌度液质联用仪和分子互作实验室的李娜说,离子淌度液质联用仪目前已经运行400多个小时,分析了化学与药学院等9个学院的3000多个代谢组学、天然产物和合成小分子化合物样品,现已预约至2018年4月。三合一超高分辨液质联用仪作为目前世界上顶尖的蛋白质组学分析仪器,2017年9月正式使用后,机时数约为350个小时,不仅为我校,而且为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西北大学等教师提供了差异蛋白及修饰蛋白的检测等。

  至2017年底,动科、动医、植保、理学、生命、食品、林学、机电、资环、葡萄酒、风景园林、化学与药学院等12个学院师生累计使用平台相关仪器850人次,总时数达到2160小时,处理样品616个。

为科研提供有力保障

  对师生们来说,平台配备的仪器可谓“高大上”,既满足了他们科研工作的高精度需求,更提高了科研动手和分析能力。

  共享平台开放以来,仪器使用情况相当火爆。徕卡生物激光共聚焦使用机时数为800小时,安道尔高速转盘式激光共聚焦使用机时数约为500小时,冰冻切片机机时数约为250个小时,动物医学院赵善廷教授高兴地说,得益于徕卡生物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拍出优质荧光免疫组化照片,论文质量大幅提升,其中影响因子超过5.0的论文3篇。化学与药学院帅琪课题组成员、2016级博士研究生徐秀玲表示:“具有超高分辨率的扫描电镜为实验提供了极大便利,增强了大家的科研信心。今年,我们就在影响因子为4.029的《道尔顿》期刊上发表了一篇论文。”

  扫描电子显微镜加装了冷冻传输系统,新鲜生物样品、液体、半液体样品及含水量高的样品可直接进样观察,最大限度保证了样品表面原貌,适用于生命科学研究中对组织、细胞、生物材料和有机系统,大多数非导电或易污染材料的形貌观察。正在操作德国Leica 徕卡超薄切片机的植保学院魏棕教授博士生王丹丹表示,开学至今已经独立制作了四批半薄切片,共计20余个样品,平台的各种先进制样制备如组织处理机、修块机及超薄切片机极大地提高了电镜样品制备的效率、与质量,为后续实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实验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研究生们接受了从样品制备、上机测试到数据分析的全程科研训练。来自越南的留学生武玉荷在使用冰冻切片机的过程中表示,生物科学只有通过亲手操作才有切身体会,自己动手才能领会实验过程,感谢平台让她从一个生手变成了“熟练工”。

  平台技术人员表示,将努力学习新技术,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水平,以高精尖仪器和精湛的技术服务科研人员,以便更好的为“双一流”建设贡献力量。

编辑:王学锋

终审:薛建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