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焦点

我校在第十届国际大学生雪雕大赛获3项大奖

  1月3日至7日,由风景园林艺术学院师生组成的参赛队代表学校参加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办,哈尔滨工程大学承办,以“品味工程雪韵·畅游一带一路”为主题的2018年第十届国际大学生雪雕大赛顺利举办。


我校获奖作品-四方之志

  本届雪雕大赛共有不同国家和地区的179件作品参赛,最终我校携参赛作品《四方之志》从来自中国、法国、英国、日本、泰国、香港等7个国家和地区的55件入围作品中脱颖而出,最终斩获一等奖、艺术家大奖、最佳创意奖3个重要奖项。

赛前精心筹划  方案“千锤百炼”

  在学校教务处、校团委的大力支持下,学院领导的高度重视下,校级大学生雪雕大赛竞赛项目已经连续三年获批校级学科竞赛立项支持。本届大赛前两个月,教务处与风景园林艺术学院联合发布通知征集雪雕作品设计方案。在征集到的20余份设计方案中,由风景园林艺术学院专业教师作为评委对方案进行逐份筛选,最终由环设152班的丁自力同学设计的作品《四方之志》方案被遴选为参赛方案。


作品局部

  为了备战好本届雪雕大赛,学院精心组织,抽调主攻雕塑专业的张顺老师和主攻建筑设计的娄钢老师作为带队教师,遴选环境设计专业优秀学生董艳伟、李明睿、刘福通,丁自力四名同学作为主力队员;同时学院还特意在三年级学生中遴选了穆森、汪煜婷两位同学作为预备队员参赛,前瞻性地为组建下一届大赛的参赛队员做好培训工作。在赛前短短1个多月深入方案的时间里,参赛师生共组织了20余次的方案研究与完善工作,先后制作了10个泥塑小稿,步步推敲、细心完善。即使在比赛的前一天晚上,参赛师生们仍不顾旅途辛劳,挑灯研修最后的方案细节。

赛中精诚协作   师生共创佳绩

  1月4日,我校师生8人在哈尔滨接近零下30度的低温环境下开铲,面对体积为27立方米的大块雪胚,队员们分工明确、团结协作,历经三天的精心雕琢、认真刻画,凝聚了师生全部心血的雪雕作品——《四方之志》终于绽放在北国冰城哈尔滨。该作品以魔方为设计原型,将笔精墨妙的文字、鳞次栉比的瓦当、舞动千秋的图腾、运筹帷幄的算盘、两仪四象的八卦等元素进行有序组合,彰显兼容并蓄、和而不同的东方智慧。最终在中外高校各具风格、流光溢彩的55件入围实体雪雕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一等奖、艺术家大奖、最佳创意奖三个重要奖项。


赛前合影


娄钢、张顺老师开铲

  消息一出,学校师生为之振奋,当带队教师张顺在被问赛后感想时,他坦言:“我校历经八届比赛,在各方的鼎力支持与师生的不断努力下,本届大赛所获荣誉取得了历史性突破,进一步提升了我校的国际影响力,充分展示了艺术学科本科教学水平和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成果。我们会继续努力,力争今后获得更好的成绩!”带队教师娄钢老师说:“竞赛过程中师生秉持交流与学习的态度与兄弟院校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互帮互助,为我校在本届比赛当中赢得了广泛赞誉!国际大学生雪雕大赛,既是学习交流机会,同时也是展示我校教学成果的舞台!感谢学校的全力支持!”

  相比教师而言,最兴奋的还是参赛队员,学生队长董艳伟表示:“大学期间,我参加了很多比赛,最让我难忘的就是这次国际大学生雪雕大赛。从刚开始的草图、泥稿,到后期的软件建模,一步步推敲,其中无不包含着我们团队的心血,诚朴勇毅的校训激励着我们在比赛开始后以全身心的精神投入大赛。雕刻过程中不断推敲调整,每天夜里制作结束后大家不顾疲劳,通常都会讨论到晚上十一二点,提前想好第二天的雕刻步骤,力求让作品达到理想状态。比赛过程中来自我校的关怀问候和同学们的期盼,更使我们全体师生充满了激情。”

  本届比赛是风景园林艺术学院秉承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教学理念,在积极鼓励师生广泛参与行业和高校学科竞赛的基础上取得的成绩之一,大赛有效提升了师生的设计水平与实践能力,达到了与国际同行学习与交流目的。尤其是不仅锻炼了学生们在寒冷环境中工作的意志,而且从中获得的这种拼搏与协作的精神将伴随同学们一生的设计之路。


全体参赛师生合影

编辑:张晴

终审:薛建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