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18年6月1日是赵洪璋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日。赵洪璋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他先后主持育成并推广了以“碧蚂1号” “丰产3号”“矮丰3号”和“西农881”等为代表的四批优良品种,被誉为小麦育种学界的科学巨匠、农业科教战线的一代宗师,老百姓亲切地称他为“赵劳模”。毛泽东主席亲切称赞他:“一个小麦品种挽救了大半个新中国。” 为深切缅怀他的丰功伟绩、弘扬他的科学精神,感悟他的科学情怀,特刊出赵洪璋先生的先进事迹和纪念文章,同时以纪念活动为契机,进一步传承和弘扬“西农精神”,为新时代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实现学校内涵式发展谱好新华章、奏好奋进曲。
1974年,赵洪璋院士(左二)与耿志训教授在李丕皋试验地指导小麦育种
4月9日,当记者如约来到西安市农业研究所前任所长、赵洪璋院士第一个研究生李丕皋家中时,老人专门到楼下接我们。在狭小的客厅,81岁的李丕皋深情回忆了跟随赵洪璋院士学习工作的往事,深情再现了赵洪璋院士追求创新的小麦育种思想和言传身教培养学生的浓郁师生情。
追求创新的育种思想
“赵洪璋教授能相继育成‘碧蚂1号’和‘丰产3 号’,就在于他的创新。创新,使他在解放前就大胆地抓住了碧玉麦与蚂蚱麦杂交,育成了誉满中华的‘碧蚂1号’;创新,使他在20世纪50、60年代不膜拜‘老大哥’,育成了震动全国的‘丰产3 号’;创新,使他建立了独具特色的小麦育种理论体系,成为公认的学术权威;创新,使他在育种中自我完善,学术与年龄作反向运动,成为永葆思想青春的老科学家。”李丕皋连用四个创新,对赵洪璋院士的育种思想进行了高度概括。
李丕皋表示,小麦育种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它要求小麦育种家应有哲学家的思维,不仅要善于分析,更要善于概括和综合;应有幻想家的想象,不仅能升华现存的小麦类型,而且能臆构未来的品种类型;应有军事家的果断,应选的选得下,应舍的舍得去;应有新闻记者的敏感,见微知著,抓住稀有的材料不放,发现罕有的育种现象,穷追不舍;应有战略家的眼光,超前部署未来,纵横当代潜因,居高俯瞰,经纬有序。正是赵洪璋在理论与实践结合中创立的独具一格的小麦育种学术理论,让老师连续培育出了适应当时生产实际的三批划时代品种,推动我国小麦生产上了三个台阶,为我国农业增产作出了巨大贡献,赵洪璋可谓小麦育种界的奇才、天才、怪才。在他的身上,充分体现了学校经国本、解民生、尚科学的办学理念和胸怀社稷、情系三农、追求卓越的西农精神。
“学术思想和实干精神激励我不断前行”
李丕皋回忆说,1963年,赵洪璋老师招收研究生,报考的人数很多,赵老师从4名高分考生中选了他,就是因为他的专业课答得好、答得活,有幸成为赵老师的第一个研究生。因为文革延长学制,赵老师手把手教了他四年,赵老师的学术思想、实干精神深深影响和激励他在小麦育种领域勇于探索,不断前行。
李丕皋回忆道:“赵洪璋老师说,育种家要有孙悟空的火眼金睛,特别要注重育种原始材料选择,在小麦苗期、中期、拔节期乃至成熟期,应有不同标准选择,只有选好原材料,才能站在巨人肩膀上,培育出优良品种。为了让我们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学活,遇到刮大风、下大雨的极端天气,赵老师一定要让我们到地里,认真观察记载小麦在极端天气下反应,熟悉小麦品性。冬天再冷再冻,要求我们用手指点住小麦分蘖中心,了解越冬情况。” 1973年,为了小麦育种事业,李丕皋从西安市终南五七干校副校长任上调回西安市农业研究所,与妻子封如敏一起从事小麦遗传育种研究。“赵洪璋老师几乎每年都来西安,到我的育种地里手把手教我和妻子,还给我们写过很多信,讨论内容从小麦育种乃至做人做事,我们的关系已经超越了师生,更是情谊深厚的父子关系。” 李丕皋回忆道。
在赵老师的鼓励帮助下,1972 年,李丕皋和妻子封如敏发现并培育成功小麦新矮源“矮变一号”。1979 年,首次在世界上发现了小麦特异材料“小麦返白系”。1981年,培育的小麦新品种“西安八号”连续推广十余年,年推广面积2000万亩以上,获农业部科技二等奖。1992年育成超高产小麦新品种“多粒穗分枝小麦-分33”。李丕皋还多次应邀赴美国、澳大利亚、日本、法国、意大利等十几个国家讲学。
“能够在科学研究上取得一点成就,这都得益于赵老师的培养教育。可以说,没有赵老师,就没有我的今天。”谈起恩师赵洪璋,李丕皋抑制不住他的激动。
听说学校正在收集赵洪璋院士的有关资料,忙于搬家的李丕皋为了找出赵老师与他的来往信件,专门跑到自己的老住处,和老伴翻了几天,整理出几袋子的信件,带回现在的住所。老伴白天挑,儿子晚上挑,他自己一一过目,翻了整整四天,终于找出来赵老师写给自己的四封信,作为对母校纪念赵洪璋院士百年诞辰的珍贵礼物。
得知学校将隆重举行赵洪璋院士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李丕皋很激动。临走时,他再三叮嘱我们:“赵洪璋院士是国宝级的大科学家,希望学校进一步总结赵老师的育种理论和实践贡献,继承赵洪璋院士学术思想并发扬广大,注重小麦育种创新团队培养,为我国农业生产做出更大的成绩。”
编辑:张晴
终审:闫祖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