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焦点

【十佳毕业生】(二)本科生:李洁 丛昊苏

李洁:不忘初心 行方致远  

  李洁,女,山东临沂人,中共党员,创新实验学院2014级学生。本科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3篇,个人累计影响因子7.0,并以第一作者发表中文学术论文1篇,曾获“第二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国家级,排名第一)”等荣誉。现已推免为我校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专业硕博研究生。

以兴趣为笔为墨  在科学的世界里描绘风景

  科学的世界对李洁来说是偶然也是必然。初次接触科研是学院安排的科研训练,随着对实验室的逐渐了解,她慢慢习惯了泡在实验室的感觉。无论是初涉科研的新鲜感,还是那种做出实验成果的成就感和满足感,都让她对科研沉醉不已。兴趣如同一颗种子般发芽后疯长,带来了做科研最原始的动力,李洁也在做科研的过程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李洁告诉我们,首先针对自己的兴趣找到合适的导师,征得导师的许可,再加入其团队,执行分配下来的任务。关于心态,她说,刚进实验室大家都是新人,不必太过紧张,跟着师兄师姐们打打下手,慢慢入门,保持学习者的心态就足够了。

  在谈做科研的经历中,李洁多次提到兴趣:“这是支持你在这条路上走下去的动力,这是做到独具创新的关键,也是助你发现研究方向取得研究成果的垫脚石。保持对科学的兴趣、对实验的兴趣,通过一定的科研经历,科研成就就会应时而来。”

做好掌舵者   扬帆远航

  大学意味着开放自由,拥有更多选择的机会。如何不迷失在各种诱惑中,进而在勤奋进取中砥砺前行也是广大大学生面临的问题。李洁无疑又为学弟学妹们树立了一种典范,她表示,要明确当下每一阶段的核心任务,做好精确的人生规划。

  大学三年即已完成本科四年课程学习与必做实验,李洁在科研外的学习生活里不得不分秒必争,则走的每一步都需要围绕当前的大目标,细化成每周每日的小目标逐一实行。

  对自己的生活爱好她也做了一定的规划,按时健身,时常参加学校有关文体活动。劳逸结合,生活秩序有条不紊,提高了身体和心理的素质,为取得优秀成绩提供了最基础的保证。

  李洁对科研计划亦做出了精细规划,本科阶段已完成了什么任务,读研期间多久出一篇SCI,哪一领域哪个区的论文,个人影响因子达到多少。有了这样的规划,科研的道路想必会少走很多弯路。

超越痛苦与迷茫   积蓄迎风展翅飞翔的力量

  繁重的课程,科研的需要,紧缺的时间,都使李洁需要付出极多的心力用在学习上。熬夜是常有的事,而第二天又要保持精力上课做实验,那是一段几近让人崩溃的时光,熬过那一段学习生活节奏紧张的日子,需要极大的毅力。

  第一次撰写英语论文是坎坷而考验耐力的一段经历,面对第一次写论文的茫然,李洁首先阅读了大量论文,模仿对比最终才摸索出适合自己的格式模板,最痛苦的是专业词汇的查找,生涩难懂而又不得不严谨地用在论文中。初稿完成后,又在导师指导下反复修改数十次才能出来一篇可以投稿的论文。李洁回忆时感慨道,当时硬是凭毅力与一股热情坚持了下来。而付出总是有回报,不光自己学术论文的写作能力完成了极大的蜕变,这些论文也获得了肯定,三篇收录于SCI论文期刊。

  成功不会属于没有准备的人,而力量积蓄够了,起风时就可以往高处飞。

怀诚朴勇毅之志  投身热爱之事业

  面对众多一流大学抛来的橄榄枝,为何最终选择在西农深造?李洁的回答非常坚定而且让人心生敬意。她说,不求最优,但求最适,首先创新实验学院的本硕博连读政策与科研资源很不错,其次西农有非常认真且让人敬佩的导师,并且课题也让她感兴趣,而团队的协作配合和科研氛围也吸引了她。怀着对科研方向的深切热爱和最初对科学的纯粹信念,留在西农已是必然。

  李洁想告诫每一位学弟学妹,大学四年,给自己一开始确立个明确的目标,选择好适合自己的道路,规划好自己的学习生涯,前程求索不易,走好走稳当下的每一步才是为将来所做的最好的准备。(胡敏/文 张华峰/图)

丛昊苏:高处的风景激励我前行

  丛昊苏,男,河北石家庄人,植物保护学院植物保护专业2014级本科生。曾获得过两次国家奖学金,三次校级“三好学生”。参与学校“最强学霸”校园明星挑战赛获第一名,“金话筒”主持人大赛获第五名,主持“语翼杯”省演讲比赛。目前已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名额,将赴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直接攻读昆虫学博士学位。

学霸眼中的“学习”

  很多人都说,看到舞台上那个耀眼的丛昊苏,很难与“学霸”联系起来。

  他曾多次主持学院元旦晚会、省演讲比赛;在校园舞蹈大赛担任领舞获得团体舞蹈二等奖;参与阳光风采大赛获二等奖,英语配音大赛获优秀奖……观众眼中的他博学多知、风趣幽默,殊不知舞台下的他同样成绩优异,志存高远。

  “学习于我来说,不是应试能力,而是涉足新领域,适应新事物的全面能力。”丛昊苏对学习有着独特的认识,在他看来,参加活动是对自己的一种挑战,也是学习新能力的过程。在大学生活中,他有意识地通过参加活动培养自己的综合能力。在“金话筒”主持人大赛时,受一个比赛环节的启发,他意识到了逻辑能力的重要性,赛后他马上加入学院辩论队,寻找锻炼逻辑思维的机会,及早为今后的发展做准备。

  “把学习当成一种兴趣。”接受采访时,他用自身的经历对这句话进行了阐释。他谈到,自己在“最强学霸”校园明星挑战赛中获奖并非巧合,这也与平时乐于学习新知识有关。“比赛中一个环节要对选手的知识储备进行考查,我平时就喜欢关注新事物,所以并不慌张。当题目显示的那一刻,更是自信满满,之前在中国民俗文化、民事诉讼法基础等选修课中学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大脑。”阳光下,他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

高效是通向成功的“捷径”

  “学习能力”突出的丛昊苏,在专业知识学习上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方法。于他而言,课堂是学习知识的最好场所,所以他选择将大部分精力放在课堂上,认真听老师讲重点,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在复习时就可以做到“有迹可循”,高效掌握专业知识。

  看到丛昊苏的简历,很多人会疑惑:他究竟是怎样平衡学习和课余生活的?他的答案是:双管齐下,相互促进。“要对自己要求严格一点”,他笑道,“大二主持人大赛在晚上,第二天早上就有生态学的考试,上台之前我还在不停背那些考试重点。一周之内,两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撞在一起。但恰恰因为事情很多,它压迫着我就一直不停地把每点时间都用上,最后那门生态学我是全班唯一一个90分以上的。”

  “今天的总结就是明天的动力。”丛昊苏笑道,“当你觉得生活没有动力时,不妨尝试总结一天的成果,想想今天学到的知识、完成的任务,自行赋予每天独特的意义。”

跳出圈子  追寻高处的风景

  “你现在所学的一切知识,见到的一切人,经历过的一切事情,都有可能在未来让你更加闪耀。”大一时丛昊苏就定下了出国学习的目标。在他看来,出国不仅仅是为了学习专业的知识,更是想开阔眼界,增长阅历,拥有更加丰富多彩的人生。大学四年里,他更是积极准备,等待机会的到来。

  作为2014级植物保护学院创新实验班的成员,他参与了许多外国名校老师讲授的国际课程,课程成绩均在90分以上,课上与老师积极交流也为其日后出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利用暑假时间,他参与了国家留学基金委加拿大Mitacs本科生交流项目,前往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植物系展开了为期三个月的实验室实习工作。在实习中,他积极参与例会和论文讲解,掌握了诸多前沿的实验知识和理念,获得了国外导师的认可。

  学习之余,丛昊苏也将目光投向了不同的平台。目前他正在魅族科技进行新媒体运营专员实习,还报名申请了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实习和APEC未来之声的比赛,希望能将自信自强的中国青年力量传递出去,激励更多人前行。

  “不要局限于自己在温暖舒适的小圈子里,等着被生活磨灭自己的‘脾气’。趁着青春正好的时候,不妨多接触一些人,多走一些路,努力开阔自己的眼界,去邂逅高处的风景。”丛昊苏向学弟学妹建议道。谈及未来,他希望能站在世界的舞台上将诚朴勇毅、自信自强的中国力量展现给更多人,将来有一天学成归来后为祖国农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王冯帆 秦润雯/文 赵汉卿/图)

编辑:王学锋

终审:薛建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