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焦点

吴普特在青海看望“乡调”学生 勉励大家在亲近“三农”中锻炼成长

  刚参加完“2018年度青海大学对口支援工作会议”及校外教学科研实践基地考察活动,8月9日上午,吴普特校长立即赶往西宁市湟中县上五庄镇包勒村,看望正在进行“西北乡村调查”的学生,勉励同学们在亲近“三农”中了解国情、民情和乡情,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知识、做贡献。

  包勒村位于湟中县西北部,海拔2900多米,总户数108户423人,是以藏、汉两个民族形成的自然村,耕地面积1548亩。近年来,该村积极践行“青山绿水也是金山银山”的新发展理念,重点发展乡村旅游业,村情村貌得到了根本转变。


吴普特与洪丽贞、韩琛交流


吴普特向戴航了解包勒村旅游发展情况

  该村是经济管理学院2017级学生洪丽贞、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2017级学生韩琛调查的第3个重点村落。此前,这两位同学已经完成湟中县11个乡镇和卡阳、昂藏2个村落的调查,计划于本月12日前再调查4个乡镇,将圆满完成调查任务。吴普特在与两位同学交流中,详细了解调查开展情况,询问体会和感悟,听取意见和建议,鼓励大家克服困难,珍惜机会。他指出,本次调查意义重大,活动即将接近尾声,希望同学们再接再厉,有始有终,高质量完成任务。吴普特强调,最近部分省区有雷电暴雨等恶劣天气,提醒同学们在外注意安全和饮食卫生。并嘱咐党委校长办公室,再次向调查省份相关负责人强调,一定要做好学生在外人身安全防范工作。


座谈会现场

  期间,吴普特还与我校校友、西宁市旅游局副局长、包勒村第一书记戴航,县旅游局副局长刘光志,县新农村办公室主任王之栋,上五庄镇政府镇长冶德正,包勒村长董发仓等当地干部进行了座谈。扼要介绍了学校开展“西北乡村调查”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初衷和意义,感谢各级乡镇干部对学校工作的大力支持。并进一步表示,学校开展此项调查,既是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深刻感受改革开放40年来农村发生的深刻变化,充分认识新时代党中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也是增强学生的责任担当和使命感,对于坚定学生理想信念、提升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一懂两爱”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长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吴普特与调查学生、当地乡镇干部等合影

  党委校长办公室、科研院、发改处等部门相关负责人随行看望。

编辑:0

终审:闫祖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