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焦点

【西农奋斗者】(6)坚守中的巨变(六)

因地制宜 金山银山的希望

  “小赵啊,这个产业好,就地取材效益好,让我们群众开了眼。”黄占刚口中的小赵叫赵世伟,今年56岁,在宁南山区已扎根28年。他说的“这个产业”,便是因地制宜、独具特色的香菇生态型产业化链条。


纯天然香菇

  1991年,28岁的赵世伟来到上黄村,跟随老一辈科学家坚守贫困山区,为彻底改变当地贫困面貌日夜兼程。他们几十年如一日,持续开展生态环境治理、农业科研和科技扶贫工作,研究探索出来一整套适宜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农业综合开发模式——以结构调整和水肥高效利用为中心的旱作农业增产技术体系,以适宜干旱温凉山区种植的高效庭园经济技术体系,以退耕种草舍饲养殖为基础的农牧结合技术体系。走出了一条宁南山区生态环境全面改善与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新路子,为黄土高原综合治理和宁南山区农业经济发展树立了榜样,起到了典型示范作用。

  “一晃,28年过去了。我都老了,还有几年就退休了,但村里的老人还是像当初一样叫我小赵。” 在上黄村,赵世伟对每家每户都摸得很清,进村民家就跟进自家门一样熟悉。看见他,村民们总是热情地招呼吃喝,有的叫赵教授喝水,有的喊小赵坐坐。

  “这是个好小伙,在这干了28年哪,人生能有几个28年?我知道他都是教授了,但他刚来的时候是个年轻小伙子,我们都喊他小赵,习惯了,改不了口了。”黄占刚感慨道。

  “没想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2015年,53岁的赵世伟挑起了固原生态试验站站长的担子。“脱贫攻坚,生态建设,老一辈科学家在这里奋斗下来的事业,在我们手里得一棒一棒地传承好。”面对日益改善的生态环境和2020年全面小康的国家目标,赵世伟思考更多的是如何让山区老百姓的钱包鼓起来。

  柠条是治理水土流失和退化沙化草场的先锋植物,在宁南黄土丘陵沟壑区广泛种植,成林面积达700万亩。它富含多种矿物质、粗蛋白和粗纤维,是栽培食用菌的理想材料。柠条3-5年需要平茬一次,平茬后能萌生更多新枝条而且生长速度快,防风固沙的生态作用越显著。

  面对满山遍野老一辈科学家用来生态治理的柠条,赵世伟萌生了在宁南山区发展食用菌产业的想法。“以平茬上限5年计算,按一亩柠条林产干枝0.5吨计算,每年就有300万吨柠条老枝需要处理。所以,栽培食用菌的原料丰富、廉价、易取,具有资源优势,特别是柠条枝更具有宁南特色。”

  说干就干,赵世伟当上站长后的第一件事就是邀请在食用菌开发利用方面已有28年经验的李鸣雷进驻固原生态试验站,合理转化宁南山区丰富的柠条资源,尽快让宁南山区脱贫致富。经过调研考察和市场分析后,李鸣雷认为可优先发展香菇产业。“香菇药食同源,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30多种酶类﹑多种维生素和无机盐,被誉为‘菜中之王’,是21世纪理想的天然、营养、多功能的保健食品。”

  中国食用菌产业,经过30多年高速发展,年产量已超过2800万吨、产值超过2000亿元,成为农业领域仅次于粮、油、果、菜的第五大作物,是我国新农村经济建设中最具活力的新兴朝阳产业。目前,食用菌生产已发展成与种植业、养殖业并重的农村三大产业,我国农业结构正在由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的二维结构向以“种植业+养殖业+食用菌”为主的三维结构转变。

  拿柠条变香菇,香菇是个啥?面对培训完后一头雾水的村民,赵世伟他们积极与宁夏自治区农发办、宁夏自治区科技厅、宁夏农林科学院,固原市科技局,原州区农发办、扶贫办,河川乡人民政府等地方政府联系,争取项目经费支持,通过建立示范户的方式,开展宁南山区利用柠条枝栽培香菇的技术示范和推广。


赵世伟指导村民香菇种植技术

  天边的不如身边的。赵世伟、李鸣雷、郑纪勇、佘雕他们找到上黄村村长黄玉孝,请他做第一个吃螃蠏的人。2017年,52岁的黄玉孝建了两个香菇大棚,试验性地做了8500个菌棒,在李鸣雷等专家的细心指导下,一下子收入了10多万元。消息传开了,村民心里有底了,纷纷邀请专家上门建棚种香菇。

  今年,黄玉孝两个棚有1.5万个棒子,8月中旬开始出第一批菇,批发价格达到了每斤11元,“首批出菇,保守估计收入8万元左右。”他的棚,吸纳了13户贫困户,每户保底1000元,最后按效益分成。

  45岁的黄玉锋家里有5口人,是建档立卡贫困户。赵世伟他们帮助他家把闲置的牛棚改造成香菇生产棚,今年放置了3600个棒子,差不多能有4万元左右的收入。“这比我以前跑运输的时候强多了。在家里,专家上门指导,既能学到技术,又能改善家庭经济,还能照顾老人,以后就干这个事了。”

  在河川乡,水保所的专家们建立了“大学+地方政府+村委会+合作社”的香菇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示范推广“统一菌种,统一制袋,统一养菌,分户出菇,统一销售”的“四统一分”香菇栽培技术体系。通过“借袋还菇”组织方式,让贫困户栽培香菇零风险,实现了科技扶贫与精准脱贫的无缝对接,达到了脱真贫、真脱贫与精准脱贫的目标。

  “我们河川乡柠条保有率最高,资源丰富,水保所的专家们利用自己的智慧和技术为老百姓开发了一条光明的致富大道,让生态效益变成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是把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呀。”马彦东掰着手指算起了账,“以柠条枝为主要原料,辅以木屑、麸皮等添加物,一个2.5公斤重的香菇菌袋的生产成本为5元,每袋可以出1.5公斤新鲜香菇,以目前新鲜香菇每斤5元的最低市场价格计,每袋香菇菌袋的产值可以达到15元。一个棒子的净利润达到了10元呀。”

  2017年以来,专家们已在上黄村和姚磨村示范香菇栽培5万袋,推广贫困户栽培香菇1万袋,累计生产鲜香菇6万公斤,实现产值60余万元,有效增加了村集体效益与村民的收入。“宁南地区目前每年可以产生300万吨的柠条枝,如果利用1%的柠条枝来栽培香菇,能够生产3000万袋香菇菌袋,产值达到4.5亿元,纯收入3亿元。”赵世伟对山区群众的脱贫致富信心满满。

  利用柠条枝生产香菇等食用菌,填补了宁南地区食用菌栽培的空白,在宁南地区可以形成新的微生物产业,满足市场需求,带动宁南经济发展。更重要的是,利用柠条枝栽培香菇等食用菌,把过去被农民废弃的柠条枝资源转化为价格高昂的高档食品,有效地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同时,香菇出菇后的废基料又可做牲畜饲料或改良土壤的有机质,牲畜粪便可做沼气池原料,产生沼气,供农户烧水做饭、照明,沼液、沼渣又可作果园的优质肥料,从而使柠条形成“柠条—香菇—饲料—沼气—有机肥”的生态农业模式,不仅是落叶归根,同时,也落枝归根。

  满头青丝变白发,弹指一挥四十年。留得绿水青山在,扎根黄土终不悔。乡村振兴再启程,科技助力中国梦。不忘初心苦亦甜,金山银山在明天。今天的宁南山区,山绿了,水清了,天蓝了,云白了,百姓生活日益富足了。

  从满目苍凉走向勃勃生机,从极度贫困走向共同富裕,从绿水青山迈向金山银山,水保所四代科技工作者情系黄土,肩负使命,通过40年接力奋斗,在宁南山区为祖国和人民交出了一份科技工作者爱国报国的忠心答卷。                                           (全文刊完)

编辑:王学锋

终审:闫祖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