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焦点

【走进校友】(5)中国抗生素事业奠基人——张为申

  “既然已经学了一些技术,应当回国贡献给人民。为这事我曾斗争了好几夜,结果,我的爱国主义战胜了享乐主义。”写这一段话的人,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曾在我校工作的张为申教授。

  2018年11月11日,张为申先生诞辰110周年纪念暨《张为申纪念文集》出版发布会在苏州举行,我校党委书记李兴旺为文集作序。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闫祖书和清华大学代表,以及全国医药界与科技史界的学者、专家150余人,共同追忆先生辉煌的一生,缅怀先生的丰功伟业。


纪念张为申先生诞辰110周年暨文集出版发布会现场

  赴美学习抗生素研究第一人

  张为申是江苏省苏州人,1909年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1931年清华大学化学系毕业后,继续攻读研究生,1932年留校任助教、讲师。1946年赴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深造。

  当他漂洋过海来到美国时,发现青霉素正被当做灵丹妙药在这里风靡。青霉素的英文名叫盘尼西林,若干年后,在张为申所写的文章里解释说,青霉素是抗生素的一种,“抗生素则是医疗上最重要的武器之一,它能治疗多种细菌立克次体、病毒、真菌和原虫所感染的疾病。以前一般药物所不能治疗的病,抗生素可以治疗。如青霉素可以治腹膜炎。”

  二战期间,青霉素研究项目的保密级别与原子弹研究相同,可见其重要性。二战结束后,该项目被逐渐披露公开,而在该项目主持中起主导作用的威斯康辛大学生物化学系教授威廉·哈罗德·彼得森也声名远扬。

  “我本来是申请加入威斯康辛大学研究院的化学系,到校后了解到该校的生物化学系执全美的牛耳,并且我也想从事实际生产工作,不愿专做理论研究,所以改入生物化学系酿造组,而以细菌学系为副。” 张为申当机立断改变原计划,如愿来到彼得森门下学习,成为第一位在美国从事与抗生素相关的微生物化学研究的中国学者。

  从此,张为申走上了一条改写自己人生和国家历史的道路。4年时间里,张为申先后获得威斯康辛大学的硕士、博士学位,并被该校留任为研究员。

  早期回国服务的科学家之一

  身在异国他乡,心却牵挂着祖国。张为申在自传里写道:“那时,常看到国内消息。革命后,气象一新,大事建设,需要我们回国服务。”  1951年,42岁的张为申谢绝了导师的加薪挽留,成功摆脱美国移民局阻扰,带着最新青霉素菌种启程回国,是新中国成立后早期回国的科学家之一。


1957年9月,张为申(左二)与夫人同回学校(汪佩宏提供)

  不久,张为申接受辛树帜邀请,来到大西北任教,讲授“生物化学 ”与“微生物学”,成为我校生物化学学科的奠基人之一。

  “他教大家测PH值,就用电阻电容组装一个简单的仪器,利用电位的变化来测;他教大家搞色谱,一个是纸上层析,一个是柱层析;还买来树脂搞离子交换。”与张为申做过同事的原基础课部无机化学教研室主任任景华老师在回忆文章里说,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张为申把整个学校的学习风气带动起来了。

  我校园艺学专家王鸣教授当年聆听过张为申讲授的微生物学,“他讲课认真,条理清晰,内容丰富新颖,并写得一手颇有书法功底的好字,是一位真正的良师、大师。”

  张为申更大的贡献还在于国产抗生素的研究与应用。

  新中国成立初期,广大人民群众面临两大威胁:一是饥饿,二是疾病。尤其是得了被细菌感染的疾病,往往只能坐以待毙。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大批志愿军伤员急需青霉素等抗菌药品的救治。民用与战时需求叠加,抗生素比金子还贵,却仍然被国外卡脖子,买也困难重重。

  中国抗生素事业奠基人

  张为申决心自力更生,研制生产抗生素。但那个年代,我校根本就不具备抗生素研究的实验条件。1952 年,他被借调到北京卫生部中央生物制品研究所青霉素室。接下来的三四年里,他半年在我校教书、半年在北京搞科研。


1954年农化系第三级学生欢送张为申教授(第二排中)赴北京工作(汪佩宏提供)

  当时,国产青霉素生产所需的两种主要原料——玉米浆与乳糖必须依赖进口,同时又面临禁运封锁。张为申很快完成用廉价棉籽饼粉末代替玉米浆的研究,扩大试验后,随即在上海第三制药厂正式生产青霉素。
    紧接着,张为申又在国际上首次完成了白玉米粉作碳源的培养基配方,成功取代了昂贵的乳糖,彻底解决了国产青霉素生产的原料问题,使国产青霉素开始大规模生产,极大缓解了人民群众对青霉素的用药需求,由此奠定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青霉素发酵工业的基础。

  随后,张为申还主持完成了国产土霉素、链霉素、红霉素的研发工作,填补了多项国内医药空白。1953年6月,张为申在辛树帜、虞宏正介绍下,加入九三学社。1956年6月,张为申在北京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9月,他正式调到中国医学科学院抗生素系工作。

  他先后担任全国新抗生素采选小组组长、中国医学科学院抗菌素研究所第一任所长、国家科委抗菌素专业组常务副组长,带领我国抗生素研发事业不断取得新成就,在国际上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工程院院士、微生物药学与肿瘤药理学家甄永苏称赞张为申是我国“抗生素领域的开拓者,事业的奠基人。”

  缅怀一代宗师

  1963年,张为申晋升为一级研究员。1966年初,张为申参加化工部与卫生部联合组织的考察团,赴瑞士、英国考察制药工业。回国不久他被指为“走资派”,于8月28日不幸蒙冤去世,年仅57岁。1978年得到平反昭雪,卫生部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为他举行了骨灰安放仪式。

  我国人均寿命由上世纪五十年代的35岁到现在的75岁,国产抗生素功不可没。74岁的华北制药集团原董事长、总工程师吕渭川回顾历史,不胜感慨。作为当年国内抗生素生产的最大企业,华北制药离不开张为申先生打下的坚实基础,“我国抗生素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在世界抗生素领域举足轻重,是张先生造就了中国抗生素产业的宏图大业。”

  “先生是中国抗生素事业的开创者、奠基人,当之无愧。”纪念文集主编之一、张为申的学术秘书、卫生部离休干部张静介绍,先生曾获得北京市一等劳模称号,多次受到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接见,是科技兴国的楷模。

  纪念文集另一位主编胥彬教授今年90岁了,是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终身教授、著名肿瘤药理学家,多次受到张为申先生的鼓励和支持,他在纪念大会现场为与会代表签名赠送文集,“我觉得,我们一定要学习他的爱国爱党精神,学习他的无私助人的高尚情怀和优秀品徳,学习他的严谨治学精神,把我国的抗生素事业继续推向前进,作出更大的贡献。”

  闫祖书在纪念大会上说,当前,党中央正在全国知识分子中深入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张为申先生虽然在我校只工作了5年多时间,但却为学校、为国家作出了重大贡献,也让我们读懂了爱国与奋斗的含义。

  校党委书记李兴旺在纪念文集“序言”中表示,“文集的出版,对于广大读者全面深入了解张为申教授的一生,了解他的不凡事迹和卓越贡献,了解他的崇高品质和人格魅力,都大有裨益”,张为申教授“胸怀祖国、甘于吃苦、勇于创新、严谨认真、追求卓越”的科学精神和高尚情怀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将激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全体师生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更大的智慧和力量,“这也是对张为申教授的最好纪念。”

  

编辑:王学锋

终审:闫祖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