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焦点

【走进校友】(7)郭姜宁:记录大时代的“小记者”

  郭姜宁,陕西铜川耀州区人,我校1979级林学专业校友,高级记者,现任《科技日报》社副总编辑,为中国报业经营管理领军人物。在科技新闻战线辛勤耕耘了33年,曾有70余篇新闻作品获各种大奖,包括全国科技报一等奖、中国科技新闻一等奖、中国科协好新闻一等奖、宣传甘肃好新闻一等奖及中国新闻二等奖、茅以升科技传播奖、大森林奖等。

不一样的开始  成为西农学生

  出生在关中平原农村的郭姜宁,小学、初中在动荡的10年中度过。1976年2月郭姜宁初中毕业,幸运地既被推荐上高中,又考上了县上的戏校。急于换“粮本”的他,理所当然地选择了后者。可他的戏曲梦没做多久,就因大环境的巨变和个人条件(处于变声期)、心态的变化而发生连锁反应。特别是国家恢复高考制度(1977年),无疑在郭姜宁心中掀起八级地震。

  在父母的全力支持下,他立志一定要考上大学。

  1978年年底郭姜宁重返学校跨级跟班上高中,虽然有些课程是从零基础学起,凭借极其刻苦的努力,经过近一年的刻苦学习,1979年高考他顺利考入了西北农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前身)的林学系。

  回忆起这段往事,郭姜宁的自豪溢于言表。“在当时一个县仅考上30多个大学生的情况下,我能如愿以偿考上大学,一是有老师们的精心传授,二是凭自己的刻苦努力,三是得感谢父母遗传的好记忆力,很多高考复习的知识,到现在我还记得。”

勤学苦读争先  恩师教诲永远

  刚恢复高考那几年,正值国家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社会的一切都在快速发展,西农也不例外,身处其中的学子更是如饥似渴遨游在知识的海洋。

  郭姜宁上大学前没有系统上过一天化学课,高考基本是靠老师辅导凭记忆临时突击的。但是上大学后,“发现我学的这个专业基础课全是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等,没办法,只能比别人更用功地学”。他现在还记得“那时学校周围全是麦田,考试前拿着书本到田间读书效果特好,全都刻心里了”。

  在郭姜宁的记忆中,那时候学校的学习氛围就特别好,即便每周六晚上露天电影放映完后,已经九十点钟,大家依然背着书包去4101、4129等教室自习。直到夜里十二点,管理教室的老师强行关灯,大家才不舍地离开。有时就在4151教室“开夜车”。那时候同学间最友好的感情,就是给彼此占座位;男孩追女孩,也从占座位做起。

  “恢复高考那几年学习氛围特别浓,到处都是同学们学习的身影,什么叫如饥似渴,如果身临其境,理解得就特别透彻。我感觉大学是我人生最珍贵的时刻。”

  大学四年,郭姜宁每年都被评为三好学生。当时的评选条件之一就是每门功课成绩都需在85分以上。学林业,认草识树是最基本功,记忆力好,加之植物学、树木学老师教学水平又高,所以,他这两门课学得更好。教树木分类学的王明昌老师,生活上关心爱护,实习中手把手指导,加之思想上潜移默化的引导,可以说影响了郭姜宁的大半生,他对老师的怀恋,持续至今。直到今天,郭姜宁还能充当科技日报社同事的植物分类老师,“显摆”树木分类学的功底,这些全靠王明昌老师的传帮带,“恩师对我的教诲终身难忘,我永远感谢这位恩师!”

  谈及已故著名森林生态学教授张仰渠先生,郭姜宁依然记忆犹新。当时学校安排林学79级三、四两班外语课专修德语,不学英语,由于德语学习材料奇缺,除德语老师张锐教授经常油印的材料外,几乎没有其它辅导材料。所以,他就把一本德语小字典全背了下来。没想到掌握了较多的德语词汇,竟成为他被张仰渠先生发现、器重的桥梁。他树木分类学学得好,至今依然记得学校各处分布的树木、树林。“记得当时张仰渠先生带我们班到三号教学楼下院子里的五角枫林处,讲解生态学上的树叶、树冠镶嵌原理时,我随口说出德语Mosaik,竟被通晓三国语言的张老师注意到,老师从此就深深地记住我。”

  后来学校组织林学专业的学生去秦岭火地塘教学试验林场进行生态学实习,结束之时,老师要求每位学生写份实习报告,他不按常规书写的《落叶松树冠与胸径的数量分析》实习报告,更使张老师对他刮目相看。“当时我不是最好的学生,只是在恰当的时刻,用心做了作业。给老师留了一个很好的印象。”郭姜宁的大学生活每天课程都很满,跑步和达标是平时的体育活动。“唯一的娱乐是周日到杨凌镇看一场电影。最大的快乐就是在学校门口买碗豆腐脑、一把花生米,以改善生活。”

  上大学时,郭姜宁是学校广播站的第一批通讯员。那时候作为班级的团支部宣传委员,每次班里有宣传活动,他都会写消息、通讯,吃饭时听着学校喇叭上播自己的广播稿,郭姜宁难掩内心的激动。他的科技新闻写作基本功,也是在那时一点一滴打下的。谈到“西农精神”的传承,郭姜宁说道:“西农的诸多大师如赵洪璋、周尧、牛春山、张仰渠、朱显谟、李振岐等学界泰斗,都给我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正是这群前辈,将他们的毕生精力奉献给西北半干旱地区的农业发展,形成了西农独特的文化,永远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西农人。

陇原建功业  执笔记时代

  1983年7月,郭姜宁以优异的成绩大学毕业,也是自1977年高考恢复后的第三届大学毕业生。他被分配到甘肃农业大学林学系任教。三年的大学任教生涯,郭姜宁依靠自己扎实的林学基本功,为兰化公司及校园改造进行绿化设计,带领学生进行树木学、生态学实习,为林业干部大专班开展讲座,撰写了多篇论文等,深受师生们认可。也曾获得过甘肃省种草种树先进个人,在林学系青年教师观摩教学中深受好评。后因其他原因,于1986年6月进入科技新闻行业。

  在甘肃科技报社工作的几年,郭姜宁每年都能获六七个大奖。也是在这段时间,他遇到了今生最好的两位人生导师和学术恩师。一位是西农58级林学系毕业生、时任甘肃省科协副主席的许宗杰;另一位是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的高材生、兰州大学新闻系创始人之一、时任甘肃科技报社社长兼总编辑李海风。“那几年能明显感觉到自己年年都有提高。”后来,郭姜宁从实习记者一路做到甘肃科技报总编室主任。

  1993年郭姜宁被调到新华社甘肃分社工作。1994年年底又再调入科技日报社甘肃记者站。2004年,他从地方记者站被调回科技日报总社,又从记者部副主任做起,办公室主任、办公室主任兼人事部主任,一直到今天的报社副总编辑。一路走来,尽管单位有变,岗位有变,小记者成了正局级的副总编辑,正高职称的高级记者,但是,科技新闻采编工作始终贯穿他的工作始终。

  2015年,郭姜宁怀着对第二故乡的特殊感情,将自己在甘肃21年的工作经历整理成《我从陇上走来》一本60余万字的鸿篇巨制,记录了甘肃省21年来在科技发展的重大事件,也记录了他的际遇,他的奋斗,他的思考。

从陇上走来  从西北走来

  郭姜宁至今记得,他离开新华社甘肃分社时,新华社甘肃分社社长宋政厚高级记者对他的评价与激励:“第一点,小郭,你人很正直,人品没得说;第二点,你很努力,很有才华;第三点,你对新华社了解不多,新华社对你了解也不够;第四点,今天离开,你任何时候想回来,这儿永远都欢迎你。”宋社长的临别赠语,使他深深地理解什么叫“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到哪里工作即使干一天,也要干到最好。

  属牛的郭姜宁身上确实有一股牛劲。他创造过许多奇迹:从小学一年级一直到2014年担任科技日报社副总编辑止,无一例外,每年都荣获三好学生、优秀员工;他是科技日报创刊以来,第一位从普通驻站记者一步步成长起来的报社领导成员。

  在郭姜宁的职业生涯中,每次调动要离开时,单位领导同事都不希望他走,这是最令他自豪的。郭姜宁职业发展良好的原因,除了勤勉努力外,还源于一个很重要的价值观影响:“能考100分绝不要99分。中级职称外语考试满分100分,我考了89分;高级职称外语考试满分150分,我考了137分。考试是我最幸福的事情之一。”

孝敬双亲  寄语青年

  郭姜宁一直怀着感恩的心工作和生活。很多人因为种种原因,不能在父母身边行孝,但他几十年如一日,从未放弃对父母的照顾,工作到哪里,父母就带到哪里。“我父母都是50年代入党的老共产党员,他们给了我最朴素的爱党、爱国、爱社会的三观教育。我能有一点成就,首先不能忘记他们。”

  同时,他寄期望于在校的师弟、师妹:“青年时期是人生进步最快的阶段。第一:干一行,爱一行,一定要将自己的主业干好。上大学时我是宣传委员,平时给大家服务,但每次做完,就立马投入到自己的学习中,那时候就深深知道,学习好自己的专业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儿。第二:看人不能只看外表,要透过外在的表象了解内在,要长久地看、辨证地看,要换位思考看。第三:现代社会根本不缺一般人才,年轻人要努力提升自己,抓住每一次机会。作为一名学生,一定要好好学习。学校和社会不一样,工作和上学不一样。在学习、工作中一定要给自己足够的信心,但也得有极限意识和天棚顶概念”。

  考试需要智商,做人需要情商,年轻时肯奋斗,年老时要睿智。作为科技日报的副总编辑,郭姜宁一直秉着“无私、公平、担当”的态度认真对待工作。他读书,但不呆;学林业,但不木。

  “母校培养了我,很感恩母校。正值母校建校85周年,合校20周年,祝福母校和每一位西农人的明天更加美好!”

  作者简介:

  杨爱玲 动物科技学院动物科学专业2010级校友

  张乔蕾  经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2008级校友

  赵梅 经济管理学院土地资源管理2003级校友

编辑:王学锋

终审:闫祖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