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焦点

3人入选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第一批林草科技创新人才建设计划

  按照总体部署,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于7月启动了第一批林草科技创新人才建设计划,并于9月26日在长沙召开表彰大会,国家林草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建龙为入选团队和个人颁发奖状,我校副校长钱永华、科研院负责人及获奖代表参加会议。

  我校林学院赵忠教授负责的干旱与半干旱区植被恢复与重建技术创新团队入选林草科技创新团队,水土保持研究所赵西宁研究员入选林草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朱铭强副研究员入选林草科技创新青年拔尖人才。

  表彰大会上,张建龙指出,加强林草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是实现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和林草事业现代化的迫切要求,希望入选的创新人才和团队发扬成绩,再接再厉,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创造新业绩,取得新突破,为实现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和林草事业现代化不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要求各地各单位高度重视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对入选的创新人才和团队,要专门制定培养计划,优化放活管理措施,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力度,创造良好工作和生活条件,为林草科技创新人才成长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据悉,第一批林草科技创新人才建设计划共有17人入选林业和草原科技创新青年拔尖人才、17人入选林业和草原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30个林业和草原科技创新团队入选2019年林草科技创新人才建设计划。

  干旱与半干旱区植被恢复与重建技术创新团队围绕困难立地人工植被与防护林体系建设、林木种苗培育、天然林保护理论与技术等开展了大量研究。近5年来,承担国家自然基金7项、948国际引进项目4项、科技部、林业局和陕西省科研项目34项,获得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7项。在各类期刊上发表科研论文170余篇,其中三大系统收录论文86篇。出版著作5部。

  赵西宁研究员长期从事经济林高效用水科学研究,在经济林水分转化利用机制、抗旱保墒技术与产品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支撑计划、重点研发计划等科研项目20余项。近五年来,发表SCI论文40篇;授权发明专利3件;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获批陕西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入选重点科技创新团队、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等人才支持计划。

  朱铭强副研究员长期从事植物资源化学、生物质热解、生态农业等方向研究。带领团队先后在陕西、新疆、河南和安徽等省份推广杜仲叶林种植基地2万多亩,为扶贫攻坚和农民增收以及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提出的基于生物精炼对植物活性成分和功能材料综合利用方法,已建成年产4000吨果蔬精粉功能食品生产线,产品远销日本、韩国等地。发表学术论文38篇,授权发明专利13项,副主编/参编专著3部。他所负责的团队于2014年8月被刘延东副总理授予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称号;指导学生参加“双创”活动,先后荣获“挑战杯”全国赛二等奖、“互联网+”全国赛金奖、“创青春”全国赛金奖等荣誉12项;先后被日本杜仲研究会授予优秀青年成果奖、陕西省第三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优秀导师”。

编辑:张晴

终审:郭建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