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的大学担当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党委书记李兴旺访谈录
中国研究生:去年,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回信,肯定涉农高校牢记使命担当、为“三农”事业发展做出的积极贡献,就办学方向提出要求,对广大师生给予勉励,您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李兴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让我们倍感振奋、备受鼓舞,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高等农林教育的关心和重视,更加坚定了学校扎根西部,服务国家“三农”事业的办学信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因农而生、以农立命,“扎根杨凌、胸怀社稷,脚踏黄土、情系三农,甘于吃苦、追求卓越”的“西农精神”,是学校办学86 年来,秉承“诚朴勇毅”校训和“经国本、解民生、尚科学”办学理念的最大实践认知,是学校广大科教工作者心怀社稷、情系苍生、默默耕耘的品格特征和家国情怀的高度概括,更是引领学校事业发展薪火传承、继往开来的强大精神动力。
进入新时代,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学校将进一步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面向世界农业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构建高水平卓越农林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着力在服务保障粮食安全、生态文明、人类健康、乡村振兴上下功夫,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为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的标杆、引领干旱半干旱地区未来农业发展的标杆、助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标杆、助推“一带一路”建设的标杆和校地深度融合发展的标杆,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国研究生:学校要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助力乡村振兴做出更大贡献,最重要的是什么?
李兴旺:乡村要完全脱贫、走向振兴,关键在人才,出路在产业。对于农林高校来说,最重要、最关键的在于培养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愿意扎根基层,有“三农”情怀的人才。陕西唯一的博士村支书、火烧店镇烧房坝村党支部书记尹鹏,就是学校投身扶贫一线的代表,他放弃了留校任教、国家公派赴哈佛大学深造和留在大城市工作的机会,毅然投身“三农”,扎根基层为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力量。
学校通过设立“乡村振兴”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专项、组建“研究生乡村振兴服务团”,让更多学生参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强化实践育人,让田间地头、企业车间成为实践教学的课堂,让有技能的农民、企业技术人员成为校外实践教学的教师,让更多的科技成果写在祖国的大地上,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助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培养“水平高、能力强、接地气”的高质量创新人才。2019 届毕业生中,服务农林牧渔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等涉农行业,助力“三农”、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的研究生达到了88.40%,本科生达到了62.01%。
同时,我们还不断加强基层培训服务,近年选派挂职干部69人次、培训基层干部1300 余名、培训贫困人口和专业技术人员1.6万人次。
中国研究生:学校助力脱贫攻坚最大的抓手是什么?
李兴旺:学校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组织领导,集聚各方力量,发挥各自优势,形成了以产业扶贫为先导、全员参与、整县域推进的“三团一队”的定点扶贫新模式。
书记帮镇助力团,由学校党委组织部牵头,校内19 个相关二级单位的党委书记组成。结合各二级单位专业优势对接地方相关涉农部门和乡镇,开展农业产业项目论证,提供技术培训和科技指导,带动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壮大,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组织保障作用。
专家教授助力团,由校内200余名专家教授组成。在书记帮镇助力团的带领下,与地方现代农业园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贫困村、贫困户精准对接,开展特色农业产业规划,推广先进实用技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充分发挥智力支撑和技术服务作用。
研究生助力团,每批遴选30余名优秀全日制在校博士、硕士研究生前往乡、镇、村基层顶岗实践锻炼,任期半年。协助制定地方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开展科技培训和科学普及活动,解决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有效发挥了校地间协调联络、推动项目组织实施的作用。
优秀人才先锋队,由地方选拔百余名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热心服务基层的本土行业精英组成,定期由学校农民发展学院进行专项培训,提供技术指导和政策咨询,加强乡土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的能力培养,确保学校帮扶产业技术落地生根。
仅2019 年在合阳县,学校就引进帮扶资金311 万元,培训干部365 名,培训农技人员4136 名,帮助销售农产品847 万元,招商引资8500 万元,直接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2300 户、10000 余人。
“三团一队”聚焦产业帮扶、教育帮扶、人才帮扶、行业帮扶、文化帮扶、志愿帮扶、消费帮扶等工作,以贫困人口为着力点,扶智扶志,注重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巩固脱贫成果。真正形成了全员参与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发挥了高校基层党委在扶贫攻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做到了帮扶力量全区域全方位全产业全覆盖;探索了一条实践育人新路径;促进了校地之间的深度合作与交流;提高了基层科技服务能力和水平;解决了地方脱贫攻坚过程中的科技、人才和智力需求,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团一队”扶贫模式得到了高度认可,被国务院扶贫办在《关于对陕西省2019 年脱贫攻坚巡査情况的反馈意见》中列为“有着积极示范带动作用”的“好经验好典型”、被推选为“第四届教育部直属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十大典型项目”、先后被中央及地方媒体报道400 余次。
此外,学校和地方构建起了“政府+ 大学+ 产业园(合作社)+ 贫困户+ 互联网”的产业扶贫路径。近年来,对地方实施科技项目40多项、引进农作物新品种120 余次、帮助贫困地区销售农产品超3000万元,扶贫工作涉及全国15 个省、320 多个县,受益农户超过2000多万户,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了“西农力量”。
中国研究生:遴选优秀博士、硕士研究生组建研究生助力团开展校地间协调联络、推动产业项目组织实施,整体有怎样的考虑?
李兴旺:研究生助力团是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培养卓越农林人才的有机结合。
我们选派研究生前往乡、镇、村基层顶岗实践锻炼半年,要求做到 “六个一”,即每个月举办一次主题活动、每个月走访一遍所辖园区、每半个月开一次工作例会、团员每人包联一个贫困户、协管1个产学研一体化示范基地、任期内撰写一篇调研报告,充分发挥学生的活力和能动性,使其真正成为校地联络的桥梁纽带,解决地方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切实推动学校相关产业项目的实施。
同时,学校在地方建立了“研究生助力团工作站”,聘请地方乡(镇)或相关单位、企业的业务骨干担任团员的“校外实践指导教师”,在田间地头、工厂企业的各种实践中指导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反哺学生科研,切实做解决农业农村农民“卡脖子”难题的科学研究,打通了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关键一步。学生经风雨、见世面,综合素质和能力也得到了极大提高。
目前,学校已经派出七批、100 余名研究生,他们在“学校-社会- 学校- 社会”的过程中深度体验了“理论- 实践- 理论- 实践”的培养模式,加深了对“三农”实际和现实问题的认知,提高了对“三农”事业的责任使命感。
中国研究生:学校近年开展了大规模的西北乡村调查活动,请您谈谈开展这项活动的初衷、成效及意义?
李兴旺:初衷是为了摸底脱贫攻坚完成的基本情况,为下一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下基础。“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在脱贫攻坚即将“收官”之际,高校更应理清工作思路,探索建立稳定脱贫、标本兼治的长效机制,实现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无缝衔接。
摸清楚目前的乡村是什么样,科学把握乡村的差异性,因村制宜,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为此,学校组织3000 多名师生,对西北五省区(陕、甘、宁、新、青),西藏和内蒙古(除东四蒙外)的地区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了约47000 个行政村,占到调查区域行政村总数的60% 以上,调查覆盖面积占到国土面积的50%。
以乡村为基本行政单元,以乡村振兴为目标开展的本次系统调查,属国内首次,其重要价值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乡村类型的划分可为中国西北、西藏地区乃至中国乡村振兴分类规划设计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二是构建的中国乡村类型特征及划分的21个量纲标准,可为其他区域乡村类型的划分提供理论和参考依据;三是搭建的西北五省(区)及内蒙古、西藏乡村类型基础数据库平台,可为乡村振兴发展规划编制提供数据管理和信息查询,为数字乡村建设和乡村智慧化管理提供信息支撑。
中国研究生:学校较早成立了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是出于怎样的考虑?
李兴旺:2018 年1 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学校深刻认识到,解决“三农”问题,脱贫攻坚是基础,乡村振兴是目标。为了进一步担当国家使命,服务国家战略,充分发挥学校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办学特色和学科优势,学校精心筹备成立了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主要有三点考虑:
一是要聚合力,进一步协调校内外专家、整合资源,自觉担负起服务乡村全面振兴的历史使命与责任。
二是要育人才,大力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为学校建设“新农科”,推动教育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探索经验,推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农业农村现代化高素质创新人才。
三是要抓创新,在创新体制机制上下功夫,努力建设成为惠及农业、农村、农民的理论智库和科技研发平台,农业技术和基层治理模式的推广平台,为乡村振兴提供“西农智慧”“西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