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师生园地

【情感驿站】母校,你可知我的思念

【编者按】为更好建设学生“第二课堂”,展现我校大学生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书写当代青年学子奉献农业、胸怀天下的情怀,党委宣传部对新闻网“学生天地”板块进行整改,拟设情感驿站、时事茶座、校园展厅、文艺花园、别样征途、中外书架,叽喳寝室等栏目。敬请广大同学关注这片属于大学生自己的天地,并投稿。投稿邮箱:xndxxbjzt@163.com。(稿件请注明姓名学院专业班级联系方式等信息)

b4b22d95e7e14282933ec2d3c04dd381.jpeg

又是一年六月天,又是一年毕业季。校园里阳光明媚,高大的教学楼静静屹立着,郁郁葱葱的树木挺拔而苍翠,林荫小道上师弟师妹们正读书学习。即将毕业的学子们穿着学士服,摆着各种造型在拍毕业照,用珍贵的瞬间定格对母校最美好的回忆。

时光匆匆,一晃距离我毕业离开母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已经八年,在那方饱含深情和理想的热土上,生活和学习的四年时光是我永生难忘的。八年匆匆而过,今天我拿起笔,写下珍藏的西农记忆,写出我对母校深深的思念。

时光的记忆瞬间穿越到校园里: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北校区,三号教学楼前的柏树四季常青,一年又一年,迎来无数莘莘学子,又见证了他们的离去;图书馆静静的矗立在三号楼后,迎接着每天来学习的学子,那是我汲取知识,探求外部世界的窗口;雄伟的八号教学楼,如同一座大山屹立在那里,是我四年中无数日月、无数次求知的地方。

南校区,农科楼前国色天香的牡丹开了四茬,我赏了四茬,并将记忆一生。艳丽,华贵,独占鳌头,这些词都不足以形容她的美。梧桐路上,那一棵棵粗壮的梧桐树,春叶绿、秋叶黄,一年又一年,四季轮换;金秋的银杏路,放眼望去,与天与地,金黄金黄,黄的耀眼,黄的令人心醉;玉兰路上,玉兰树一排排整齐的站立着,那是我入学时候刚栽植的,如今已进入盛花期。

大美西农,绿色西农,西农不仅仅是一所大学,更是一座园林。今生有幸,在这里生活四年,在这里的每一天,都是难忘的,令人回味的。

在2020年的这个仲夏,翻开影集里那一张张珍贵的老照片,看着那一个个熟悉的场景,望着那一张张笑脸,我的心里泛起一阵波澜,仿佛又回到了那方令我魂牵梦饶的土地。时光飞逝,岁月变迁,不变的是我对西农的思念。

关于西农,12年前的那个夏天我是陌生的,甚至都不知道这所大学的存在,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会来到西农读书。是误打误撞,亦是命里注定,或许这就是所谓的“缘份”吧。因为这“缘份”,我来到了西农,在这里渡过了人生中最美好的青春。

至今,还记得2008年8月,父亲送我去杨凌,一个叫做西北农林科大学的高校读书。那是我第一次和父亲出远门,也是唯一的一次。第一次一个人来到陌生的地方,第一次感受到北方的冬天是那么寒冷,第一次感受到关中人对面食的钟爱,第一次感受到有暖气的冬夜。那一年,一切都是那样的新奇;那一年,一切的经历都是那么难忘;那一年,一个少年开启了人生的新征程;那一年,留给我太多无法忘却的记忆。

客车在秦岭的山路上蜿蜒盘旋,颠颠簸簸。巍峨的山脉云雾缭绕,郁郁葱葱的树木在阳光的照耀下,映照出亮光,窗外的风景是那么迷人。车很快就到了周至县城,因为不能直达,下车后我们又换乘去杨凌的车,继续前行,很快,就到杨凌车站了,学院已经安排了校车在那里等候。接站的老师和师哥、师姐们是那么亲切、热情,顿时,陌生感全消,只有家一样的温暖。办完所有入学手续后,就是初识宿舍的经历了,119 这是我的宿舍号,火警报警电话,一直以来,我们宿舍被同学戏称为“消防队”,这也是大学期间一段难忘的回忆。

覃孔飞,是我认识的第一个大学同学。一位瘦瘦的安康娃,热心、亲切,我那时还不会用手机,甚至不会用银行卡取钱,是他热心的教我,并带我去食堂刷卡吃饭。何建斌,一个厚道的甘肃娃,憨厚老实,勤奋好学,后来考取了母校的研究生,是他带我去超市买生活用品,带我去水房打水,带我去澡堂洗澡。后来,我又陆续见到了来自榆林的徐建军、叶鹏,还有西安的大胖李志昂。和他们一起经历了难忘的大学生活,四年里,我们有冲突、有争吵、也有快乐和回忆。说好的一定再聚,如今毕业八年了始终未曾再见,但时不时听到他们的消息,大家都在为生活奔波着。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人散,心不散,归来还是少年,我的五位好兄弟们,愿你们都各自安好,我们一定再聚。

大学的第一年,是比较辛苦的,学校为了让我们养成良好的自学自律习惯,晚自习和晨跑是雷打不动的。清晨六点半我们迎着朝阳在操场奔跑,晚上十点我们踏着星辰下晚自习,尽管过得辛苦,但无比踏实。随着专业课的进行,我开始进入实验室学习实验技术,那个时候我才真正的开始认识动物、了解动物,学习到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还结交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朋友。

关于大学,著名教育家梅贻琦说过这样一句话:“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意思是说,既来之则安之,不要把不如意的情绪放在心里,不要厌恶自己不喜欢的老师,要踏踏实实,静下心来,刻苦学习。在我看来,大学就是大师、大楼、大树。大师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没有大师的大学不是大学;大楼是一个学校的载体,没有大楼就衬托不出大学的大。大树,这是一个学校的底蕴,历史文化的见证。综合来考虑,我认为在大学就是要见识大师,大楼,大树,而这些我在西农全部看到了。西农是我心里最伟大的学校,能在这所大学里生活、学习是我一生的光荣。

记忆是永恒的,那些人,那些事,在我心里永远光鲜。

忘不了,年过七旬依然坚持站着上课的薛登民老教授;忘不了,开学第一课曾经留学莫斯科的范光利老教授告诫全班同学的话:大学里不仅仅是学习知识,更重要的学习怎么做人,怎么做事;忘不了,做动物实验时,第一次颤抖的拿起手术刀解剖动物的场景;忘不了,去宝鸡澳华牧业参观,第一次见到120头奶牛同时挤奶的震撼场面;忘不了,靳亚平老师大学四年里对我的无私关爱;忘不了,去东门市场品尝比裤带还宽的油泼面时的味道;更忘不了,四年时光里所有教导我的老师、关爱我的同学。

转眼间,到了2012年六月。我去北京三元集团实习四个月后回母校办理毕业手续,同学们都走了,宿舍就剩我一个人。我清楚地记得,临走的前一晚,我怎么也睡不着,脑子里反复的回味这四年经过的点点滴滴,一切仿佛历历在目。第二天早上,我打扫完宿舍,把还能用的生活用品送给亲爱的楼管阿姨,并向她表示感谢。几个要好的校友送我到五台山公交车站。那一刻,我们互相拥抱;那一刻,我们彼此道一声珍重;那一刻,我们相约再见!我一再强忍着不哭,眼中的泪花还是忍不住流了下来。再见,西农。

有人说,大一新奇,大二平凡,大三迷茫,大四惊恐。我觉得,如果经历了由无知到有知,由渴求到充实的心里转变,由阅读他人到自己心灵的反思,那么前方的道路无论崎岖,还是一马平川,我都会坦然面对。因为四年的磨砺和积淀,已经让我成长,脚下的路我知道怎么去走。就如同长大成人的孩子,终究要离开母亲,独自前行。求知、做人、做事,这就是母校留给我最好的人生回味。

工作八年了,脑海中总是会闪现出在母校的点点滴滴,多少次我都想回去看看,但至今未成。我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我会回到魂牵梦饶的母校,去探望,去追忆,那里是我的家,那里有一个母亲始终在挂念着孩子。

西农,我永远的母校。



作者:动物医学院2012届毕业生  刘泉

编辑:马维源

终审:靳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