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更好建设学生“第二课堂”,展现我校大学生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书写当代青年学子奉献农业、胸怀天下的情怀,党委宣传部对新闻网“学生天地”板块进行整改,拟设情感驿站、时事茶座、校园展厅、文艺花园、别样征途、中外书架,叽喳寝室等栏目。敬请广大同学关注这片属于大学生自己的天地,并投稿。投稿邮箱:xndxxbjzt@163.com。(稿件请注明姓名学院专业班级联系方式等信息)
“一群志同道合且可爱的人做着大家都热爱的工作,呵护着三教五楼属于我们的小小空间。”这就是我在凤岗通讯社北校区广播台的日子,平静简单,快乐恬淡。
初入大学校园,作为一名大一小萌新,对大学中的一切都充满了兴趣,但可以说,广播台是我一进学校就“心有所属”的地方。在繁忙的军训生活中忙里偷闲,和新认识的姐妹在张贴的琳琅满目的海报里找寻着自己心仪的组织,最后,我还是选择去面试校广播台,我就这样过五关斩六将,成为了娱乐部的一名主播。
在凤岗通讯社北校区的一学期生活,是轻松快乐的,也是严谨认真的。初到这里的层层选拔,就让我已经知道广播台是一个对于播音质量和自身播音功底都要求十分严格的组织,第一二次面试的绕口令简单稿件朗读,第三次面试制作小样,第四次一个月的实习,都让我学习到了很多基本的录音设备操纵,基本的发音要领。学姐学长们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严格的遵守广播台各项规章制度,让我感受到这个大家庭的严谨。
紧张的工作氛围中,同时也带着欢声笑语,面试的时候学长学姐的认真交流到部里师父的悉心教导,都让我感受到了来自这个大家庭的关爱,听评的时候总是会在师父和学姐学长们的犀利点评中爆发出发自内心的笑声,我爱这个小家庭。
在广播台第一次进行专业知识培训会,大一和大二的全体主播坐在三教四楼的大教室里,认真听取学长的事迹分析和专业知识讲解,大家人挨着人坐在不是很宽敞的教室中,都十分的井然有序,虽然身边的人或许不知姓名,学长丰富的专业在后来的工作中极大的帮助到了我,感谢广播台这个地方,让本不属于专业学生的我得到了专业的教学机会。
在广播台的日子,播音室几乎占据了大半,一间录音室,两台电脑,全部的广播设备,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从开始需要师父和我一起进间帮我操控机器,到后来自己可以独立录制小样,这间不大的录音室记录了我的成长,两间录音室几乎是我们西农广播人的全部,经常因为录得不够理想往往会录到很晚,因为需要排队在它的门口等待。
可当带着稿件走进录音室的那一刻,心情都会好起来,用自己最好的状态做最走心的节目,让偶尔经过校园里某个音柱下的同学可以有一天的好心情。
天台,是我们西农广播人最喜欢的小小天地,唯一进入的门在广播室内,狭小的广播室里,当推开那一扇挂着钥匙的门时,就仿佛推开了新的世界,空旷的天台上,摆着几排长椅,从天台望下去,可以俯瞰整个校园的风景。
我喜欢拿着还不太熟的稿件,坐在天台上,忘我的朗读,忘我的练习,抬头,一阵轻柔的风吹过,安逸。傍晚,晚间节目的声音回荡在校园里,有的部门在天台听节目,有的部门在室内听评,整个校园融洽祥和,进来进去碰见了,相视一笑,井然有序的一大家子。
这就是我在凤岗通讯社广播台的日子,就像我开头说的那样,平静简单,快乐恬淡,感谢这里让初入大学的我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播音室内稿件存放整整齐齐,饮水机里没有水便会有人“续杯”,零食角从来不缺的饼干糖果,大家都在尽心尽力的呵护着这个大家庭。
音起音落,不知不觉间,与它相处的第一个阶段就这样落下了帷幕,而我们在一起的日子还很长。
作者:外语系 汉教1901班 曹思雨
编辑:杨佳欣
终审:靳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