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程序设计”作为信息学院新生的入门语言,为后续的专业课程奠定程序设计基础,在学科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为扎实做好“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工作,近日,学院专门召开了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研讨会,课程组全体教师和研究生助教参加了会议,会议由组长耿楠教授主持。
本次会议形成了3个重要决定。一是从本学期开始实施任课教师开放日,面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帮助;二是启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师生互动论坛”,及时在线探讨、解决学生学习中发现的问题;三是建立C语言程序设计案例库,运用集体的智慧制作课程案例,并应用到教学中,以提高C语言程序设计的教学质量。
会上,耿楠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勉励大家在信息时代,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不断学习,用新的知识和技能武装自己的头脑。同时还强调授课方式方法要灵活运用,传授给学生学习C语言程序设计的思想方法,注意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
与会教师围绕如何更好地进行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教学质量,让学生学得更多、更扎实等问题各抒己见,进行了深入交流。最终大家对《C语言程序设计》的教学目标与要求形成了统一认识,并表示在后续的教学工作中将尽心尽力,为切实提高新生的编程兴趣和实践能力做出自己的贡献。
最后,耿楠对助教的工作、纪律、辅导方法做了严格的要求,并对C语言程序设计的考核说明、实验习题和教学内容作了进一步安排。
近年来,C语言课组根据课程性质和人才市场对信息类人才的需求,大胆地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一是注重实践能力考核,由传统的笔试考核改为上机考核。二是加强过程考核,增加了期中考试环节,且期中考试成绩占到课程最终考核成绩的百分之四十。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应付考试”学习改为 “掌握知识”学习。三是制作课程思维导图,即知识点结构图,让学生在初次学这门课时有一个总体认识。据悉,这种思维导图在多门专业课中也得到应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编辑:付文婷
终审:薛建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