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化学与药学院在理科楼一楼大厅举办“我的家乡与化学”海报展,来自应用化学专业18级的同学们展出了11份精美作品,每件作品的字里行间都流露出浓浓的家国情怀。同学们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从全新的角度,诠释了家乡的美,家乡的韵,和对家乡的情。
这些作品包括“蒿草青青,呦呦晚鸣——以生物合成与化学合成结合的策略由单糖合成复杂天然产物青蒿素”“安徽霍山软黄金-石斛,关于其对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尼古丁,致命or治病——刚性尼古丁类似物PHT的合成思路”“揭秘山东阿胶——阿胶药效与性质研究”“贵州绿茶中槲皮素的抗氧化机制及其应用与展望”“四川美味佳肴,辣椒独一无二——吃辣椒可以减肥?”“悠悠汉水,谢村花雕,万古流韵,利在千秋——汉中谢村黄酒中Statine及其类似物的功效及合成路线”“大美河南,却话银杏——基于银杏内酯B在神经保护方面对帕金森疾病的作用机理研究”“倚秀美古都,翔浩瀚长空——航空生物质燃油合成路径探究”“神草三七之乡,秀美神奇文山——NGR1在缺血缺氧条件下对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机制”“秦巴明珠,生态安康,康硒拐枣,品牌陕西——二氢杨梅素新型药物的构建以及对肝癌细胞的靶向治疗”等。作品不同程度体现了学科交叉,让学生们意识到了化学的博大精深,激发了学生对前沿知识的无限兴趣和向往。
活动依托应用化学专业学科大类基础课《有机化学I》,主讲教师尹霞副教授担任指导教师,展出的海报是每个小组的学生,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经历了三个挑战环节才有的最终成果。作品不仅要求有动人的情怀,更需要有严谨的专业表述、专业软件的熟练应用和顶级期刊文献的深入解读。这对于刚上大二的学生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挑战。但同学们无惧困难,对知识的渴求,对科学奥秘的探索激发起年轻的执着与坚持。通过本次学术海报展示活动,同学们切身体会到了科学研究的严谨和科学研究背后的艰辛。
尹霞副教授说,专业课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一方面专业知识本身具有明显的价值倾向。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深度挖掘,在已有思政元素的基础上,实现进一步拓展和开发。家国情怀、文化自信、科学家精神、以业兴邦……这些都可以通过这样一个教学活动有效传递给学生,也为学院进一步深化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