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聚焦院处

【经管学院】多措并举 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

  2016年以来,经管学院从优质生源、课程改革、学术创新、论文质量等方面多措并举,狠抓研究生培养质量,取得可喜成绩。

  未雨绸缪精部署   抢抓招生优质生源

  优质生源是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学院一向重视研究生招生生源质量。近三年,学院招生工作小组提前总结上一年的招生经验与教训,根据学校招生新文件及学院指标接收现状,及时梳理学院新的优质生源提升计划,经几番论证后精心布置与实施。开展“导师与推免生面对面”活动,为师生牵线搭桥,主动争取校内优秀生源;开展诚信签约,大力营造良好有序的诚信招生氛围;鼓励导师主动参与招生过程,促使导师与学生双向对接;根据需要及时召开招生领导小组会议,研究决定个案问题,提高招生工作效率。优质生源提升计划实施以来,学院连续两年荣获“研究生招生工作先进集体”。在2018年推免生接收工作中,学院81.03%的生源来自“985”“211”高校,其中本校留校生源比例达到79.31%,同比上一年度增长10.61%。

  深化研究生教学改革  探索分类培养模式

  根据2014版研究生培养方案,学院针对不同类别的研究生培养目标,分别设置了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与培养方式。学术型研究生注重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则以行业需要为导向进行培养。在研究生教学内容与授课团队选择上,为扩大研究生国际视野,加快研究生培养国际化进程,切实提高授课质量,2016年以来,学院注重聘请海外知名教授组建高水平授课团队,对研究生进行全英文或中英文授课,截至2018年,学院已经形成四门相对稳定的全英文授课课程。同时,为科学合理评价研究生课程授课质量,完善课程监督体系,学院出台了研究生课程授课质量综合评价办法,综合评价结果主要由专家评审和研究生评审两部分构成,评定结果分为三个等级,纳入年终研究生教育绩效津贴奖励范围。对于出现教学事故或评教质量持续不高的课程,学院采取更换授课教师等多种措施,切实提高课程的授课质量。

  注重学科平台建设  提高学术创新能力

  为深入挖掘研究生学术潜质,培养学术创新能力,学院高度重视学科平台建设,注重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近三年,学院先后建立了陕西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协同创新研究基地、陕西省农村金融研究中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乡村振兴软科学研究基地等3个省级研究中心(基地),同时依托六次产业研究院、西部发展研究院等5个校级研究中心、3个院级研究中心,学院新开拓了宁夏盐池县农业农村综合改革试验示范基地、宝鸡市金台区蟠龙镇新庄村乡村振兴综合试验站等5个野外固定观测基地(站),以支持研究生从事具体的科研实践,鼓励研究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探索根源,培养学术创新精神和能力,取得优秀的学术成果。据统计,截至2018年10月底,研究生发表三大检索论文数量已超额4篇提前完成2018年度工作目标任务,论文质量较往年相比也有大幅度提高。

  严把学位论文质量  强化培养过程管理

  立足培养质量提升和学科发展,学院制定了一整套从学位论文选题预审、开题论证、中期考核、论文盲审、预答辩等各项环节的制度体系,建立了学校、学院、导师及研究生共同遵守的培养规范,切实保障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在学位论文选题方面,学院实施硕士、博士研究生选题预审制度,以监控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质量以及选题与学科专业的匹配度。博士研究生选题预审不通过者,不得参加学院即将组织的统一开题(博士生一年2次集中开题),推迟半年后开题。对选题结果为“修改后通过”及“不通过”的硕士生实行二次审批,二次审批“不通过”者学院将建议延期毕业;在博士学位论文开题方面,学院坚持校内外专家共同把关论文质量,对于多次开题不通过者,原则上不允许继续开题,直接进行分流;注重强化中期考核力度,坚持以“高标准、严要求”为考核原则,探索“小规模、细分化”的考核模式,以保障评委和考核学生的充分互动和沟通;开展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预审工作,对所有预毕业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采取“双盲评审”,评审专家提出系统全面的修改意见或建议,导师把关研究生学位论文的修改程度,最终由答辩委员会确定学位论文的质量是否过关;实施博士研究生集中预答辩制度,防止学位论文预答辩工作流于形式,每年3、6、9、12月组织四次集中预答辩,平均通过率约70%。各项学位论文质量保证及监督措施,加强了对学位论文的过程监控,论文质量大幅度提升。近三年,学院新获陕西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篇、校级优秀学位论文7篇。

编辑:王学锋

终审:郭建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