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农学院1701班全体学生在任广鑫副教授的带领下,来到渭南市澄城县赵庄镇杨家陇村,进行为期三天的暑期综合教学实习课程调研暨助力乡村振兴活动。
杨家陇村曾作为学校的国家旱农试验点之一,国家七五、八五、九五国家旱农攻关项目曾在此开展试验示范,我校老一辈的旱农专家从1986年正式进驻杨家陇试验区,在长达15年的努力,不但创造了大量的农业科技成果,而且助力该村及其周边地区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当调查对成员踏入村委会大院,早已等待的村民敲起了锣鼓,热情欢迎大家的到来,师生为杨家陇人民的热情所感染。在会议室里,村党支部书记杨生录将村里几十年来的起起落落一一道来,究竟是什么让村子产业及村民收入等在短短十余年急转而下,这个问题就此扎根在所有同学的心里。
实地调研 分析问题
通过实地调研,同学们发现几个主要问题,一是村子缺乏主导产业。大部分农户种植玉米,也面临经常性的春旱播种难、伏旱抽穗难等问题。二是空壳村明显。在走访农户时,同学们发现村中的劳动力人数稀少,青壮年都在外务工,年纪大的老人留在村内。三是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滞后。村级办公条件较差,面积不足,没有小学,也没有幼儿园和村级卫生室,公共厕所简易,居民庭院凌乱等问题。
在之后的问卷调查中同学们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第一,思想上面随遇而安。随着西农试验点的撤离,村民失去了科技技术的支持,村子的产业发展每况愈下,大多数人只想安稳的生活,随着苹果在种植中出现了诸多问题而得不到解决,他们改为种植较易管理的玉米。第二,城市文化的冲击,随着县城的高速发展,大部分青壮年选择去城市谋求更好的生活。第三,科学技术的匮乏,在西农试验点撤离之后,大部分村内的人才相继流失,导致种植科学技术成为生产的一大短板。
解决脱贫问题 共探致富之道
在与村干部的探讨中,大家对村子以后的脱贫致富充满了信心,对村子的规划和脱贫各抒己见。任广鑫副教授表示,农村工作虽然难做,但只要坚持做事,就能干出一番事业。农业科学技术成果只有与实践结合才能变为现实的生产力,杨家陇的兴衰就是最好的印证。
调查期间,师生还参观了省级龙首现代农业园区,远处黄色贫瘠的山坡和近处生长茂盛的作物形成鲜明对比,大家不由感叹科技的强大。在园区负责人的介绍下,大家了解到种植反季节作物会有很高的经济效应,只要采用科学的技术方法栽培作物,就会获得很好的收益。
本次暑期实践活动,是学院重回杨家陇村,将学生暑期综合实践与助力乡村振兴结合起来,通过开展与干部农户座谈、参观农村产业和农业生产结构、完全随机抽样入户调查、村支书讲课程思政、师生与村民联欢、总结会话感受等活动形式,希冀为该村产业振兴提供我校方案,实现村民脱贫致富梦想的社会调查活动。
调查期间学院党委书记张海成、副院长冯永忠先后到杨家陇参与社会调查活动,鼓励和指导学生积极深入农户做好问卷,了解村民的需求。
编辑:王学锋
终审:郭建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