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聚焦院处

【草业学院】探寻红军古城 致敬红色文化

  

  “在那个年代,肃穆的大山,奔涌的河流,灰色的人流和耀眼的红星构成旺苍最亮丽的风景……”七月初,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赴巴中苏区实践调研队的同学们踏上那块承载着无数历史回忆的土地,开展了以“探索红色遗迹,弘扬革命精神”为主题的红色实践调研。

  曲中人已远,诗文载踪迹

  怀着对先辈们敬畏的心情,实践队一行人来到了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后期首府——旺苍。正所谓“万山通一线,百丈锁巴州”,旺苍地处四川盆地北缘,在地理位置上占据着重要地位,为了更好的调研当地红色文化,在当地团委的联系下,实践队来到了曾驻扎过46个军地领导机关的“中国红军城”。

  虽说是“中国红军城”,却只有三街两巷。从龙潭街内穿行而过,与城外相比,城内仍保留了清末民初期的建筑风格,脚下青石板路,看屋檐灯笼高悬,一排灯笼为古朴的龙潭街添上几分神秘。与设想的沉焖庄重不同,这充满了生活的气息,“中国红军城”讲解员习爱玲解释到:“在红军没来之前,这儿就是老百姓做生意的地方,后来红军离开政府为了保护这块地区,又还原了当年风貌。”

  在她的带领下实践队走进城里展览馆,馆内灯光忽隐忽现,墙上贴着一张张信笺,据习爱玲介绍,纸上的歌词都是老百姓们为了欢迎红军入驻旺苍而特意编写的,“啥子一出满山红?啥子叫人不受穷?啥子走出来闹革命?啥子要考老百姓?”,“盼星星,盼月亮,盼来救星共产党。”简单质朴的语言向人们讲述着对红军到来的期盼与渴望。“你们普通话念没有感觉,我们四川话那才有感情。”讲解员习爱玲一边说着,一边用方言为队员们念民谣,“后来红军离开,政府就让人把这些歌谣和故事都搜集起来,让旺苍的百姓永远都不要忘记这段历史,不要忘记咱们民族的英雄。”

  沧海桑田,却道初心依旧

  从人民军队历史上最早最大规模的妇女武装——红军妇女独立师、最早的水兵建制——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直属水兵连、到最大建制的红色童子团——少共国际师,旺苍老城为中国革命立下了不朽功勋,留下了许多弥足珍贵的红色文化遗迹,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红军城”。

  据了解,为了在保全最完整的红色遗迹情况下吸引更多的人来了解这段历史,红军城不仅采取了VR技术实现真人换装,力求让游客切身感受到红军魅力,还以多元化的方式将红军城从形成到建馆详细地介绍。

  “历史从来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湮灭于荒流中,城里的每一处遗址,每一位老人甚至是每一位孩子都在为它的复兴而努力。”习爱玲说,纵然他们一辈人已不再年轻,但他们会教导后世子孙,将旺苍的红色文化与红军精神传承下去。

  红色圣地,必将兴起

  “这么美的红色文化,一定会有很多人来这儿学习吧!”队员们纷纷好奇地问讲解员。与设想不同,习爱玲苦笑道:“并不是这样,由于旺苍地理位置偏远,来这儿的人都只是省内的人,像你们这种大学生来这儿做实践的那可真是少之又少。”

  队员们对红色文化的埋没深表遗憾,但习爱玲却笑着说:“我们已经很高兴了,从只有当地老百姓饭后散步到现在有你们这样的大学生队伍来了解我们的文化,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去了解这样的历史,丰富自己。”同时她还以具体数据向实践队队员展示了其中的变化:“前几年红军城的人流量一年约莫是三四十万人次,而今年上半年就已经达到了约三十五万人次,相较以往有很大幅度提升。”

  “也许现在的娃儿们不了解这段历史,也对红色文化没有兴趣了解,但是我们一直相信,只要把底子做厚做好,一定会有人愿意来这里了解我们旺苍的红色文化,了解红军精神!”

  看着红军城里一张张朴实的脸,他们用行动诠释着对这片红色土地的热爱与钟情,投以身心唯愿传承不灭,报以忠肠望后人不忘当年血泪。

  实践不过短短数日,可在队员们的心里却刻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如果说从前谈起红色文化只是纸上谈兵、夸夸其谈,而今一番实地调研方能感受当地政府对红色文化的保护,那老一辈人心中永不熄灭的火,那种维护家国天下坚决而震撼人心的精神。

  言及红色寻访与调研的初心,指导老师宋文杰表示:“历史需要铭记,更需要发展,如今大学生远离战争尽享太平之安稳,不过是老前辈们替你们负重前行,抗过了枪林弹雨。少年之兴在于国,国之兴旺待你们去接下这副重担,换你们传承他们的精神,换你们去为他们守护后世安宁! ”

编辑:支勇平

终审:闫祖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