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地扶贫搬迁,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举措,更是实施乡村振兴的关键战略。为助力镇巴县实行乡村振兴战略以及脱贫攻坚,打造具有西农特色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路线。七月下旬,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赴镇巴易地扶贫人口生活、生产调研队的同学们深入了镇巴,开展以“青春助力脱贫攻坚”为主题的乡村调研。
走村入户,深入扶贫最前线
实践队员抵达镇巴时,已经是深夜11时了。抵达当晚,镇巴县科技局副局长邹海洋与我们见面交流时说,“居民安置点比较分散且大多位于山区,在走访的过程中,你们可能会面临语言不通、居民不愿意接受采访等诸多问题。所以,你们下去调研,要做到'解民生、接地气',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在镇巴调研,每天团队都早早动身,深入扶贫前线,足迹遍布泾洋镇、长岭镇的各个扶贫安置点。四个小组挨家挨户地进行走访调查,力求在与居民的对话中发现问题。由于安置点的外出务工人员较多,所以团队的采访对象大多为家庭妇女及老人。他们对于陌生人的戒备心成为了团队采访工作展开的一大障碍。对此,团队用真诚的语言,温柔的语句,让居民们真正地接纳了我们,交流的话题也逐渐深入了起来。从搬迁后生活的变化,到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再到自己的家庭情况,居民们畅所欲言,无话不谈。
居民安置点环境优美,民风淳朴。多数住户对于生活现状还是很满意的。“住在这里嘛,环境是好多了嘛!以前的房子都垮掉了”一位六旬老人如是说,但她仍在适应新生活,“以前的菜都是园子里自己种的,现在都要靠钱买了,还是挺不习惯的。”“以前在山上的时候,小孩上学要走一个多小时的山路,那里的教学条件还不好,现在在这里,上学就方便多了!”一位全职妈妈一边陪孩子玩耍一边说道,“不仅是小孩子,老人看病也方便多了!”
由此可见,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确实对贫困人口有很大的帮助。当地居民十分认可安置点的生活环境。相信随着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扎实推进,彻底“消灭”贫困户的战略目标指日可待!
走进深山,了解民生最前沿
在多天的扶贫安置点调查过后,队员们一致认为,只有深入大山,才能了解未能搬迁的“留守居民”对于扶贫搬迁政策的态度,才能真正的发现政策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山路蜿蜒曲折,崎岖险阻,“留守居民”的分布十分分散,这给调研增加了不少难度。不过队员们克服了困难,终于得到了自己满意的答案。
“故土难离”是深山居民放不下的牵挂。“我活了大半辈子了,就会种地,我要是搬下去了,回来种地都不方便。”在深山中居住的7旬老人这样说道。深山中的居民大部分是留守老人,对于他们来说,收入来源大多源自耕种和低保。为了自家的田地,他们宁愿舍弃更好的居住环境,更好的医疗条件。
对于老人来讲,要改变他们已经过了快一辈子的生活是极其困难的,但随着他们的年龄增长,居住环境的恶化、劳动能力的下降、危房坍塌的危险等问题着实令人担忧。
由此可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全面脱贫,要加大易地扶贫的力度,要从实际出发,从物质上脱贫,从精神上扶贫,从而彻底攻克“全民脱贫”这一历史性难题。
深入讨论,寻找扶贫最优解
在走访活动结束后,队员们整理调查问卷,从问卷中发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安置点居住的居民,收入来源单一且不稳定。“我家就靠我家男人务工嘛,一个人养活六口子人。”很多全职主妇在采访时都这样说道。所以,更多的技能培训活动和就业机会才是当地居民迫切需要的东西。
安置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仍需完善。“希望家里能通上天然气,我们现在用的还是那种煤气罐,搬上楼真是太费劲了。”一位全职妈妈道出了许多人的迫切需求,“还有就是我们这里没有装摄像头,孩子的婴儿车都不敢往楼下放。”可见基础设施在基本完善的同时,还有较大的进步空间。
通过此次调研,小组对易地扶贫搬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该政策是服务民生、解决贫困问题的有力手段。在确保扶贫安置点的建设同时,也要确保贫困户能够“搬得出、融得入、能脱贫”,提高搬迁群众的获得感和归属感,要在不断的探索与进步中寻找扶贫致富的最优解。
调研结束后,队长苏新廷感慨到:“在镇巴的记忆是非常深刻的,我忘不了居民们朴实的语言,真挚的微笑。作为西农学子,我们要秉承“诚朴勇毅”的校训,传承“心怀社稷、情系三农”的西农精神,牢记使命,在行动中坚持“经国本,解民生,尚科学”的理念,为助力镇巴乡村振兴,贡献西农智慧和力量,要以坚定的信心、昂扬的精神面貌献礼新中国七十华诞,用青春智慧为国家的脱贫攻坚战略做出自己的贡献。”
编辑:支勇平
终审:闫祖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