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引导学生提前适应我校“三学期制”改革,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学院积极谋划,把“暑期”转化为“夏季学期”,让各类社会实践活动成为育人的“第二课堂”。
紧贴学科特色,完善课程体系。学院以“青春助力乡村振兴,献礼祖国七十华诞”为主题,将“社会实践”作为“夏季学期”主要课程。一是将思想政治引领作为课程设计的出发点,把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进一步引向深入,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勇担民族复兴大任,努力“追梦圆梦”,在实践中补足精神之“钙”;二是做好课程内容设计,安排了“乡村稼穑情•振兴中国梦”“青春助力脱贫攻坚”“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建国70周年观察团”“守护绿水青山”“寻访校友•传承西农精神”等近20项选题供学生选择;三是做好授课教师安排,由专业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作为指导教师和带队教师,提早联系实践所在地的政府、事业单位、企业相关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在实践中完成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教育、国情民情教育和综合素质提升。
紧贴人才培养,设立考核目标。为避免出现“走马观花”“游山玩水”而导致育人作用难以发挥,学院首次将考核体系引入“夏季学期”社会实践,最终成绩由平时成绩+期末成绩+附加成绩构成。一是围绕项目开展设计了“平时成绩”,由指导教师和实践所在地兼职教师根据学生日常表现进行鉴定并打分,包括是否遵守实践纪律、落实既定实践计划、言行举行、自觉维护学校荣誉情况等内容;二是围绕学生综合素质提升设计了“期末成绩”,由学生从“德智体美劳”等方面撰写自我剖析报告1篇,提交社会实践报告1篇;三是围绕实践项目社会影响设计了“附加成绩”,从累计发放问卷数量,调研地方政府、企业、乡村情况,参与扶贫项目和帮助群众人次,宣传报道和扩大影响情况,社会实践和创新创业基地建设情况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
紧贴乡村振兴,培养“一懂两爱”人才。为支持“夏季学期”社会实践第二课堂开展,学院设立专项经费近4万元,共支持30多支队伍300余名学生,队伍成员覆盖学校18个院(系),奔赴全国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社会实践持续时间近两个月,一是把深入了解“三农”,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实践目标,所有项目都将实践地点选择在农村区域,就“乡村振兴面临的挑战”“旅游脱贫模式的探索”“有机农业助力脱贫”“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村生态治理和垃圾分类”“乡村文化传承与创新”等“三农”相关内容开展实践活动;二是在实践中增强学科自信和专业认同,赴云南省昭通市脱贫攻坚调研团开展花椒产业研究,基于陕西、云南花椒产业,探索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陕滇乡村振兴的路径。赴舟曲县大学生支教团则激发了当地留守儿童对大学的向往和对科学的热爱,赴邯郸市美丽中国调研团在实践中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有了直观的体会;三是注重鼓励和支持少数民族学生为家乡发展贡献“西农智慧”,支持了赴新疆玛纳斯县脱贫攻坚服务团、赴新疆莎车县荒漠化治理服务团、赴西藏芒康县生态保护服务团、赴宁夏海原县水土流失调查团、赴广西林圩垃圾分类处理调研团、赴内蒙古乌兰察布察右中旗乡村振兴调研团、内蒙古宁城县寻访红色记忆调研团等7个团队在5个自治区开展实践活动,助力家乡发展。
编辑:徐鑫
终审:徐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