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巩固新生爱校意识、激发新生爱校热情,进一步引导新生深刻领会“西农精神”内涵、坚定爱校荣校理想信念,各学院(系)结合专业特色和学科优势,于近期开展了形式多样、立意深远、贴近学生的校史校情教育活动。
聆听校史校情,重温奋斗历史。学校每年为新生发放铜制校徽,并要求各学院(系)结合悠久办学历史和院系实际,通过实地参观、仪式教育等,激发学校爱校荣校情怀。水建学院组织全体新生参观校史馆,深入了解学校建校85周年来的峥嵘岁月与沧桑巨变,并通过学院领导为新生佩戴校徽、齐唱校歌等仪式教育,进一步帮助新生了解学校历史、领悟“西农精神”、激发爱校热情。土木1903班张宸溪谈道:“通过参观校史馆,我看到了从‘1934年的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到‘2019年占地近5600多亩的‘双一流’建设高校’。一路走来的汗水与泪水,这段历史是我们每个西农人最珍贵的记忆。作为一名西农新人,我一定会努力学习、锤炼本领,为学校发展建设贡献更大的力量。”植保学院组织新生参观了由防空洞改造而成的实验室—东南窑,以培养学生知农爱农、强农兴农担当和坚忍不拔、吃苦耐劳品质。当新生依次通过仅能容一人进入的窑洞通道时,纷纷表示对老一辈西农科研工作者隐忍、严谨和勤勉表示崇高敬意。植保1902班于乔参观后表示:“‘东南窑文化’是我校师生的宝贵精神财富,作为西农学子,我们应该传承‘西农精神’,弘扬‘东南窑文化’,争做‘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新时代‘三农’人才”。
讲好西农故事,塑造爱校之魂。为丰富爱校荣校教育形式,了解学校办学历史,创新学院组织新生通过阅读《西农抗战记忆》《西农解放记忆》等书籍,举办“西农故事”读书会,带领新生追忆学校肩负“充实民生与国防重任”的历史重任,回顾为响应西部大开发战略而合并重组的使命担当。新生纷纷表示要用实际行动为学校增光添彩,无愧使命担当、不负明日梦想。理学院将少数民族预科生爱校荣校教育的课堂搬到了北绣舞台,通过组织全体预科生在校庆晚会上参与情景诗话剧《一麦相承》,让新生身临其境了解以赵洪璋院士为代表的西农科学家脚踏实地、刻苦钻研的品质,感悟学校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刻领会‘西农精神’内涵。来自新疆的维吾尔族学生古丽娜扎尔表示:“在一次次的排练中,我不断将自己融入剧中,感受赵洪璋院士把毕生心血倾注到小麦育种事业里甘于吃苦、追求卓越的精神。我将带着西农人‘为农为麦’的坚毅与执着,扎实学习、坚忍不拔,将‘西农精神’铭刻心间。”
巧用网络增量,感悟西农精神。为充分发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优势,开展贴合学生实际的校情校史教育,信息学院充分利用易班网制作“以青春之名•为西农点赞”轻应用,通过设置“学校历史沿革”“学院科教体制改革20年成就”“知名校友”“重大科技成果”等板块,展示名师大家事迹以及“朊病毒”“小麦基因组图谱”等重大科研成果,以“西农精神”为学生照亮逐梦征程。同时,轻应用中专门增设“为西农点赞”板块,鼓励新生上传自己在图书馆、三号教学楼等地点所拍照片,以青春风采告白西农。园艺学院利用网络平台开展“西农情•校园颂”系列线上活动,通过创建易班网轻应用、微信平台专栏推送等形式,介绍校园历史、展示校园文化。同时,鼓励和引导新生以诗歌、创意绘画、摄影等形式呈现“我心中的西农印象”,并在线上平台集中展示。此外,还面向校友开设“校友说”栏目,征集各个年代的校园故事,以“西农故事”展现“西农精神”,用“西农精神”培育“西农新人”。
新生入学教育是大学生涯的第一课,是帮助新生平稳适应大学生活、科学规划自身发展、树立远大目标理想的“奠基石”。党委学工部于2017印发《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工作实施纲要》,并于每年开学初专门制定《本科生入学教育工作实施方案》,通过设置理想信念教育、党史国情教育、爱校荣校教育等12个教育模块、联动相关部门和各学院(系),共同为新生系好大学生涯的“第一粒纽扣”,引导新生尽快完成角色适应和角色转变,顺利进入大学学习生活的节奏和轨道,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与接班人夯实培养基础。
编辑:王学锋
终审:郭建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