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聚焦院处

【动科学院】水产养殖学专业的逆袭

2020年,动科学院水产养殖专业44名本科毕业生,32名升学,其中保送、考取985、211院校及中科院单位共30名,占93.8%。高升学率的背后,是动科学院立足专业,着眼于“时代之需、国家之需、学生之需”,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的结果。

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培养学生专业认知力

由于第一志愿率低,开展全程化的专业思想教育工作,指导学生正确认识专业、认同专业、发展专业、成就专业,是水产养殖学专业教师的职责使命。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他们坚持以国家战略需求为指导,瞄准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特别是西北地区渔业发展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水产161班金兵同学在谈起自己的专业时,心中百感交集,由于不是第一志愿报考,加上对专业不了解,入学时产生了厌学情绪,王高学教授从国家战略需求出发,结合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与他进行了一次深入谈话,彻底改变了他对水产专业的认识,从被调剂的沮丧到慢慢接受、最后喜爱上这门学科,坚定了自己继续求学的道路,现在选择继续攻读水产学科研究生。

注重实践能力锻炼,提升学生专业创新力

搭建创新的实践基地和实践平台、改革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和研究创新能力。在学校和学院支持下,水产科学系先后建设和完善了3个水产教学专业实验室和2个教学实习基地,且全部面向本科生开放,鼓励对科研感兴趣的本科生尽早进入实验室参与教师课题,申报科创项目,在参与中培养学生“研究性思维”,引导学生打开科研之门。同时依托安康水产试验示范站进行课程教学综合实习,实现“教学、科研、生产”的有机结合。

四年来,水产养殖学专业本科生获批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4项,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3篇(其中SCI论文2篇),荣获第六届全国大学生水族箱造景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以及第一届全国大学生水产技能大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水产161班张钊同学说:“课堂教学教给我们解决问题的知识,而科研帮助我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充分的实验参与中不仅提升了我对专业的学习兴趣,同时培养了我独立思考的能力,促进专业志趣与科研方向的形成,这对我未来的科研之路有很大帮助。”

倾注浓浓人文关怀,提升学生专业凝聚力

每学期开始,辅导员及班主任都及时指导学生制定学习目标并检查和督促完成情况;认真开展学业预警工作,及时发现和应对学生学习和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为帮**研学生实现科研之梦,学院了解考研学生学习需求,为学生解析政策,解答疑惑。学业导师积极利用自身优势指导学生进行学校、专业、研究生导师选择,解决学生问题,并通过微信群、QQ群等与学生建立联系,开展“一对一”指导。

水产科学系还组织学生以宿舍为单位,走进教授实验室,与教授面对面交流,了解科研方向和进展,明确自己未来发展方向。通过多方努力,2019年水产科学系转专业率为16.67%,比2018年下降14.1%。在本校读研人数比例由2019年的15%,提高到2020年的26%。水产162班彭扬辉同学谈到,“从老师的课堂和院系组织的活动中,我看到了水产养殖的魅力,尤其是在学习过水产与人类生活课程之后,我明白了水产养殖专业的发展前景。”


编辑:张晴

终审:徐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