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我校

精心“搭台子” 悉心“引路子” 放心“压担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加强政治引领团结党外知识分子同心奋斗

(各界导报 2025-07-03)

举办“同心·讲堂”报告会、“同心·茶叙”交流会,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组织党外人士学习调研,开展统一战线服务“五联一抓”助力乡村振兴定点帮扶活动……在学习实践的一环又一环里,在入心见行的一程接一程中,同心奋斗的故事还在不断续写。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党委长期以来高度重视统战工作,坚持把党外知识分子工作作为统一战线的基础性、战略性工作来抓,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握引领方向,健全工作体系,让更多的党外知识分子聚集起来、团结起来、组织起来、作用发挥起来。

把加强政治引导摆在首位

心往一处想

“理论授课深邃厚重,现场教学直抵心灵,情景宣讲震撼人心。”今年5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党委统战部组织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代表赴四川两弹一星干部学院开展专题培训。谈起这趟学习之旅,民革党员、草业与草原学院教授龙明秀话语恳切,“感觉那些‘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英雄群像比书本上更加鲜活和亲切。作为农业高校的教育工作者,我们肩负立德树人、强农兴农的双重使命,要将‘两弹一星’精神转化为育良种、研良技、献良策的强大动力,在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上刻下赤诚丹心。”

多年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党委坚持以凝心聚力为核心,以政治引领为主线,认真履行“四个纳入”“三个带头”责任,积极构建党委统一领导、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有关职能部门和基层党组织各负其责的大统战工作格局,成立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制定《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工作办法》,细化完善《关于加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工作的实施意见》《基层统战工作实施细则》等规章制度,不断提升统战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水平,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积极贡献统战力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党外知识分子人数多、学历和职称层次高、社会联系广泛,且专业主要集中在农林领域。如何画好团结奋斗的最大同心圆?学校党委统战部始终把加强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首位,将“创新理论”融入理想信念教育、将“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引领、将“红色基因”融入价值引导,在凝聚共识中构建思想高地。今年以来,学校党委统战部精心打造“同心+”品牌系列活动,带动党外人士以“自己讲·讲自己”的方式分享成长、教学、科研和履职经历,在轻松愉悦的畅聊氛围中进一步沟通思想、增进感情。

“学校的建设发展离不开党外代表人士的扎根坚守、手胼足胝。”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闫祖书表示,将一如既往坚持固守圆心与改革创新两端发力、思想引领与防范风险双管齐下、服务大局与自身建设共同促进,按照“强优势、补短板、显特色、创品牌”思路,推进学校统战工作高质量发展。

把加强培养使用作为基础

智往一处谋

高校党外知识分子集中、人才荟萃、智力密集,是统战工作的重要领域和前沿阵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党委统战部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充分发挥党外知识分子独特作用,凝聚党外知识分子智慧力量。

前不久,农工党党员、农学院教授单卫星当选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国家农业科学院外籍院士。作为我国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单卫星自2016年以来带领专家团队多次深入哈萨克斯坦交流合作,推动建立了中哈首个农业科技示范园。他表示,在未来的工作中,将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积极搭建沟通桥梁,推动双方开展更深层次、更广领域的合作,为促进中哈两国农业产业发展和践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从哈尔滨参加高校党外代表人士培训班回来,无党派人士、理学院副教授崔二亮感触良多。“特别是当我站在‘新政协筹备活动旧址’马迭尔宾馆的老建筑前,更加读懂了‘同心’二字的分量,这是一代又一代党外人士与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传承。”结合工作实际,崔二亮表示,今后,要立足农业科技领域,聚焦乡村振兴战略、种业振兴行动,深入开展调研,将一线的“真问题”转化为有价值的“好建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党委统筹谋划,制定党外代表人士培养的长期规划,实施“141工程”,即努力培养10名左右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旗帜性人物,40名左右在陕西省有较大影响或在学校教学、科研、推广、管理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党外代表人士,100名左右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党外人士。同时,不断完善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体系,定期走访调研院系,选拔优秀党外后备人才,举办主题教育研修班,开展社会实践考察,积极举荐优秀党外人才,支持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锻造高素质民主党派代表人士队伍,并推动知联会、留联会等统战团体建起来、联起来、强起来、活起来。

此外,学校党委统战部定期召开民主党派负责人座谈会,及时传达学习中央、省委重要文件及会议精神,通报学校近期工作情况,广泛征求党外人士对学校发展决策、规划、制度的起草和修订意见。通过加强培养和使用,让党外知识分子想干事的有机会、能干事的有平台、干成事的有地位。

把支持发挥作用作为关键

力往一处使

秉持“贴近‘三农’、服务社会”的优良传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国内率先探索实践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在产业核心地带建设了35个试验示范站、53个示范基地、240多个示范园,构建了农业科技成果“进村入户”的快捷通道,这其中就活跃着不少优秀党外人士的身影。

民进会员吉红是2007年担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安康水产试验示范站首席专家的。将近二十载春秋,他和他的团队从汉江沿线到秦巴山区,跑遍了河流、水库、池塘、稻田等可开发利用的水面。“我们就是想依托当地水资源优势,让老百姓走上养鱼奔小康的幸福路。”

作为我国果树病害防控领域的领军人物,致公党党员、植物保护学院教授黄丽丽用四十年将冷门领域做到国际领先。“农民朋友的‘钱袋子’关乎我们每个人的‘菜篮子’‘果盘子’,我最高兴的就是农民给我打电话说病害防治住了。”坚持到现场“诊治”解惑,黄丽丽每年约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时间“扎”在全国各地的田间地头,根据季节变化、农时特点帮助农民为作物“治未病”,将更多农业生产一线的问题带回实验室,也把越来越多的科研成果送到农民心坎上。

锚定党的领导“关键圆心”,拉长汇聚合力“团结半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党委统战部充分发挥党外知识分子专业优势,引导党外知识分子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方面施展才华、贡献力量——

姜在民、朱玉春、龙明秀等一批优秀党外教师跻身全国优秀教师、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宝钢优秀教师”、陕西省教学名师行列;

黄丽丽主持的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无党派人士许晓东在病毒界首次发现了朊病毒,无党派人士高华获评2024年“陕西产业工匠人才”;

上官周平、冯永忠、韩文霆等党外专家的建言得到国家相关领导人批示;

刘占德、杜军志等一批党外人士扎根学校试验示范站,服务地方农业经济发展……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党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苏蓉表示,未来,将进一步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创造性,持续在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引领、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等方面下功夫、求实效,激励党外知识分子保持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与时俱进的精神、革故鼎新的勇气、坚忍不拔的定力,更好服务国家发展大局。

原文链接:http://paper.gjnews.cn/pad/content/202507/03/content_6191.html

7e257b745b90c47a3b62acaee5ed183e_副本.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