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我校

李振声:矢志攻关 书写一“麦”相承传奇

(科技日报 2024-09-18 02版)

93岁的李振声已经数不清他到底去过多少块麦田,他的很多工作照,背景都是清一色的麦田。

“对我来说,我已经把我的年华献给了我们伟大祖国的黄土地。”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振声曾对记者这样说。在70余年的科学生涯中,李振声始终为“让中国人吃饱饭、吃好饭”而不懈努力。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五周年之际,李振声被授予“共和国勋章”称号。

开创远缘杂交育种大面积推广先例

“小6号”作为小麦育种的骨干亲本,衍生出了80多个小麦品种。这些品种累计推广3亿亩以上,增产小麦超过150亿斤,从而开创了远缘杂交育种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先例和纪录。

“小”系列就是由李振声经过多年攻关育成的高产、抗病、优质新品种。

1956年,25岁的李振声放弃北京优越的工作生活条件,来到陕西杨凌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开始了他人生第一次在科学上的大胆创新——利用小麦与长穗麦草进行远缘杂交。

小麦条锈病是世界范围内严重危害小麦产量的重要流行性病害,可致小麦减产甚至绝收,其有效防控是世界性难题。

“如果能把长穗麦草的抗病基因转移到小麦里,不就有可能培育出抗病性强的小麦品种吗?”为实现这一大胆设想,李振声付出了20年的心血与汗水。

20载寒来暑往,20载孜孜以求。李振声将他人生中最宝贵的青春岁月,全部倾注在了实验室与试验田之间。面对小麦远缘杂交的重重挑战,他逐一攻克;面对质疑,他不为所动,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研究方向。

最终,李振声与其团队成功培育出“小”系列,并迅速实现了广泛推广。

李振声的另一项重大贡献,是创建了蓝粒单体小麦和染色体工程育种新系统,从而将原本需要数十年的远缘杂交育种时间缩短至3年。

写在麦田里的论文,字字艰辛。在年复一年的试验中,李振声发现,杂交不亲和、杂种不育和后代剧烈分化是开展远缘杂交的三道难关。

为了攻克这些难关,他静下心来,开展了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遗传性状分析,从染色体水平探索遗传物质的传递规律,开始了染色体工程育种研究。

在小麦后代中,李振声意外地发现了蓝粒小麦,并经过细胞学研究确定其是“异代换系”,即是一个由一对麦草染色体取代一对小麦染色体的新材料。

这一发现,让李振声无比兴奋。他利用这种蓝粒小麦与普通小麦杂交,后代分离成深、中、浅、白4种颜色,确定是蓝粒基因剂量效应造成了后代小麦粒色的多样化。

有了蓝粒单体小麦,李振声在世界上首创了一套全新的育种方法——小麦缺体回交法,使得杂交育种在三年四代的过程中即可完成,大大地缩短了杂交育种时间。

打响农业科技领域“黄淮海战役”

李振声坚信,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中国人能自己养活自己。

做科研几十年之后,李振声越来越深地体会到,要把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必须让技术长在泥土里。

1985—1987年,我国粮食生产出现了三年徘徊不前的局面。为进一步增产增粮,李振声带领中国科学院的农业专家,通过翔实的调研,提出了黄淮海中低产田治理方案。据他们测算,如果我国粮食在8000亿斤的基础上,再增加1000亿斤的话,黄淮海地区有500亿斤的潜力。

很快,李振声组织中国科学院25个研究所的400多名科技人员深入黄淮海地区,与地方科技人员合作开展大面积中低产田治理工作,打响了农业科技领域的“黄淮海战役”。在实施的6年中,这项工程为黄淮海地区增产粮食504.8亿斤,与预期计划吻合。

这是中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李振声在总结这件“大事”时说:“对国民经济有重大影响而自己又能干的事,看准了就要先做起来,不要贻误时机;只要做好了,就会得到国家的认可。”

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国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农业发展之路——以麦为业,代代相传、不懈求索!正是这条大道,浇灌了李振声逐梦麦田的梦想,书写了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一“麦”相承的传奇,成就了中国人将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中的坚实底气。

新闻链接:https://www.cas.cn/cm/202409/t20240918_5032112.shtml?from=timeline

22.jpg